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平常的說法:父母對子女越寵愛,子女越不孝。這樣或許容易理解些,但是這種說法也不好,因為『寵愛』的標準是什麼?沒有人能準確地定義出來。如果人們能定義出來,估計也不會寵愛子女的了。 所以曾仕強曾在他的視頻里,很通俗地表達成了『父母對子女越好』,這樣反倒讓所有人都能瞬間明白,不能『太好』,不能『寵愛』其實就是時不時要糾正一下,約束一下,避免任性,避免散漫。我們來看看他在這期視頻里是怎麼說的。 曾仕強說:父母對子女越好,天天什麼愛的教育的,這個子女長大以後越不孝。 父母不可以亂打孩子,但是一定要適當的懲罰,你連懲罰都不懲罰,那你還有什麼愛心呢? 我有一句話大家做參考,在人際有關係裡面很重要的: 愛他就是要限制他,才叫愛他父母真的愛小孩,就要告訴小孩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而不是什麼都可以。 千萬千萬記住,恩會變成害,害會變成恩。我相信各位都聽過這個故事: 有一個犯人,秋天要問斬,他只有一個要求,要見他母親一面,那掌管的人覺得他很有孝心嘛,臨死了還要見母親一面,就讓他見面。結果他跟他媽媽講,他說:『媽媽,我從小喝你的奶長大的,現在我快死了,我只有一個要求,我想再吃一口奶水。』他媽媽說:『這個很容易啊,(雖然)別的做不到啊。』然後就給奶他喝,那個犯人就一口把他媽媽的奶頭咬斷了。他說:『都是你對我太好了,我今天才會這樣。』 小孩做壞事,就是媽媽沒有好好教他。我們很多事情,要想得比較深遠,要考慮的比較深入,還要太粗淺。 那曾仕強的這種說法,在經典里有依據嗎?有的。
14.8.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12.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以上兩章告訴我們,『愛』與其說是倫常,不如說是情感,情感雖然是人文倫理的成因之一,但要形成倫理,就得具體到行為上。孔子說,愛他,就要讓他體驗勞作,以積累生活經驗。又說,愛之惡之,情感傾刻相反,若非行為明辨,人們就必然陷入迷惑之中。足見不管是愛,還是惡,都要在言行上,發而皆中節地體現在生活中,再以生活結果辨證言行是否真的做到了中庸。
12.11.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以上一章又告訴我們,父子之間是有着特定的義理的,這種義理雖然由於血緣情感而構建,但不受具體情感(具體某個家庭里的父母子女的情感)影響,而是平常化了的行為規範,即子女孝順父母,父母慈愛子女,這種孝順和慈愛,最終都要體現在生活上,不管父母還是子女,都能得到良好的生存條件(即『有粟』且『得而食諸』)。 如果父母對子女的愛,卻最終導致子女失去生存的基礎(如禮法、技能上),那麼,這還是慈愛嗎?所以,慈愛要在技能上多『勞』之,在禮法上多教導父子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