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30|回覆: 0

[儒家學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複製鏈接]
文化傳統 發表於 2019-11-22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延章按:人之治事也,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何謂哉?事之治也,思其將患而解之,則無往不利矣,而或事半而功倍焉,此『生於憂患』之謂也;使其一知而半解也,見其將成而盲其將患,嘗以為事成在握,卻不知傾覆在即,此『死於安樂』之謂也。是以先師訓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且乎世事無常,即無長久之憂患,又豈知頃刻之將困哉?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二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原文

簡體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正體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口語解釋

孔子說:『人無長遠之慮,必定有眼前之憂。』

延章疏: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思慮,則一定會有將近的憂患。』此章要點有二,其一,人沒有長久的計劃,就往往見不到將近的困難,因此『必有近憂』;其二,人要生於憂患,因為即使沒有長久的患難,也未必沒有將近的困難,也就是說,唯有慮及長遠的人,才能提前預知將至的困難,並解決它。本章要闡發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意識,這是每個人處事都必須具備的心態。

注釋

遠、近:從時、地兩個角度言。【四書解義】:『如幾席之間、目前之事,近也;四海之隔、萬世之遙,遠也。』錢穆:『此章遠近有兩解:一以地言,一以時言,凡事不作久遠之慮,則必有日近傾敗之憂。兩解皆可通。依常義,從後說為允。』

慮:思慮。劉宗周:『遠慮者,遠大之慮,非行險以徼幸、徒偷旦夕之安者。』

先賢註疏

【論語註疏】曰:此章戒人備豫不虞也。

王肅曰:君子當思患而預防之

饒魯曰:慮不及百年之後,則患在旦夕之間矣。

蘇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為無用之地,而不可廢也。故慮不在千里之外,則患在幾席之下矣

鄭汝諧曰:大寒而索衣裘,近憂也。所以有是近憂,生於未寒而慮之不遠。

【論語義疏】曰:人生當思漸慮遠,防於未然,則憂患之事不得近至。若不為遠慮,則憂患之來不朝則夕,故云『必有近憂』也。

【四書解義】曰:古之帝王,不下堂階而周知天下,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皆能為遠慮者也。然所以能為遠慮,必由於見幾之明。欲其見幾之明,又必由於窮理致知,清心寡欲,察乎天命去留之靡常、人心向背之難保。是以朝乾夕惕,戰戰兢兢,雖欲不思患預防而不可得也。聖人之言,垂戒遠矣。

張栻曰: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易】於履霜即曰『堅冰至』,以見其憂之在近也。慮患於履霜之初,則有以弭憂矣。

上蔡謝氏曰:惟遠慮者,可以無近憂。

【論語集注補疏】曰:所謂遠慮者,以正謀非以私計也。如私記乎,古人之戒室家,子孫蓄財多害;秦燔書而銷兵,二世速亡。

唐文治曰:聖人之慮,常在十百世之遠、千萬里之遙,故其施惠及於後世。庸人之慮,在旦夕之間、跬步之傾,故其禍患發於須臾。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遠慮,則自處於安樂,而憂患日近。

附錄

王弼曰:存不忘亡,既濟不忘未濟也。

【荀子】曰:先事慮事,先患慮患。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

本章參考書目

【孟子】【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論語學案】【論語新解】【論語大義】【論語集說】【論語集釋】【論語集注補疏】。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口語解釋

孔子說:『人無長遠之慮,必定有眼前之憂。』

注釋

遠、近:從時、地兩個角度言。【四書解義】:『如幾席之間、目前之事,近也;四海之隔、萬世之遙,遠也。』錢穆:『此章遠近有兩解:一以地言,一以時言,凡事不作久遠之慮,則必有日近傾敗之憂。兩解皆可通。依常義,從後說為允。』

慮:思慮。劉宗周:『遠慮者,遠大之慮,非行險以徼幸、徒偷旦夕之安者。』

先賢註疏

【論語註疏】曰:此章戒人備豫不虞也。

王肅曰:君子當思患而預防之

饒魯曰:慮不及百年之後,則患在旦夕之間矣。

蘇氏曰: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為無用之地,而不可廢也。故慮不在千里之外,則患在幾席之下矣

鄭汝諧曰:大寒而索衣裘,近憂也。所以有是近憂,生於未寒而慮之不遠。

【論語義疏】曰:人生當思漸慮遠,防於未然,則憂患之事不得近至。若不為遠慮,則憂患之來不朝則夕,故云『必有近憂』也。

【四書解義】曰:古之帝王,不下堂階而周知天下,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皆能為遠慮者也。然所以能為遠慮,必由於見幾之明。欲其見幾之明,又必由於窮理致知,清心寡欲,察乎天命去留之靡常、人心向背之難保。是以朝乾夕惕,戰戰兢兢,雖欲不思患預防而不可得也。聖人之言,垂戒遠矣。

張栻曰: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易】於履霜即曰『堅冰至』,以見其憂之在近也。慮患於履霜之初,則有以弭憂矣。

上蔡謝氏曰:惟遠慮者,可以無近憂。

【論語集注補疏】曰:所謂遠慮者,以正謀非以私計也。如私記乎,古人之戒室家,子孫蓄財多害;秦燔書而銷兵,二世速亡。

唐文治曰:聖人之慮,常在十百世之遠、千萬里之遙,故其施惠及於後世。庸人之慮,在旦夕之間、跬步之傾,故其禍患發於須臾。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無遠慮,則自處於安樂,而憂患日近。

附錄

王弼曰:存不忘亡,既濟不忘未濟也。

【荀子】曰:先事慮事,先患慮患。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御

本章參考書目

【孟子】【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註疏】【論語集注】【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論語學案】【論語新解】【論語大義】【論語集說】【論語集釋】【論語集注補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