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0|回覆: 0

[中醫理論] 五味增氣·開泰講中醫養生篇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1-7 19: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五味增氣·開泰講中醫養生篇
吃是生命的真實。吃的第一個生命之應,是食物的氣味之應,酸苦甘辛咸,然後是脾胃的運化,升清降濁,再就是五藏氣化,味形精氣的化生、轉化。
味的本質,是人吃進食物後,生命感應感知獲得的主觀認識。沒有語言,食物之味的感應感知僅僅自知;沒有天人合一的文化,氣味就是氣味,發展不出生命關聯性的理論。
人的知性發達,發明創造了文化。中華民族在天人合一的文化主導下,先賢古聖在吃的基礎上,有了酸苦甘辛鹹的認識,根據酸苦甘辛鹹的生命體驗,反觀酸苦甘辛鹹的生命意義,日積月累,就形成了五味-五藏-五體的生命關聯性的認識。
人類吃地球上的食物數百萬年,有文化近萬年。沒有文化,沒有生產力的原始時代,有什麼吃什麼,自伏羲八卦後,中華民族有了可資思維的邏輯條件,根據人的生命體驗(食物滋味的體驗是重要內容之一),思考飲食五味與活生生的人的生命關聯性,便形成了五味-五藏-五體的生命關聯性的認識。
五味-五藏-五體的生命關聯性,是在自然完整性、多維聯繫的客觀基礎上,以活生生的人的生命體驗為實在形成的,反映了中醫理論的基本路線。在五味-五藏-五體的生命關聯性這樣的認識路線上,中醫把握住了食物的養生價值,把握住了藥物的治病機理,【黃帝內經】集其大成,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食物氣味的認識,是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理論的開端,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是客觀,活生生的人的感應感知為其本。學習中醫要尊重活生生的人,運用中醫要回到活生生的人。路錯了,中醫就不存在了。
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是在自然客觀、生命完整、多維聯繫的條件下形成的認識。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的本質,是活生生的人的陰陽,是升降出入的氣化活動,是飲食、起居、勞逸、情志及其理性有為的生命影響。
把握中醫本質,實驗方法不行,顯微鏡邏輯不行,數據分析不行;運用中醫理論,循證醫學不行,標準規範不行。中醫臨床把人當人,尊重自然——『無失氣宜』,尊重活生生的人——『勿失病機』,不用統一標準化了證據,抹殺活人生命的差異,不用統一規範了的方藥抹殺『氣宜』客觀的動態變化。治病如此,養生也如此,把人當人,尊重天人相應。
從臨床到理論,獲得新認識,是主觀理性的作為,主觀性大於客觀性,是通過去粗取精,把握規律,抽象出共性,排除差異的理性有為,如循證醫學的證據,中醫各家學說的病機。
從理論到臨床,發揮醫療作用,就必須尊重客觀,以就診病人為實際對象,以就診病人反應出來的疾病現象為依據,通過循證、求證、辨症[1]的主觀思維,形成眼前的疾病本質的判斷,客觀性大於主觀性。生搬硬套,本本主義,最佳證據可能害人,標準規範可能傷人。
中醫最大的問題是臨床問題,是辨證論治遇到了巨大的,難以逾越的形態醫學設置的文化障礙,錯把臨床到理論的主觀,當成從理論到臨床的客觀,雖然辨證論治天天講,但臨床運用處處碰壁。
中醫是否存在,是否復興,唯一的標誌就是辨證論治。辨證論治能夠在臨床發揮作用,中醫就存在,就能復興,不能在臨床運用,中醫就滅亡。辨證論治是人的醫療模式,人是差異性的人,是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人,不實事求是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不行,機械還原論不行,線性邏輯不行,標準化規範化的教條主義不行。
中醫理論是活生生的人的理論,養生是養活生生的人的生,是養我自己的生命。飲食是養生的支柱,『治未病』者,飲食有節,因應自然而吃,根據需要而吃,有早晚的不同,有四季的差異,有勞逸的區別。
食物是自然存在的,吃及其五藏陰陽的氣化是我命的。食物通過吃,進入我命,在『陰平陽秘』主導的氣化活動作用下,和五藏六腑、四肢百骸聯繫起來。這樣的聯繫,肇端於五味,內化於五藏,響應春夏秋冬,運行內外,形得養,神得壯,氣得充。
【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五藏五味的收受之應,肝味酸,心味苦,脾味甘,肺味辛,腎味咸。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所入,入口是第一關,入口之後,脾胃腐熟運化,吸收其精微,排除其糟粕,轉輸於五藏,濡養其生命。五味進入人體,有變,有化,有敷布,有藏泄。化生什麼、化生多少,藏納什麼、藏納多少,泄什麼、泄多少,動態變化,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勞逸苦樂而異。
氣,是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的中介,味形精氣化生轉化,本質上是氣的化生轉化。食物之谷氣,化生為濡養身形的精氣,衛、氣、營、血、精、津、液等不足則補之,氣化之後的糟粕、多餘的水谷則泄之。
不同滋味的食物養生,都是通過增氣作用實現的。所增之氣,五味不同,食物種類不同,有五藏的不同。
酸味所增之氣,歸於肝;苦味所增之氣,歸於心;甘味所增之氣,歸於脾;辛味所增之氣,歸於肺;鹹味所增之氣,歸於腎。

五味的增氣效應,是疊加、積累效應,長時間吃某種飲食,或者單一飲食,某一種氣增得太久、太多,增氣效應失去動態平衡,發生偏頗,就會令生命之氣失去中正平和,危害健康,甚至導致夭折,所以【至真要大論】說『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第六十三】:『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多食咸,咸之味增氣太過,則傷血脈;多食苦,苦之味增氣太過,則傷皮毛;多食辛,辛之味增氣太過,則傷筋與爪甲;多食酸,酸之味增氣太過,則傷肉;多食甘,甘之味增氣太過,則心煩悶。

這裡的多,不是指一時的飲食量,而是指某種飲食的時間太長,而且單一,五味所增之氣不能與生命互補,超過了五藏的實際需要。多,不是理論標準的多,標準只有符合人的實際需要,才有生命意義。所以五味飲食,川渝辣椒之辛,江浙飲食之甘,北方之咸,南方之淡,都不是『多』。

增氣效應,通過五藏陰陽的氣化活動實現,與生命需要為互補,就產生養生作用。生命的營養需要,因生長壯老已,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因春夏秋冬,在不同季節有差異;因日月升降,在一天之中早晚有區別。

五味養生,基本方法是謹和五味。和的依據是生命需要,和的客觀是不偏食、不挑食。謹和五味因為地域環境和物產的不同,東西南北各有不同的飲食習慣。飲食習慣,是祖祖輩輩生命體驗積澱形成的傳統,有生命意義,也有養生價值。『水土不服』,就是地域環境的飲食傳統變化的異常反應。

西方飲食湧進中國,營養理論深入人心,吃,以西方飲食為美,為時髦,以營養素為選擇。很多年輕人,喝必飲料,吃則西餐,把傳統飲食看成是土老帽,給五藏陰陽的氣化活動造成了負擔。肥胖病多了,便秘多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年輕化了,腎功傷害愈來愈普遍,不少人還沒有了飢餓感。

飲食養生,並不取決於食物內含了什麼,而是取決於我命的氣化活動。維護五藏陰陽的氣化活動,是養生的唯一途徑。氣化活動,不同藏腑有不同,飲食養生的氣化活動,脾胃是關鍵,五藏是根本,所以養脾胃,以維護脾胃的運化;養五藏,以維護五藏的氣化,才有養生價值。

養脾胃主要在控制飲食量——『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養五藏關鍵在謹和五味,防止出現『久而增氣,夭之由也』的情況。

人有不同,飲食喜好不同,有人好甜,有人好咸,有人好酸,有人好辛。人之好,是五藏之欲,反應了五藏的生克氣化關係的實際狀況,反應了人的生命需要。但好之者,須有其度,好不縱,便符合謹和五味的養生原則。

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不是線性關聯,不是機械關聯,而是與時空動態變化、個人體質密切相關、具有生克聯繫的關聯。飲食養生循天道,補不足,損有餘。尊重生命,欲食之味,食之,不足能得補,可防其虛;不欲食之味,不吃或少吃,有餘不再增,可防其實。
欲,為我命需要的本能反應。謹和五味,根據欲而食,食而有節有度,防增氣效應之偏,以維護生命之氣的平和狀況。
五味之欲,不可縱,縱則偏,偏則『氣增而久』,『氣增而久』則傷。【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篇】:『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
五味之欲,反應五藏之需。不偏執,正常飲食,五藏氣化活動,有餘泄之,不足補之,相生相剋,相互協調,維持健康。放縱自己,偏執太久,危害了五藏陰陽的氣化活動,『夭之由也』。

五味增氣的對生命的影響,與時空環境、與個體狀況密切相關。因此五味養生,要順應天地自然的運行,要符合五藏氣機的生命實際。
【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苦,患也,困也,病也。

肝主令之際,若苦急,失中正平和之態,食甘味助脾,以制肝之急(正常情況,木克土,肝勝脾。在肝苦急的情況下,食甘味,助脾以制肝之急,稱之為『侮』——反克),即『肝色青,宜食甘』之謂也。

心主令之際,若苦緩,失中正平和之態,食酸味助肝,助母以資子(肝木心火,木生火,肝為心之母,酸味助肝,母能令子實),即『心色赤,宜食酸』之謂也。
脾主令之際,若苦濕,失中正平和之態,食苦味助心,燥脾濕而助脾運(火生土,生者助也。脾濕則困,運化不及,苦味入心,火助土運,子能救母)。這裡有個問題,【藏氣法時論】在後面有提出『脾色黃,宜食咸』,該如何理解?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肺主令之際,若苦氣上逆,失中正平和之態,食苦助心以泄之、降之,以制肺之逆(火克金,心屬火,肺屬金,心有平肺以制逆之功,故食苦泄之),即『肺色白,宜食苦』之謂也。

腎主令之際,若苦躁,失中正平和之態,食辛以助肺,行津液布散精氣,肅降潤腎之燥。(肺屬金,腎屬水,金能生水,故用辛以暢達肺氣,津液、精氣布散於腎,則燥得平),即『腎色黑,宜食辛』之謂也。
說幾句題外話。現在中醫特別推崇體質學說,令體質學說在社會上有了很大的影響,不少病人看病問體質。
【黃帝內經靈樞】有陰陽二十五人之論,但論的是人的生命差異,講的是健康人之間的區別,說明的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特徵——沒有統一性,不能標準化。
中醫治療目標是證候病機,即在看病當時,以就診病人的疾病現象為依據,運用中醫理論分析疾病本質後獲得的結論,治療原則是『隨證治之』,不是隨體質治之。
體質有一定的臨床意義。但體質的臨床意義,包含在病機里,『辨症求機』以『知犯何逆』,形成證候病機判斷,體質的陰陽寒熱也就在其中了。
作為養生,個人應該了解自己的生命特點,喜寒還是喜熱,好辛辣還是重油鹽。喜寒者,莫貪寒,喜熱者,莫過暖,辛辣有其度,油鹽有其節。調節飲食,欲食則食,不欲就不吃,吃不偏執,不吃也不要絕對不吃,如此養生,就有體質的維護。
體質是活生生的人在健康狀態下的差異性,認識的方法是:『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大多數沒有這樣的理論修養,就是有這樣的理論修養,要用到具體的人,也很困難,無法操作。生命多維聯繫,五藏陰陽的氣化活動隨機變化;金木水火土的體質並不單純,金有金木水火土,木有金木水火土,水有金木水火土,火有金木水火土,水有金木水火土,所以有五五二十五型的體質。

糾結體質沒有好處。

實事求是是中醫最大的特色,養生也好,治病也好,以人為本客觀求實,從來不把某種理論絕對化,體質同樣如此。辨證論治不糾結於體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才是正道。養生飲食也不糾結於體質,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生命之欲,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才是正道。

【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於經隧,乃能持之。寒與熱爭者,導而行之,其宛陳血不結者,則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則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約畢也。』

先明二十五人的目的,是為了辨知有餘、不足、稽留、寒熱,以及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等病機,而有餘、不足、稽留、寒熱,以及血氣之所在,左右上下等病機,通過疾病現象反應出來。
疾病現象是生命異常的反應,包括了自我感應感知的痛苦,他人感知的脈象、舌象,神色精神,也包括了實驗室里、顯微鏡下的看得見、摸得着等內容,與人的體質有關係,但主要是寒熱虛實之病性、表里內外之病位,六淫七情之病邪,三陰三陽之病種,向愈或傳變之病勢,散摶痞積滯病形等疾病本質的外在反應,不是體質的證明。陰陽體質,在疾病狀態下,內涵於病機之中,只要『辨症求機』,形成的臨床判斷,就包含了體質的判斷,是不需要另外的體質之辨的。
中醫理論把握住了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本質,達到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今天我們的任務,是用好中醫理論,不斷提高辨證論治水平,為活生生的人服好務。
學中醫離開辨證論治的臨床,要走偏;教中醫,沒有辨證論治的臨床積澱,會誤人子弟。中醫的體質學說,在辨證論治的臨床實際,沒有多大意義。
我個人認為,體質不要過於繁雜,陽藏體質、陰藏體質、平髒體質可也。陽藏體質者,喜涼,好清淡,耐冬補耐夏,多靜而少動;陰藏體質者,喜溫,好辛辣,耐夏不耐冬,多動而少靜。平髒體質,可涼可熱,可辛辣可清淡,動靜有度。日常生活尊重自己的生命之欲,不要長期違逆飲食、寒溫的喜好,動而不勞,靜而不滯,養生足矣。

[1]黃開泰.循證·求證·辨症.醫學與哲學2003年11月底24卷第11期:60-62.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