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1|回覆: 0

[儒家學說] 【顏氏家訓】卷11涉務篇詩解1士貴致用不徒高談皆勤學守行應世經務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1-8 15: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顏氏家訓】卷11涉務解1士貴致用不徒高談皆勤學守行應世經務
題文詩:
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不徒高談,
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國之用材,
大較不過,六事—則,朝臣取其,鑒達治體,
經綸博雅;二則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憲章,
不忘前古;三則軍旅,之臣取其,斷決有謀,
強幹習事;四則藩屏,之臣取其,明練風俗,
清白愛民;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
不辱君命;六則興造,之臣取其,程功節費,
開略有術,此皆勤學,守行者則,所能辦也.
之情,有長,豈責具美,於六哉?
但當人人,皆曉,能守—職,便無愧耳.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諸掌,
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世,不知有,
喪亂之禍;處廟堂下,不知有,戰陳之急;
保俸祿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上,
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
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江南冠帶,有才幹者,
而升,令仆已下,尚書郎及,中書舍人,
已上使之,典掌機要.其餘文義,之士,
迂誕浮華,不涉世務;纖微過失,惜行捶楚,
所以處於,清高,護其短也.台閣令史,
主書監帥,諸王簽省,曉習吏用,濟辦時須,
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杖肅督,多見委使,
蓋用其長.人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
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眼不能,見其睫耳.
【原文】全文
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國之用材,大較不過六事:一則朝廷之臣,取其鑒達治體,經綸博雅;二則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憲章,不忘前古;三則軍旅之臣,取其斷決有謀,強幹習事;四則藩屏之臣,取其明練風俗,清白愛民;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六則興造之臣,取其程功節費,開略有術:此則皆勤學守行者所能辦也。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於六塗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愧耳。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諸掌,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陣之急;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幹者,擢為令仆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其餘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纖微過失,又惜行捶楚,所以處於清高,蓋護其短也。至於台閣令史,主書監帥,諸王簽省,並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枚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
【原文分段釋解】
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①,以費人君祿位也。 國之用材,大較不過六事:—則朝廷之臣,取其鑒達治體②,經綸博雅③;二則文史之臣④,取其著述憲章,不忘前古;三則軍旅之臣,取其斷決有謀,強幹習事;四則藩屏之臣⑤,取其明練風俗,清白愛民;五則使命之臣⑥,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⑦;六則興造之臣⑧,取其程功節費⑨,開略有術,此則皆勤學守行者所能辦也。 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於六塗哉⑩? 但當皆曉指趣⑪,能守—職,便無愧耳。
  【注釋】
  ①左琴右書:古人往往琴書並言,以為士大夫的風雅之事。 『左』、『右』用來修飾同—類行為。
  ②治體:指國家的體制、法度。 任防【王文憲集序】:『若乃明練庶務,鑒達治體。』
  ③經綸:本為整理絲縷,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的志向和才能。
  ④文史之臣:指在帝王身邊主管文書檔案,起草詔令典章以及修撰國丈的官員。
  ⑤藩屏之臣:指地方高級長官,如州刺史、郡太守等。
  ⑥使命之臣:指奉命出使的外交官員。
  ⑦不辱君命:不使君命受到折辱,也就是完成使命之意。 【論語.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⑧興造之臣:指負責土木建築的官員。
  ⑨程功:衡量功績,計算完成工程進度。 【禮記.儒行】:『程功積事。』孔穎達疏:『程功,程效其功。』
  ⑩塗:通『途』;六途,指上述的『六事』。
  ⑪指趣:同『旨趣』。

【譯文】
君子立身處世,貴在能夠對旁人有益處,不能光是高談闊論,彈琴讀書,以此耗費君主的俸祿官爵。國家使用的人才,大概不外六種:一是朝廷之臣,為他們能通曉政治法度,規劃處理國家大事,學問廣博,品德高尚;二是文史之臣,為他們能撰述典章,闡釋彰明前人治亂興革之由,使今人不忘前代的經驗教訓;三是軍旅之臣,為他們能多謀善斷,強悍幹練,熟悉戰陣之事;四是藩屏之臣,為他們能通曉當地民風民俗,為政清廉,愛護百姓;五是使命之臣,為他們能洞察情況變化,擇善而從,不辜負國君交付的外交使命;六是興造之臣,為他們能計量功效,節約費用,開創籌劃很有辦法。以上種種,都是勤於學習、保持操行的人所能辦到的。人的資質各有高下,哪能強求一個人把以上『六事』都辦得盡善盡美呢?只不過人人都應該明白其要旨,能夠在某個職位上儘自己的責任,也就可以無愧於心了。
【原文】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古今①,若指諸掌②,及有試用,多無所堪。 居承平之世③,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④,不知有戰陳之急⑤;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⑥,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⑦。 晉朝南渡⑧,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⑨,有才幹者,擢為令仆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⑩,典掌機要。 其餘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纖微過失,又惜行捶楚⑪,所以處於清高,蓋護其短也。 至於台閣令史⑫,主書監帥⑬,諸王簽省⑭,並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 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⑮,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  
【注釋】 
 ①品藻:評議,鑑定等級。 【漢書.揚雄傳】:『稱述品藻。』顏師古注:『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質。』   ②若指諸掌:如指示掌中之物那般容易。 【禮記.仲尼燕居】:『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  ③承平:累代相承太平。  ④廟堂:指宗廟明堂。 古代帝王有事則祭告宗廟,議於明堂,故廟堂也指朝廷。⑤戰陳:即『戰陣』,作戰布陣。 此指打仗。  ⑥肆:肆意,肆慢。  ⑦應世經務:應付當世,處理事務。  ⑧晉朝南渡:指建武元年(317)西晉滅亡,司馬睿南渡並在建康建立東晉—事。  ⑨冠帶:士族、縉紳的代稱,以其戴冠束帶故。
⑩令、仆:指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和副職尚書左、右僕射。 尚書郎:尚書省屬官,掌文書起草。 梁時,尚書省下分二十二曹,每曹設郎—人,總稱尚書郎,為清貴顯要之職。 中書舍人:中書省屬官,主進呈奏案之事。 梁時亦為顯要職位,參與機要。  ⑪惜:捨不得。 捶楚:杖責。 舊制,失職官員要受到杖責,即使尚書郎也難免,但自南齊起,尚書郎等成為顯要之職後就不再能杖責了。  ⑫台閣令史:台閣指尚書省,令史為在尚書省里辦事的低級官吏。  ⑬主書:尚書省屬下官吏。 監帥:即監、帥,亦為尚書省屬下官吏。 據【隋書.百官志】二:北齊尚書省下設尚令局、尚藥局等,各設監四人;又設齋帥局,置齋帥四人。 此當顏氏處北地已久,不自覺地混用了北朝官名。  ⑭簽:指典簽,南朝以親王出鎮,由朝廷委派典簽佐之,名為處理文書,實則監督諸王的言行,品秩雖微,卻有很大權力。 省:指州郡里的省事等低級辦事人員。  ⑮梁武帝父子:梁武帝蕭衍共有八子。 此處僅指梁武帝和後來居君位的簡文帝蕭綱、元帝蕭繹。

【譯文】
我看現在世上一般的文人,評古論今,好像瞭若指掌。但真的試用一下,他們又往往不能勝任。長時間生活在太平盛世,不知道喪亂的禍害;在朝為官,不知道邊地戰爭的急迫;只知道領取俸祿,不知道百姓種田的辛苦;生活在小吏和百姓的上層,不知道要有辛勤的勞役。所以難以適應社會處理事務。晉朝南渡之後,特別尊重厚待士族,所在江南士族中有才幹的人都擔任尚書令,左右僕射以下,尚書郎,中書舍人以上的官職,掌管國家的機要。其他只懂得點文義的士人,大多迂腐荒誕,浮華鋪張,不會處理世務,小有過錯又捨不得責杖責,因而把他們放在清高的位置上,來掩飾他們的弱點。至於那些台閣令史,主書,監帥,諸王簽省,都對工作通曉熟練,能按需要完成任務,縱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態,還可以鞭打監督,所以多被委任使用,是要用他們的長處啊。但是人們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全社會的人都認埋怨梁氏父子喜愛小人而疏遠了士大夫,這種看法就像眼睛看不見眼睫毛一樣看不到自身的短處。
【顏氏家訓】集解

【原文】
   士君子之處世〔二〕,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國之用材,大較〔三〕不過六事:一則朝廷之臣,取其鑒達治體〔四〕,經綸〔五〕博雅;二則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憲章〔六〕,不忘前古;三則軍旅之臣,取其斷決有謀,強幹〔七〕習事;四則藩屏〔八〕之臣,取其明練〔九〕風俗,清白〔一0〕愛民;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一一〕;六則興造〔一二〕之臣,取其程功節費,開略〔一三〕有術,此則皆勤學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一四〕於六塗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愧耳。
【集解】
〔一〕涉務二字義同,謂專心致力也。勉學篇:『恥涉農商,羞務工技。』即以涉務對文成義。魏書成淹傳:『子霄……亦學涉,好為文詠。』涉字用法與此同。

〔二〕士君子之處士,羅本、傅本、顏本、程本、胡本、文津本及戒子通錄二、別解作『夫君子之處世』,何本、黃本作『夫士君子之處世』,今從宋本。

〔三〕盧文弨曰:『較,古岳、古孝二切。』器案:文選景福殿賦:『此其大較也。』李善註:『大較,猶大略也。』

〔四〕任昉王文憲集序:『若乃明練庶務,鑒達治體。』

〔五〕易屯卦象:『雲雷屯,君子以經綸。』中庸:『惟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朱熹註:『經綸,皆治絲之事:經者,理其緒而分之,綸者,比其類而合之也。』

〔六〕禮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正義:『祖,始也,言仲尼祖述,始行堯、舜之道也。……憲,法也;章,明也,言夫子法明文、武之德。』

〔七〕強幹,謂強力能幹也。北齊書唐邕傳:『唐邕強幹,一人當千。』

〔八〕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毛傳:『藩,屏也。』鄭箋:『價,甲也,被甲之人,謂卿士掌軍事者。』

〔九〕勉學篇:『明練經文,粗通注義。』任昉王文憲集序:『明練庶務。』明練,謂明曉練習也。

〔一0〕後漢書楊震傳:『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一一〕論語子路篇:『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一二〕興造,指土木建築之事。

〔一三〕宋本『開略』作『開悟』。

〔一四〕傅本、何本『具美』作『其美』,宋本等作『具美』,今從之。
【原文】
吾見世中文學之士,品藻〔一〕古今,若指諸掌〔二〕,及有試用,多無所堪。居承平之世〔三〕,不知有喪亂之禍;處廟堂之下,〔四〕不知有戰陳〔五〕之急;保俸祿之資,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勞役之勤,故難可以應世經務也〔六〕。晉朝南渡,優借〔七〕士族;故江南冠帶〔八〕,有才幹者,擢為令仆〔九〕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一0〕,典掌機要。其餘文義之士,多迂誕浮華,不涉世務;纖微過失,又惜行捶楚〔一一〕,所以處於清高,〔一二〕蓋護其短也〔一三〕。至於台閣令史〔一四〕,主書〔一五〕監帥,諸王簽省〔一六〕,並曉習吏用,濟辦時須,縱有小人之態,皆可鞭杖肅督,故多見委使,蓋用其長也。人每不自量,舉世怨梁武帝父子愛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見其睫耳〔一七〕。
   【集解】  

〔一〕漢書楊雄傳傳:『稱述品藻。』師古曰:『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質。』江淹雜體詩序:『雖不足品藻淵流,亦無乖商榷云爾。』世說新語有品藻篇。

〔二〕禮記仲尼燕居:『治國其如指諸掌而已乎。』註:『治國指諸掌,言易知也。』論語八佾篇:『子曰:'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乎!」指其掌。』集解:『包曰:'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朱熹註:『示與視同,視諸掌,言易見也。』

〔三〕承平,言治平相承,謂太平之持久也。漢書食貨志:『王莽因漢承平之業。』

〔四〕宋本『廟堂』作『廊廟』。戒子通錄二引『下』作『中』。

〔五〕各本『陳』作『陣』,今從宋本。

〔六〕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閽者何?門人也,刑人也。』何休注引孔子曰:『三王肉刑揆漸加,應世黠巧奸偽多。』白虎通五刑篇:『傳曰:'三皇無文,五帝畫象,三王明刑,應世以五。」』應世,謂適應其時世也,此用其義。十六國春秋北燕錄:『武以平亂,文以經務。』經務本此文。

〔七〕優借,謂從優假借,猶今言優待也。後漢書劉愷傳:『肅宗美其義,特優假之。』優假、優借義並同。傅本、黃本作『優借』,未可從。

〔八〕文選西京賦薛綜註:『冠帶,猶搢紳,謂吏人也。』

〔九〕令仆,謂尚書令與僕射也。晉書殷浩傳:『服闋,征為尚書僕射,不拜,復為建武將軍揚州刺史,遂參綜朝權。……後廢為庶人。……桓溫謂郗超曰:'浩有德有言,使向作令仆,足以儀刑百揆,朝廷用違其才耳。」』齊書徐孝嗣傳:『徐郎是令僕人。』盧文弨曰:『晉書職官志:'尚書令秩千石,受拜則策命之,以在端右故也。僕射,服秩與令同。尚書本漢承秦置,晉渡江,有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尚書。」』

〔一0〕盧文弨曰:『晉書職官志:'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更直五日,於建禮門內;初從三省詣台,試守尚書郎中,歲滿,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選有吏能者為之。中書舍人,晉初置舍人、通事各十人,江左合舍人、通事,謂之通事舍人,掌呈奏案。」』

〔一一〕黃叔琳曰:『捶楚士大夫,豈是美政。』盧文弨曰:『捶,之累切,說文:'以杖擊也。」'楚,荊也。」亦用以扑撻者。』器案:南史蕭琛傳:『時齊明帝用法嚴峻,尚書郎坐杖罰者,皆即科行。琛乃密啟曰:'郎有杖,起自後漢,爾時,郎官位卑,親主文案,與令史不異,故郎三十五人,令史二十人,是以古人多恥為此職。自魏、晉以來,郎官稍重。方今參用高華,吏部又近於通貴,不應官高昔品,而罰遵曩科。所以從來彈舉,雖在空文,而許以推遷,或逢赦恩,或入春令,便得息停。宋元嘉、大明中,經有被罰者,別由犯忤主心,非關常准。自泰始建元以來,未經施行,事廢已久,人情未習。自奉敕之後,已行倉部郎江重欣杖督五十,皆無不人懷慚懼,兼有子弟成長,彌復難為儀適。其應行罰,可特賜輸贖,使與令史有異,以彰優緩之澤。」帝納之。自是應受罰者,依舊不行。』則惜行捶楚於郎官,始自齊明帝時。世說新語品藻篇:『袁彥伯為吏部郎,子敬與郗嘉賓書曰:'彥伯已入,殊足頓興往之氣。故知捶撻自難為人,冀小卻當復差耳。」』則東晉於郎官,亦行捶撻。杜甫送高三十五書記:『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杜牧寄侄阿宜:『參軍與簿尉,塵土驚皇皇,一語不中治,鞭棰身滿瘡。』則唐時於參軍與簿尉,亦行鞭棰也。

〔一二〕清高,各本作『清名』,今從宋本,此蕭琛所謂『參用高華』也。

〔一三〕蓋,原作『益』,宋本、羅本、傅本、鮑本作『蓋』,今據改正。盧文弨曰:『宋本'益」作'蓋」,以下文'蓋用其長」相對,'蓋」字是。』

〔一四〕器案:後漢書仲長統傳:『雖置三公,事歸台閣。』註:『台閣,謂尚書也。』盧文弨曰:『宋書百官志:'漢東京尚書令史十八人,晉初正令史百二十人,書令史百三十人,諸公令史無定員。」』

〔一五〕盧文弨曰:『案續漢書百官志,尚書六曹,一曹有三主書,故令史十八人。』

〔一六〕盧文弨曰:『簽謂簽帥,省謂省事。自主書監帥以下,名位卑微,志故不載,而時見於列傳中。』器案:南史恩幸呂文顯傳:『故事:府州部內論事,皆簽,前直敘所論之事,後雲簽日月,下又雲某官某簽。故府州置典簽以典之。本五品吏,宋初改為士職。』唐六典二九親王府典簽下原注引齊職儀云:『諸公領兵局,有典簽二人。』又案:齊書王敬則傳:『臨州郡,令省事讀辭,下教判決,皆不失理。』通鑑一五四胡註:『省事,蓋猶今之通事,兩敵相向,使之往來通傳言語。』

〔一七〕趙曦明曰:『史記越世家:'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器案:韓非子喻老篇:『杜子諫楚莊王曰:'臣患王之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取譬相同,在史記之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