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2|回覆: 0

[其他] 【晏子春秋】卷7外篇(上)詩解24景公稱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辭不受25 景公使梁丘據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辭不受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1-29 22:1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晏子春秋】卷7外篇(上)詩解24景公稱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辭不受25景公使梁丘據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辭不受
題文詩:
景公謂曰:昔吾先君,桓公賜予,管仲狐谷,
其縣十七,著之於帛,申之以策,通之諸侯,
以為其子,孫賞邑也;吾不足以,封爾先君,
今賞子邑,通之子孫.晏子辭曰:昔聖王論,
功而賞賢,賢者得之,不肖失之,御德修禮,
無有荒怠.今事君而,免於罪者,其子孫奚,
宜與之焉?若為齊國,大夫也者,必有賞邑,
齊君何以,共社稷與,諸侯幣帛?嬰請辭之.
遂不受也.公賜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
其貲千金,使梁丘據,致之晏子,辭而不受,
三反公曰:吾有此二,將欲服之,夫子不受,
吾不敢服;與其閉而,藏之豈如,弊之身乎?
晏子曰君,就賜使嬰,修百官政,君服之上,
而使嬰服,之於下不,可以為教.固辭不受.

【原文】
景公稱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辭不受第二十四〔1〕

  景公謂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與谷,其縣十七,着之於帛〔2〕,申之以策,通之諸侯〔3〕,以為其子孫賞邑。寡人不足以辱而先君〔4〕,今為夫子賞邑,通之子孫。』晏子辭曰:『昔聖王論功而賞賢,賢者得之,不肖者失之,御德修禮,無有荒怠。今事君而免於罪者,其子孫奚宜與焉?若為齊國大夫者必有賞邑,則齊君何以共其社稷與諸侯幣帛〔5〕?嬰請辭。』遂不受。
【注釋】
  〔1〕 盧文弨云:「元刻末注云:『此章與景公致千金而晏子固不受、使田無宇致封邑晏子辭章旨悉同,而辭少異,故着於此篇。』」
  〔2〕 則虞案:活字本誤「干」。
  〔3〕 則虞案:「通」與左成七年傳「通吳與晉」之「通」義同。
  〔4〕 盧文弨云:「三字疑。」◎則虞案:凡封邑皆以遺之子孫,非身受也。故雜下第十九晏子辭曰:「惡有不肖父為不肖子為封邑以敗其君之政者乎?」今言「不足以辱而先君」者,景公謙言不足以封汝之父,以蔭汝之身。「而」「汝」通,「先君」指晏子之先人也。
  〔5〕 蘇時學云:「『共』與『供』同。」
【原文】
景公使梁丘據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辭不受第二十五〔1〕

  景公賜晏子狐之白裘〔2〕,元豹之茈〔3〕,其貲千金〔4〕,使梁丘據致之。晏子辭而不受,三反〔5〕。公曰:「寡人有此二,將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與其閉藏之,豈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賜,使嬰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嬰服之於下〔6〕,不可以為教〔7〕。」固辭而不受。
【譯文】
    景公賞賜晏子白狐大衣,美麗的花紋,價值千金,派梁丘據送給(晏子),晏子推辭不接受,如此三次。景公說:『我有這樣的衣服兩件,想讓你穿它,現在先生不接受,我也不敢穿啊。與其把它放起來,怎麼比得上把它穿在身上呢?』晏子說:『您的恩賜,讓我修習百官的政事,您在上面穿(這件衣服),而讓我在下面穿(這件衣服),不可以把這作為教材啊。』堅決的推辭不接受。

【注釋】
  〔1〕 盧文弨云:「元刻末注云:『此章與景公使梁丘據遺之車馬三返不受章旨同而事少異,故着於此篇。』」◎則虞案:目錄作「千金衣裘」。
  〔2〕 孫星衍云:「墨子親士篇:『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盧文弨云:「『之白』疑倒。」◎則虞案:御覽六百九十四引無「之」字,指海本作「狐白之裘」。
  〔3〕 孫星衍云:「未詳。『茈』為染草,疑毛之有紫色者。」◎于鬯云:「『茈』,蓋本作『芘』,『芘』者,『紕』之借字也。爾雅釋言:『紕,飾也。』廣雅釋詁云:『紕,緣也。』此承上『狐白之裘』言之(今作『狐之白裘』,黃元同大令校勘云:『當作「狐白之裘」』),謂狐白之裘以元豹之皮為緣飾也。緣飾即在裘上,實止言一裘耳。故下文『公曰寡人有此二』,謂有此裘二:一以賜晏子,一以自服也。此非謂狐白之裘之外又別有元豹之茈也。『茈』與『紕』,論音實亦可通,特讀『茈』為『紕』,與讀『芘』為『紕』,假借之例有遠近耳。故疑『茈』為『芘』之誤也。山海南山經云『洵水其中多芘蠃』,郭璞注云:『紫色螺。』朱駿聲說文通訓云:『芘,當為茈之誤。』然則此『芘』之誤為『茈』,猶彼『茈』之誤為『芘』矣。」◎劉師培校補云:「『茈』疑同『眥』。爾雅釋器云:『衣眥謂之襟。』淮南齊俗訓云:『隅眥之制。』義詳諫下篇雜誌。此言狐白之裘以豹皮斜飾其襟眥,猶禮記玉藻所謂『裼』也。」

  〔4〕 則虞案:御覽六百九十四「貲」作「貿」。

  〔5〕 孫星衍云:「一本作『返』。」

  〔6〕 則虞案:御覽六百九十四引無「於」字。

  〔7〕 黃以周云:「謂狐白裘乃人君之上服,非臣下所得服也。記曰:『君衣狐白裘。』疏家謂大夫得衣狐白,與此違,不足信。」◎蘇輿云:「此言君服此裘於上,臣復服此裘於下,則是同君,恐奢侈之民皆從而效之。故云『不可為教』。上篇『今駱馬乘車,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云云,義正同此。黃說稍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