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2|回覆: 0

[儒家學說] 【文心雕龍】卷36比興詩解1依微擬議起情體興寫物比意颺言切事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0-13 10:5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心雕龍】卷36比興詩解1依微擬議起情寫物颺言切事
題文詩:
宏奧,包韞六義;毛公述傳,獨標興體,
風通,賦同比顯,而興隱哉?比者附也;
興者起也.附理者以,切類指事;起情者以,
依微擬議.起情,興體以立;附理,
比例以生.比則畜憤,以斥言也;興則環譬,
以托諷也.興以表情,比以達意,蓋隨時之,
義不一故,詩志.興之託諭,婉而成章,
稱名也小,取類也大.關雎有別,后妃方德;
尸鳩貞一,夫人象義,義取其貞,無疑夷禽;
德貴其別,不嫌鷙鳥;明而未融,發注後見.
何謂為比?寫物附意,颺言切事.故金錫也,
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類教誨;
蜩螗以寫,號呼浣衣,以擬心憂;而以席捲,
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義也.麻衣如雪,
兩驂如舞,若斯之類,皆比類也.楚襄信讒,
屈原忠烈,依詩制騷,諷兼比興.炎漢雖盛,
辭人誇毗,詩刺道喪,興義銷亡.於是賦頌,
先鳴故而,比體雲構,紛紜雜遝,舊章矣. 
【原文】全文1
比興第三十六  【詩】文宏奧,包韞六義;毛公述【傳】,獨標"興體",豈不以"風"通而"賦"同,"比"顯而"興"隱哉?故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擬議。起情故興體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則畜憤以斥言,興則環譬以托諷。蓋隨時之義不一,故詩人之志有二也。  觀夫興之託諭,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關雎有別,故后妃方德;尸鳩貞一,故夫人象義。義取其貞,無疑於夷禽;德貴其別,不嫌於鷙鳥;明而未融,故發注而後見也。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錫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類教誨,蜩螗以寫號呼,浣衣以擬心憂,席捲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義也。至如"麻衣如雪","兩驂如舞",若斯之類,皆比類者也。楚襄信讒,而三閭忠烈,依【詩】制【騷】,諷兼"比"、"興"。炎漢雖盛,而辭人誇毗,詩刺道喪,故興義銷亡。於是賦頌先鳴,故比體雲構,紛紜雜遝,倍舊章矣。
【原文分段釋解】1

  【詩】文弘奧1,包韞六義2;毛公述【傳】3,獨標『興』體4。豈不以『風』通而『賦』同5,『比』顯而『興』隱哉6?故『比』者,附也7;『興』者,起也8。附理者,切類以指事9;起情者,依微以擬議10。起情,故『興』體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11。『比』則畜憤以斥言12,『興』則環譬以記諷13。蓋隨時之義不一,故詩人之志有二也14。
 【譯文】
【詩經》裡邊的作品,體大思精;其中包含着風、賦、比、興、雅、頌六項。在毛亨作【詩訓詁傳】時,特別提出『興』來;豈不是因為【詩經】兼用賦、比、興三種方法,『賦』乃直陳,『比』為明喻,而『興』卻隱約難懂嗎?所以,『比』是比附事理的,而『興』是引起情感的。比附事理的,要按照雙方相同處來說明事物;引起情感的,要依據事物微妙處來寄託意義。由於引起情感,所以『興』才能成立;由於比附事理,所以『比』才能產生。用比的方法,是作者因內心的積憤而有所指斥;用『興』的方法,是作者以委婉譬喻來寄託諷刺。為了適應不同場合的不同意義,所以【詩經】作者的情志就有兩種表現方法。

 【注釋】

  1 【詩】:指【詩經】。弘:大。奧:深。
  2 韞(yùn運):藏在裡邊。六義:指風、雅、頌三種詩體和賦、比、興三種作詩方法。【毛詩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孔穎達疏:『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得並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非別有篇卷也。』
  3 毛公:即毛亨(hēng哼),西漢學者。【傳】:指【詩訓詁傳】。
  4 標:標明。興體:這裡意為『興』這一項。【詩經】毛傳,只標明他認為屬於『興』的詩句,而『賦』、『比』則不注。如【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二句下標以『興也』。
  5 風通:指『風』詩通用賦、比、興三種方法,但『風』也概括了『雅、頌』在內。【毛詩序】所列『六義』的次序,是根據【周禮·春官·大師】中講的:『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六詩』、『六義』,其實為一。這種固定的排列次序,孔穎達在【毛詩序正義】中有如下解釋:『六義次第如此者,以詩之四始以風為先,故曰風。風之所用,以賦、比、興為之辭,故於風之下即次賦、比、興,然後次以雅、頌。雅、頌亦以賦、比、興為之,既見賦、比、興於風之下,明雅、頌亦同之。……賦、比、興如此次者,言事之道,直陳為正,故【詩經】多賦在比、興之先。比之與興,雖同是附托外物,比顯而興隱,當先顯後隱,故比居興先也。』劉勰所論,正是按照這個次序。賦同,指『賦』的表現方法是直陳事物。『賦同』和下句『比顯』、『興隱』是並列的。
  6 顯:指比喻明顯。隱:深奧,這裡指用意不明顯。
  7 附:接近,指託附於物以為比喻。
  8 起:引起。
  9 切:切合。類:相似。
  10 擬:比擬,這裡有寄託的意思。
  11 例:體例。
  12 畜:積畜。【經傳釋文】解釋【周易·小畜】的『畜』字說『本又作蓄,同,……積也,聚也。』斥:指斥。
  13 環譬:委婉曲折的比喻。記:一作『托』。
  14 詩人:指【詩經】的作者,二:指比和興兩種方法。

【原文】2

  觀夫『興』之託諭1,婉而成章2;稱名也小,取類也大3。【關雎】有別4,故后妃方德5;尸鳩貞一6,故夫人象義7。義取其貞,無從於夷禽8;德貴其別,不嫌於鷙鳥9:明而未融10,故發注而後見也11。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颺言以切事者也12。故金錫以喻明德13,珪璋以譬秀民14,螟蛉以類教誨15,蜩螗以寫號呼16,澣衣以擬心憂17,席捲以方志固18:凡斯切象19,皆『比』義也。至如『麻衣如雪』20,『兩驂如舞』21:若斯之類,皆『比』類者也。楚襄信讒22,而三閭忠烈23,依【詩】制【騷】,諷兼『比』、『興』24。炎漢雖盛25,而辭人誇毗26;【詩】刺道喪27,故『興』義銷亡。於是賦頌先鳴,故『比』體雲構28;紛紀雜遝29,信舊章矣30。
【譯文】
  試看用『興』來寄託諷喻,常常是婉轉而善於表達;表面上說的是小事,但譬喻的意義卻很廣泛。例如【詩經】中的【周南·關雎】所說的雎鳩是雌雄有別的鳥,所以用作引起周王后妃的『興』;【召南·鵲巢】所說的鳲鳩有貞靜專一的品德,所以用作引起諸侯的夫人的『興』。既然有取於貞靜,那就不在乎是否平凡的飛禽;同樣,既然取其雌雄有別,自然不管是否健猛的鳥。這些詩句雖然明確,但表達得不夠明顯,所以還有待於註解來發揮。至於『比』是什麼呢?那是描寫事物來比附某種意義,用鮮明的形貌來說明事理。例如【詩經】中的【衛風·淇奧】以金和錫來比喻美德,【大雅·卷阿】以名貴的玉器來比喻賢人,【小雅·小宛】以蜂育螟蛉來比喻教養後輩,【大雅·盪】以蟬叫比喻酒後喧譁,【邶風·柏舟】以衣服未洗來比喻心情憂鬱,又以心非床蓆可捲來比喻立志不變:這些相切合的形象,就是『比』的方法。還有【曹風·蜉蝣】說,『麻衣潔白如雪』;【鄭風·大叔于田】說,『駕在車兩旁的馬,走起來像舞蹈一般』:這些也都是『比』一類的。後來楚頃襄王聽信壞人的挑撥,屈原卻忠君愛國,他繼承【詩經】的優良傳統而寫作【離騷】,其中諷刺是兼用『比』、『興』兩種方法的。漢代文風雖盛,但作家們卻卑躬屈節,所以【詩經】諷刺的傳統中斷,而『興』的表現方法也就不存在了。這時賦和頌很興盛,『比』的運用風起雲湧,越來越多,和過去的法則不一樣了。

   【注釋】
1 諭:曉告,引申有諷刺的意思。

  2 成章:指寫得好。章:篇章。

  3 取類:指所譬喻者。【周易·繫辭下】:『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4 【關雎(jū居)】:【詩經·周南】中的一篇,第一句是『關關雎鳩』。關關:鳥鳴聲。雎鳩:鷲(jiù舊)、鶚(è餓)一類的猛禽。有別:雌雄有別。鄭玄箋:『謂王雎之鳥,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別。』

  5 方:比方。舊解認為【關雎】是歌頌周文王的后妃的。【關雎】的序說:『【關雎】,后妃之德也。』

  6 尸鳩:即鳲鳩,也就是布穀鳥。貞:定,指婦女堅守婦德。

  7 夫人象義:舊解以為【鵲巢】是歌頌諸侯夫人的。【鵲巢】的序說:『【鵲巢】,夫人之德也。』

  8 從:黃侃【札記】:『從當為'疑」字之誤。』夷:平常,一般。

  9 鷙(zhì志)鳥:兇猛的鳥。

  10 明而未融:【左傳·昭公五年】:『明而未融,其當旦乎。』疏:『明而未融,則融是大明,故為朗也。』

  11 發:發揮。

  12 颺(yáng羊):顯揚,指鮮明突出的描寫。

  13 金錫:精煉的。【詩經·衛風·淇奧】用『如金如錫』來稱讚衛武公。

  14 珪璋(guīzhāng規張):古人到各國聘問時所用的名貴玉器。【詩經·大雅·卷阿】用『如珪如璋』來稱讚賢人。秀:超出眾人之上。

  15 螟蛉(mínglíng明靈):螟蛉蛾的幼蟲。【詩經·小雅·小宛】用『螟蛉有子,蜾蠃負之』來比喻教養後輩。蜾蠃(guǒluǒ果裸):蜂的一種。這種蜂原是捕捉螟蛉以餵養其幼蜂,古人誤以為蜾蠃是養螟蛉為子,所以,後稱義子為螟蛉。

  16 蜩螗(tiáotáng條唐):蟬。【詩經·大雅·盪】中用『如蜩如螗』來比喻飲酒呼號的聲音。

  17 澣(huàn換):即浣,洗。【詩經·邶(bèi被)風·柏舟】中說:『心之憂矣,如匪(非)澣衣。』

  18 席捲:【邶風·柏舟】中說:『我心匪(非)席,不可卷也。』

  19 切:近,合。

  20 麻衣如雪:這是【詩經·曹風·蜉蝣(fúyóu扶游)】中的一句。雪和麻衣同樣潔白,所以用為比喻。

  21 兩驂(cān參)如舞:這是【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中的一句。驂:三匹或四匹馬共駕一車時在兩旁的馬。

  22 楚襄(xiāng香):戰國時楚頃襄王。讒:毀壞好人的話。

  23 三閭(lǘ驢):即屈原,他曾任三閭大夫。

  24 諷兼比興:【辨騷】篇說:『虬龍以喻君子,雲蜺以譬讒邪,比興之義也。』

  25 炎漢:即漢代。舊說漢代屬五行中的火,所以有這個稱呼。

  26 誇毗(pí皮):卑躬屈節。

  27 刺:諷刺。

  28 云:形容眾多如雲。

  29 雜遝(tà踏):眾多,雜亂。

  30 信:范文瀾註:『信,當作倍,倍即背也。』按【文心雕龍】全書無『背』字,【正緯】篇說『經正緯奇,倍擿千里』,『倍』即用背意。章:條理,法則。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