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4|回覆: 0

[中醫理論] 謹和五味·黃開泰講中醫養生篇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1-10 09: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謹和五味·開泰講中醫養生篇
養生需要的物質,存在於天地自然之中,是自然存在不是實驗室里的存在。因應自然,『生氣通天』是生命本能,也是自然存在。順應自然,尊重自己的生命,養成『法於陰陽』的生活習慣,能夠隨機應變地『和於術數』,我們的理性有為才有養生價值。

養生必須要吃。欲吃、能吃,水谷入胃,化生精微,生得以養。不欲、不能吃,水谷不入胃,產生不了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不能養生。飲食,無論是營養素的認識,還是五味-五藏-五體的生命關聯性認識,吃才能實現其生命意義。

飲食是多樣的,五味是複雜的,個人喜好是不同的,但要吃得對,養生而不傷生,都必須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有飲食量的節,飲食時間的節,謹和五味的節。

五味者,酸苦甘辛咸,有五穀、五果、五畜、五畜,如何謹和五味?謹和五味有養生和治病的不同,對於我們養生來說,很簡單,想吃的吃一點,飲食多樣化。

吃是食慾的理性作為,順應食慾,滿足吃的欲望,能適可而止——欲酸但不過,欲苦但不過,欲甘但不過,欲辛但不過,欲咸但不過,就能做到謹和五味。

『欲』是人類生存和地球動物生生不息的原動力,反應個體生命的真實需要。沒有文化、自我意識不強的生物,由生命本能之『欲』,掌控理性有為,如食慾激發採集、獵殺,決定吃的理性有為,性慾激發爭奪配偶、交配的理性有為。

因為食慾,要吃,要獲取食物,原始有為就免不了爭奪廝殺。人類在獲取食物的過程中,發明創造了石器、木棍等工具,提高了獲取食物的能力。石器、木棍反過來促進『欲』從本能向理性的轉化,發明創造出更多的可以滿足『欲』的工具,方法,發展出了多種多樣的文化之術,有了青銅器、鐵器,有了農具,有了電,有了機器,形成了以科學為核心的文化之術的體系。

『欲』有方向,有目的,『術』的基本意義是滿足『欲』的需要,實現人們的理想、願望。

『欲』有本能的善惡。本能之善,生命為本,欲在愛、欲有舍,例如母之愛子,為子,母不惜犧牲自己生命。本能之惡,以物為本,欲在爭、欲要殺,例如狼之捕羊。

『欲』生於內,發之於外,或愛以滿足善之欲,或爭以滿足惡之欲。

食慾、性慾是惡之欲。惡之欲的滿足,是私利自我的滿足,吃是我吃,性是我性,我吃、我性,滿足我欲,我就能生存,我命就能延續。

沒有文化,本能之欲沒有上升為理性之欲,惡之欲不會泛濫,爭之為不會禍害。食慾有本能的分寸,胃為根據,吃飽了,獵物在眼前晃蕩,果實滿枝,也沒有吃的欲望,不會去獵殺、去採集;性慾有自然的尺度,發情期過了,就沒有爭奪配偶權衝動,雌雄和睦相處,不會有你死我活的爭鬥。

文化人將本能之欲升華為了理性之欲,『欲』從自然狀態轉化為文化狀態,形成以文化精神為表現形式的理性之欲。因為文化精神,科學等文化之術便從滿足本能之欲的需求,發展為理性之欲的追求,沒有了本能的分寸,自然的尺度。

文化精神孕育理性之欲,理性之欲決定科學等文化之術的發明創造和實踐運用。科學等文化之術有沒有人文價值,有沒有生命意義,取決於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如同本能之欲,有善與惡,從善,文化精神走人道,從惡文化精神走獸道。人道之欲,生命為本,仁善為用,科學等文化之術是服務於人的工具。獸道之欲,私利為先,爭鬥為務,科學等文化之術是野性之爭的武器。

理性之欲不是本能,滿足的標準不是生命需要、生存需要,而是文化精神的需要。為我唯爭的文化精神,理性之欲不斷膨脹,貪婪,永遠不滿足,這是人類世界你爭我奪、至今還沒有文明的基本原因。

文化要維生、護生、養生,人類先要文明,弘揚仁善的文化精神,令科學等文化之術走人道,無論是發明創造還是實際運用,都能有生命需要的分寸和自然的尺度。

中國文化精神是善之欲化成的,具備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性和天人相應的生命智慧,所以在數千年的文化歷史中,堅持以人為本,以和為貴的原則,科學等文化之術的發明創造和實踐運用,在生命的籠頭約束下,能夠順應自然,因勢利導,適可而止。

養生是以個人慾望為動力的理性有為,與個人文化依從性、客觀性認同密切相關。依從西方文化,認同形態肉體客觀,養生的理性之欲,在物在形,有為的目的在強壯形體;依從中國文化,認同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客觀,養生養精氣神,理性有為以我自己的生命為本,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修恬憺虛無之德,養本真之元神、元氣。

個人養生,與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是非觀、價值觀密切相關。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文化,西方文化走物道、行獸道,養成唯物唯利的觀念理性,中國文化走人道、重生命,養成尊重自然、仁義為本的觀念理性。

依從中國文化,有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性,認同中醫學理論,有天人相應的生命智慧。理性之欲,不貪、不爭,理性有為能順從天地陰陽之變化,適宜自我生命的需要。

『欲』不能滅,只能節,節的生命原則是『法於陰陽』,節的理性有為是『和於術數』。『法於陰陽』順應天地之運行,『和於術數』適宜自身的生命,不放縱口福之欲,不貪婪肉體之歡,生乃固,身乃強,命能久。

五味養生的理性有為,以『欲』為本。五味之欲,反應藏腑的需要,如肝欲虛則欲酸,欲酸反應肝的需要;心欲虛則欲苦,欲苦反應心的需要;脾欲虛則欲甘,欲甘反應脾的需要;肺欲虛則欲辛,欲辛反應肺的需要;腎欲虛則欲咸,欲咸反應腎的需要。

謹和五味,以飲食多樣化為條件,但根本還在於內和於五藏之需。五藏是生命的中心,氣化活動各有特性,五藏之氣因時、因人而有盛衰變化。衰者,不足之變化,生命感應感知,就會有相應的滋味之『欲』,或欲酸、或欲苦、或欲甘、或欲辛、或欲咸。

陰陽是生命的根本,五藏的狀況,不僅是自己感應感知的,還通過生命之象反應出來,如面目之色澤、肌膚之胖瘦、精神之好壞等等。所以除了我之欲,面色、膚色、眼睛的色澤,精神狀況等,也是謹和五味的重要依據。

謹和五味有二方面的意義。一是養生意義,主要在我自己的食慾,想吃什麼滋味的飲食,吃一點,有益養生。二是治病,根據我所反應出來的神、色等,所求證的病機性質,對應性地選擇藥物之味。

因食慾而吃是本能,謹和五味地吃則是理性了。理性源於本能,高於本能,調控本能。

吃是生存本能,食慾為動力。在蒙昧階段,吃進去的可能是食物——性能平和的東西,能夠養生;也可能是藥物——性能偏頗的東西,會傷生。天長日久,代代相傳,人們有了食物於藥物的理性認識。

中醫藥物與食物的認識,都來自吃的客觀,所以都歸於五味。養生在五味,傷生因五味,治病靠五味,五味能和,身體健康,五味不和身體不健康。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五藏為陰,形體為陰,血為陰,精為陰,有形可征的東西為陰。陰的濡養、生成、成形,均本於吃進去的東西,吃得不對,五味太過或不及,都會傷害陰之五宮——五藏。

謹和五味,和在五藏所欲。【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篇】:『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欲者,需要也。肝得酸而增氣,心得苦而增氣,脾得甘而藏氣,肺得辛而增氣,腎得咸而增氣。增氣則滿足五藏所欲,所以能和。

增氣要適可而止,欲食之為要有節制。肝氣不足,欲酸,食酸肝氣得補,過則傷脾;心氣不足,欲苦,食苦則心得補,過則影響脾胃;脾氣不足,欲甘,食甘則脾得補,過則傷腎;肺氣不足,欲辛,食辛則肺得補,過則危害筋脈,損傷精神;腎氣不足,欲咸,食咸則腎得補,過則傷心。

欲酸吃一點酸,欲苦吃一點苦,欲辛吃一點辛,欲甘吃一點甘,欲鹹吃一點咸,想吃什麼就吃點什麼,不要過分,五味養生。

吃,說起來很簡單,張口就可以吃,但要吃得合理,就不能胡吃。『可欲』之吃,有節制,養五藏,胡吃海喝,傷五藏。

食物添加劑,將食物分子化、單純化,可能是個大問題。它改變食物的自然屬性,攪亂了數百萬年建立起來的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很多人無法適應,內分泌混亂了,代謝混亂了,不該停留在體內的糟粕,排不出去了,應該氣化營養的,反而壅滯、停留,化而為邪了。

食物的自然屬性是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的保證。改變食物五味屬性,按照物理法則的主觀意願,自以為是地添加這樣,添加那樣,養生還是害生?甲減、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癌症、心腦血管,這裡結節哪裡結節,天天補鈣還是骨質疏鬆,醫院擠爆了,原因在哪裡呢?難道與我們自高自大,把理性凌駕於自然之上沒有關係嗎?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五味『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的生命效應,是吃進去後生命效應,是自然完整性的食物的生命效應,不是分子化、單純化的營養素所產生的效應,不是實驗室里能夠觀察到的效應。
五味的生命效應,酸能收之,辛能散之,甘能緩之,咸能軟之,苦能堅之,淡能滲之。謹和五味,是通過五味增氣、五味化合,維護五藏之氣的中和狀況。但這樣的生命效應,在各種各樣的物理、化學成分的影響下,吃之前就被破壞了。
五味的生命效應不同,養生和治病的價值不同。能謹和五味,則欲鬱結者能使之散,欲停滯者能使之行,水濕能使之燥,津虧能使之潤,堅結能使之軟,萎軟能使之堅。
食物有五味,中藥有五味。食物與藥物的五味,具有相同的生命效應,不同的是,養生,謹和食物之五味;治病,謹和藥物之五味。
養生者,食物也,治病者,藥物也,兩者有區別,也有聯繫,皆肇端於吃所感知到的五味,皆有謹和五味的理性原則。
養生謹和五味,要尊重我之『可欲』,欲酸吃點酸,欲苦吃點苦,欲甘吃點甘,欲辛吃點辛,欲鹹吃點咸;治病謹和五味,要尊重病人的疾病現象,『觀其脈證』,『辨症求機』,把握就診病人具體的病性、病位、病邪、病種、病形、病勢的性質,『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或辛甘化陽,或酸甘化陰。
食物是多樣的,食物的滋味是多樣的,謹和五味的生命效應,取決於我命的氣化能力。氣化能力強,吃得有規律,簡單食物,通過化生轉化,不足能補之,有餘能泄之,同樣能夠內和於五藏。氣化能力差,要獲得謹和五味的生命效應,首先要顧護脾胃,注意好消化,使水谷化為精微,進入五藏氣化活動。

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不同食物有不同滋味,同種食物有不同滋味。所以五穀有五味,五穀有謹和五味的問題;五果有五味,五果有謹和五味的問題;五菜有五味,五菜有謹和五味的問題;五畜有五味,五畜有謹和五味的問題。
【黃帝內經靈樞·五味第五十六】:『五穀: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麥苦,黃黍辛。五果:棗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豬咸,羊苦,雞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
謹和五味的基本問題,就是顧護脾胃的問題。西方文化提倡吃生的,牛肉、魚肉,五果、五菜。生吃,沒有什麼不對,但要適宜於自我的脾胃,脾胃能運化,生吃沒有關係,脾胃運化差,生吃就危害健康。人類學會了用火,告別了茹毛飲血,特別是有了烹調方法之後,人們就以熟食為主了,脾胃所適應的食物,除了五果,也基本上是熟食。
熟食是文化人的食物。現在倒退了,要茹毛飲血了,能生吃的儘量生吃,好像我們的脾胃,還停留在沒有學會用火、沒有烹調的遠古蠻荒時代。
脾胃運化,是謹和五味的基礎。吃不養護脾胃,營養肥甘,蛋白美味,可能導致『五氣之溢』,發生『脾癉』等代謝紊亂之類的疾病。
【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治病的謹和五味,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依據的是宇宙自然、天地氣交氣化與活生生的人的生命關聯性規律,即五運六氣與五味資生、化成的規律。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於內,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寫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五味食物和藥物,是天地氣交氣化生成的。因為天地氣交氣化的動態變化,食物或藥物,味有厚薄,氣有厚薄,成熟的時間有先後,成熟的數量有多少,五味化成有差異。

【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五味所資,生化有厚薄,成熟有多少,終始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地氣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長也。帝曰:願聞其道。岐伯曰:寒熱燥濕,不同其化也。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蒼丹。陽明在泉,濕毒不生,其味酸,其氣濕,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太陽在泉,熱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黅秬。厥陰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蒼赤,其氣專,其味正。少陰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太陰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氣熱,其治甘咸,其谷黅秬。化淳則咸守,氣專則辛化而俱治。』

方藥中對此有比較詳盡的解釋,內容很多,這裡摘錄少陽在泉的解釋。

原文: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蒼丹。
釋文:『少陽在泉』,指少陽相火在泉之年。『毒』,指氣味偏勝,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張隱庵注:『毒』獨也,謂獨寒獨熱之物類,則有偏勝之毒氣矣。』『寒毒』,即具有寒涼作用的食物或藥物。『少陽在泉,寒毒不生』,意即少陽在泉之年,由於少陽主火,這一年的下半年氣候偏熱。根據『同者盛之,異者衰之』的規律,所以少陽在泉之年,其所生成的食物或藥物,在氣味上也均偏於溫熱。偏於寒涼的食物或藥物,由於與在泉之氣不相應,所以不生長或少生長。王冰注:『火在地中,其氣正熱,寒毒之物,氣與地殊,生死不同,故生少一也。』亦即此義。  

『辛』,即辛辣。『其味辛』,指少陽在泉之年氣候偏熱,因此,所生長的食物或藥物亦偏於溫熱。具溫熱作用的食物或藥物,例如姜、桂、蔥、蒜、辣椒等味多辛辣。『治』,指治療。『苦酸』,指苦味或酸味的食物或藥物。『其治苦酸』,指少陽在泉之年,氣候偏熱,因而所發生的疾病在性質上亦多屬於熱。在治療上多需要用寒涼的食物或藥物。具有寒涼作用的藥物,例如黃連、黃琴、芍藥等,多為苦味或酸味。
   

在泉,和司天相對應,習慣上稱司天在泉,是中華民族觀察宇宙星辰和日月地球的相對運行,及其對生命氣化活動的影響所形成的氣化活動規律的認識。


自然分陰陽,人亦分陰陽。天有天干,地有地支,司天在泉的規律,是天地氣交氣化規律的反映,有風、火(君火、相火)、濕、燥、寒六氣之化的不同。因為其不同,五味的化成、所資便有了生化厚薄、五味寒熱的區別。


司天在泉等五運六氣的內容,是一門十分高深、微妙的生命學問,集中反映了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規律,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認識天、地、人的生命關聯性及其動態變化規律的文化結晶。司天者,說明上半年的運氣特點,在泉者,說明下半年的運氣特點。


司天主要是五氣之運,風火濕燥寒,在泉則還有五味之化,酸苦甘辛咸。


如子午年是少陰君火司天,主上半年,陽明燥金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酸;五氣之化,濕,治以辛苦甘。


卯酉年為陽明燥金司天,主上半年,少陰君火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辛;五氣之化,寒毒不生,其治辛苦甘。


丑未年是太陰濕土司天,主上半年,太陽寒水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苦;五氣之化,熱毒不生,其治淡咸。


辰戌年是太陽寒水司天,主上半年,太陰濕土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咸;五氣之化,熱,其治甘咸。


寅申是少陽相火司天,主上半年,厥陰風木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甘;五氣之化,清毒不生,其治酸苦。


巳亥年厥陰風木司天,主上半年,少陽相火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辛;五氣之化,寒毒不生,其治苦酸。

酸、苦、甘、辛、咸五味,生化、化成於天地氣交氣化,與天地運行息息相關。【五常政大論】這裡的『其味』,是當年氣化化成的當令之味,若異常,生邪氣,害人病,則以『其治』之味和之。


例如2021年是辛丑年,年的地支為丑,太陽寒水陽在泉,當令之味苦,所化之氣熱毒不生,宜用咸、淡之味和之、治之。


五運六氣是很高深的理論,用之於人,沒有深厚的中國文化修養不行,不尊重活生生的人不行。按照五運六氣謹和五味,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氣化規律是依據,沒有天人相應的生命觀、疾病觀,沒有三因制宜的醫療觀不行。


五運六氣學說是在宇宙大時空背景下,將日月星辰的運行,地理氣候的變化等與活生生的人聯繫起來形成的理論,具有一般性、規律性,更具有根本性。標、本、中氣之關聯,勝、復動態之變化等理論,要發揮謹和五味的臨床作用,就要把人當人,尊重就診病人的生命客觀,也就是【至真要大論】反覆強調的『謹候氣宜,勿失病機』、『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五運六氣把握住了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根本,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都存在這樣的氣化活動規律,但又存在我自己的氣化活動的特殊性。以活生生的人的疾病現象為客觀依據,在『謹候氣宜』、『無失氣宜』的前提條件下,『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才能真正做到謹和五味。


病機思維的循證、求證、辨症邏輯,是分辨真假中醫的分水嶺,是臨床水平高低的基本因素。


張仲景【傷寒雜】秉持內經天人相應的氣化理論,以三陰三陽立論,強調『觀其脈證』,以現實客觀的疾病現象為依據;突出『辨症求機』,以證候病機為治療目標,或辛散(如麻黃湯)、或苦寒(如瀉心湯)、或甘緩(建中湯),或酸苦辛(如烏梅湯)。


五運六氣,上涉及天文,下關係地理,以活生生的人為客觀,是最具有生命真實性的理論。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五運六氣不是機械的模具,而是我們認識人體氣化規律,把握現實病機的理論工具。

確定現實的疾病,判斷臨床病機,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氣化特點,即『謹候氣宜』、『無失氣宜』;必須以活生生的人為實際對象,『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可以說辨證論治是唯一正確的臨床醫療途徑。

謹和五味,有五運六氣的規律,最終要和在五藏,和在陰陽,和在營衛、氣血、寒溫、意志,和在活生生的人。五運六氣是自然客觀規律的反映,運用五運六氣的理論,和五味,化五氣,補不足損有餘,扶正氣祛邪氣,才能維護『陰平陽秘』,才能使失和了五藏陰陽康復。

中醫學把人當人,人是活人。活人有氣化活動,五味化生和於五藏,有其時,有其化,有其生,有其行,『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覆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志意和則精神轉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溫和則六腑化谷,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黃帝內經靈樞·本藏篇】)

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病理生理唯一論、證候標準化規範化的思想主導下,把五運六氣當作糟粕給否定了,學中醫不是學天人相應、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理論,而是學解剖、學生理病理,教中醫不是教【黃帝內經】等經典理論,培養辨證論治的邏輯思維,而是教病理實驗,教藥理對應,教循證醫學。中醫眼睛盯着物質,盯着形態,不管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差異性,不管三因制宜的病機性質,中醫的管理、中醫的教學、中醫的學術,都背離了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之道。所有有好些大學的中醫權威,都認為中醫理論面臨巨大的挑戰。

中醫的路走錯了,滅亡勢不可擋,即便新冠肺炎中醫成效巨大,把西醫甩在了腦後,但若不能回歸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之道,不尊重『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論治,無法扭轉被滅亡的命運。
與野獸、原始人比較,文化人的理性發達得多,理性有為的作用廣泛得多、影響深刻得多。文化人有生命智慧,不應該干為了短暫物質享樂、造成終生痛苦的事。文化以人為本,不會做眼前幸福、未來艱困的事。

人的發明創造,文化的所作所為,維生、護生、養生是根本,因此在維護地球生機,保障人的健康的前提下,改善物質生活,才是文化的理性有為,文化人的理性有為。

養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重視的問題,治病的終極意義就是維生、護生、養生。尊重傳統,尊重飲食習慣,是飲食養生需要注意的問題。

傳統的飲食習慣,是人們在吃的歷史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反應五味-五藏-五體等生命關聯性的地域特徵。川渝麻辣,蘇浙好甜,兩廣喜粥,西北麵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水土的生命關聯性。水土不服,其實就是五藏陰陽氣化,不適應新地方的水土的反應。

傳統的飲食習慣,是許多人、許多代吃出來的,對身體沒有好處,不可能形成傳統。西方文化中的人,鄙視傳統,好新、求新,以新為先進,為進步,所以飲食要服從營養素,服從實驗室的分析平衡。

地球四十多億年,太老了;人數百萬年,太久了。求新而否定傳統,反叛傳統,我們是不是也該把地球也給扔了,該機器人、生物人把我們自己滅了?

謹和五味對身體的影響,是傳統的,是習慣的,在不知覺中養成、不知不覺中發生的。

養生,是一個潤物無聲、積沙成塔的過程,順着傳統的來路,保護好現在的我們,為子孫萬代留下一個綠水青山的地球,是文化的最高目的。沒有以人為本的求新是好事,是壞事,可能是毀天滅地的事。工業化帶來的很多新東西——碳排放、霧霾、重金屬,熱兵器、原子彈、生化武器,隨便哪一樣持續發展,都能夠把人,乃至於地球生命給滅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