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83|回覆: 0

[儒家學說] 【論語】卷5公冶長篇第五詩解3扶老愛幼忠信好學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9-27 21:1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卷5公冶長篇第五詩解3扶老愛幼忠信好學
題文詩:
季文子者,三思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寧武,有道,無道則愚,
可及,愚不可及.子在陳曰:歸與歸與;
吾黨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斐然成章,
但其不知,所以裁之.:伯夷叔齊,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子曰孰謂,微生高直?
或乞酰焉,乞諸其鄰,而與之也.子曰巧言,
令色足恭,左丘明,丘亦恥之.匿怨,
而友其人.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志.
子路:車馬,輕裘,與朋友共,
敝之無憾.顏淵:,無施.
子路:願聞.: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子曰已矣,吾未見能,
見其過而,內自訟者.: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但其不如,丘之好學.

【原文】
5·20 季文子(1)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2)可矣。

【注釋】
(1)季文子:即季孫行父,魯成公、魯襄公時任正卿,『文』是他的諡號。
(2)斯:就。

【譯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評析】
凡事三思,一般總是利多弊少,為什麼孔子聽說以後,並不同意季文子的這種做法呢?有人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論語稽】)當時季文子做事過于謹慎,顧慮太多,所以就會發生各種弊病。從某個角度看,孔子的話也不無道理。

【原文】
5·21 子曰:『寧武子(1),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釋】
(1)寧武子:姓寧名俞,衛國大夫,『武』是他的諡號。
(2)愚:這裡是裝傻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

【評析】
寧武子是一個處世為官有方的大夫。當形勢好轉,對他有利時,他就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為衛國的政治竭力盡忠。當形勢惡化,對他不利時,他就退居幕後或處處裝傻,以便等待時機。孔子對寧武子的這種做法,基本取讚許的態度。

【原文】
5·22 子在陳(1)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2)狂簡(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釋】
(1)陳:古國名,大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
(2)吾黨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為黨。吾黨意即我的故鄉。小子,指孔子在魯國的學生。
(3)狂簡:志向遠大但行為粗率簡單。 (參考孟子盡心下: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小子狂,進取,不忘其初1。」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樣子。
(5)裁:裁剪,節制。

【譯文】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評析】
孔子說這段話時,正當魯國季康子執政,欲召冉求回去,協助辦理政務。所以,孔子說回去吧,去為官從政,實現他們的抱負。但同時又指出他在魯國的學生尚存在的問題:行為粗率簡單,還不知道怎樣節制自己,這些還有待於他的教養。

【原文】
5·23 子曰:『伯夷叔齊(1)不念舊惡(2),怨是用希(3)。』

【注釋】
(1)伯夷、叔齊:殷朝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是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飢,餓死在首陽山中。
(3)希:同稀。

【譯文】
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評析】
這一章里,孔子主要稱讚的是伯夷叔齊的『不念舊惡』。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既反對周武王,又反對殷紂王,但為了維護君臣之禮,他還是阻攔武王伐紂,最後因不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則從伯夷、叔齊不記別人舊怨的角度,對他們加以稱讚,因此別人也就不記他們的舊怨了。孔子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原文】
5·24 子曰:『孰謂微生高(1)直?或乞酰(2)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注釋】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當時人認為他為直率。
(2)酰:音xī,即醋。

【譯文】
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給人家。』

【評析】
微生高從鄰居家討醋給來討醋的人,並不直說自己沒有,對此,孔子認為他並不直率。但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卻提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而且加以提倡,這在他看來,就不是什麼『不直』了。對於這種『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來加以解釋了。

【原文】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注釋】
(1)足恭:一說是兩隻腳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態來討好別人;另一說是過分恭敬。這裡採用後說。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魯國人,相傳是【左傳】一書的作者。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評析】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這在【學而】篇中已經提及。他提倡人們正直、坦率、誠實,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這符合孔子培養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這種思想在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意義,對那些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人,有很強的針對性。

【原文】
5·26 顏淵、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爾志。』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3)善,無施勞(4)。』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
【注釋】
(1)侍:服侍,站在旁邊陪着尊貴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誇耀。
(4)施勞:施,表白。勞,功勞。
(5)少者懷之:讓少者得到關懷。

【譯文】
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評析】
在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孔子重視培養『仁』的道德情操,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從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於『仁德』。

【原文】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譯文】
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評析】
古往今來,人們往往能夠一眼看到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錯,也因顧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承認錯誤,更談不上從內心去責備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錯誤,不去認真檢查自己,反而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這是一種十足的偽君子。孔子說他沒有見過有自知之明、有錯即改的人。其實,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我們見到的偽君子這種人還少嗎?
【原文】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文】
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
【評析】
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忠信並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裡,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承認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學來的,並不是『生而知之。』這就從一個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