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貞觀政要】卷40慎終詩解3非行之難終之斯難仁義儉約漸終始不渝題文詩:
貞觀十三,年魏徵恐,太宗不能,克終儉約,
近歲頗好,奢縱諫曰:臣觀自古,帝王受圖,
定鼎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故其真情,
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淳樸,
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忠良,而鄙邪佞;
言制度也,則絕奢靡,而崇儉約;談物產也,
則重谷帛,而賤珍奇.受命初皆,遵以成治;
稍安後多,反之敗俗.其故何哉?豈不以居,
萬乘之尊,有四海富,出言而莫,己逆所為,
而人必從,公道溺於,私情禮虧,於嗜欲故?
古語有曰:非知之難,行之為難;非行之難,
終之斯難.所言信矣.伏惟陛下,年甫弱冠,
大拯橫流,削平區宇,肇開帝業.貞觀之初,
時方克壯,抑損嗜欲,躬行節儉,內外康寧,
遂臻至治.論功則湯,武不足方,語德則堯,
舜未為遠.臣居左右,十有餘年,每侍帷幄,
屢奉明旨.常許仁義,之道守之,而不可失;
儉約之志,終始不渝.一言興邦,斯之謂也.
德音在耳,敢忘之乎?頃年以來,稍乖曩志,
敦樸之理,漸不克終.謹以所聞,列之於左.
【原文】
貞觀十三年,魏徵恐太宗不能克終儉約,近歲頗好奢縱,上疏諫曰:
臣觀自古帝王受圖定鼎①,皆欲傳之萬代,貽厥孫謀。故其垂拱岩廊②,布政天下。其語道也,必先淳樸而抑浮華;其論人也,必貴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則絕奢靡而崇儉約;談物產也,則重谷帛而賤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後,多反之而敗俗。其故何哉?豈不以居萬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為而人必從,公道溺於私情,禮節虧於嗜欲故也?語曰:『非知之難,行之為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所言信矣。
【注釋】
①受圖定鼎:意謂承受天命,建都開國,登上皇位。
②岩廊:原指高峻之廊,後多用為朝廷之稱。
【譯文】
貞觀十三年,魏徵擔心唐太宗不能將克勤克儉的政務作風堅持到底,近年來很愛鋪張,於是向唐太宗呈上了一篇奏疏:
我發現,歷朝歷代的帝王奉天承運,創下基業之後,都希望將帝業傳至千秋萬代,所以他們崇尚無為而治,以德治天下。他們對語言的要求是崇尚樸實而棄絕浮華;論人,則重用忠臣良將,鄙視奸佞小人;制度上,杜絕奢侈崇尚儉約;談物產,重視穀物棉帛,輕視奇珍異寶。他們在治國初期,都能遵守這些條款,可是國家稍一安定,就開始違背初衷,傷風敗俗。這是為什麼呢?這難道不是因為君王乃萬民之尊,富有天下,他說的話沒有誰敢違抗,他的意願人人必須依從,從而使公道被私情隱溺,禮節被嗜欲所淹沒而造成的嗎?古語說:『知並不難,難的是行;行也不難,難的是善終。』說得太正確了。
【原文】
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橫流,削平區宇①,肇開帝業。貞觀之初,時方克壯,抑損嗜欲,躬行節儉,內外康寧,遂臻至治。論功則湯、武不足方,語德則堯、舜未為遠。臣自擢居左右,十有餘年,每侍帷幄,屢奉明旨。常許仁義之道,守之而不失;儉約之志,終始而不渝。一言興邦,斯之謂也。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頃年以來,稍乖曩志②,敦樸之理,漸不克終。謹以所聞,列之於左:
【注釋】
①區宇:疆土,境域。
②曩(nǎnɡ)志:以往的志向。
【譯文】
想起陛下二十歲就在風雲變幻的亂世中力挽狂瀾,威震四方,創下了帝王的基業。貞觀初年,天下初定時,陛下能克服自己的嗜好私慾,克勤克儉,身體力行,致使國泰民安,達到至治。論武功,則商湯、周武王都無法與你相比,若論仁德,你與古代堯、舜等明君相差不遠。我在陛下身邊做官已經十多年了,常常在帷幄之中接受陛下聖明的旨意。陛下時常告誡臣下要堅守仁義之道,不可喪失;保持節儉的習慣,不可改變。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起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陛下的聖德之音至今仍在我耳邊時時響起,臣怎敢忘記呢?但是這幾年來,陛下稍稍偏離了以往的志向,敦厚淳樸的風氣沒能自始至終地保持下來。現在我謹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列在下面,以備陛下參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