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鹽鐵論】卷13園池詩解大夫:園池總利以助貢賦文學:設機利與民爭薦草與賈爭利
題文詩:
大夫又曰:諸侯者以,封國為家,其憂在內.
天子者以,八極為境,其慮在外.故宇小者,
用菲而功,巨者用大.是以縣官,開園池總,
山海致利,以助貢賦,並修溝渠,立諸農事,
廣田畜牧,盛其苑囿.太僕水衡,少府大農,
歲課諸入,田牧之利,池籞之假,以及北邊,
置任田官,以贍諸用,而猶未足.今欲罷之,
是絕其源,塞杜其流,上下俱殫,睏乏之應,
雖好省事,節用如之,何其可也?文學對曰:
古者制地,足以養民,足以承上.千乘之國,
百里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而贍其欲.
秦兼萬國,有四海富,而意不贍,非宇小而,
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孟子語曰:
廚有腐肉,國有饑民,廄有肥馬,路有餒人.
今養狗馬,蟲獸之食,豈特腐肉,肥馬費哉!
無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變,無功衣食,
縣官者眾,故上不足,而下睏乏.今不減除,
其本而欲,贍其末而,設機利造,田畜與民,
爭薦草與,商賈爭利,此非所以,明主德而,
相國家也.男耕女績,天下大業.故古者分,
地而處之,制田畝而,事之是以,業無不食,
之地國無,乏作之民,今縣官之,多張苑囿,
公田池澤,公家有鄣,假之名而,利歸權家.
三輔迫近,華山黃河,地狹人眾,四方並湊,
粟米薪菜,不能相贍.公田轉假,桑榆菜果,
不得以殖,地力不盡.愚以為非.先帝之開,
苑囿池籞,可賦歸之,於民縣官,租稅而已.
假稅殊名,其實一也.夫能如是,匹夫之力,
盡於南畝,匹婦之力,盡力麻枲.田野得辟,
麻枲治則,上下俱衍,何有睏乏?大夫於是,
默然視其,丞相御史.治國有常,利民為本.
本立道生,廣開財源,富民利民,賦稅自致.
【題解】園池包括山川園池,是屬於最高統治階層的私房財富。它的規模大,而且遍布全國各地,又不納入國家賦稅之中;因此,園池的收入,是一筆很大的數字,連國家的賦稅,也不能與之比擬。這筆收入,除了為抗擊侵擾的戰爭提供經費外,對鞏固封建中央集權制,也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學的爭園池,除了破壞抗擊侵擾之外,還想把園池奪歸豪民手中,以造成混亂局面。桑弘羊則堅持『如之何其可』的寸步不讓的嚴峻態度,堅決主張政治、經濟力量集中於中央政權。
【原文】
大夫曰:諸侯以國為家,其憂在內。天子以八極為境,其慮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縣官開園池,總山海,致利以助貢賦,修溝渠,立諸農,廣田牧,盛苑囿。太僕、水衡、少府、大農、歲課諸入田牧之利,池籞之假,及北邊置任田官,以贍諸用,而猶未足。今欲罷之,絕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殫,睏乏之應也,雖好省事節用,如之何其可也?
【注釋】八極:八方極遠的地方。這裡指全國的疆域而言。
宇:上下四方。這裡指管轄的地方。
諸農:指大司農屬官。
『牧』原作『收』,今據王先謙說校改。
苑囿:飼養禽畜、種植樹木的園子。苑有牆,囿無牆。
池籞(y))之假:池籞,池,水塘。籞,禁苑。(用竹籬笆圍繞起來,禁止人民入內),假,指園池出租所得的稅收。
及北邊置任田官,原重『任』字,今據盧文弨說刪。田官:屯田官。
殫:枯竭,盡。
【譯文】大夫說:諸侯以封國為家,所擔心的是內憂。天子以八方遠地為界,所擔心的是外患。所以國家的領土狹小的,所需的財用就少,事情繁多的,需要的財用就大。所以朝廷開闢園池,統一管理山海,把所得到的財利用來補助徵稅的不足,並興修水利,廣泛發展農、林、畜牧業。太僕、水衡、少府、大司農等官吏,每年把各項賦稅收上來,包括農業、畜牧業的賦稅,園池的租稅,加上設置在北部邊疆管理農業的官員收入的賦稅,以此供給各方面的支出,這樣還感到不充足。現在你們要廢除這些制度,這就斷絕了收入的來源,堵塞了稅收的渠道,使上而朝廷、下而百姓的財用全部枯竭,造成貧困。你們雖然喜歡少做事情,節約費用,但這種做法怎麼能行呢?
【原文】
文學曰:古者制地足以養民(1),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國,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贍其欲。秦兼萬國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贍,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2)。語曰:『廚有腐肉,國有饑民,廄有肥馬,路有■人(3)。』今狗馬之養,蟲獸之食,豈特腐肉肥馬之費哉(4)!無用之官,不急之作,服淫侈之變,無功而衣食縣官者眾,是以上不足而下睏乏也。今不減除其本而欲贍其末,設機利,造田畜,與百姓爭薦草(5),與商賈爭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國家也。夫男耕女績,天下之大業也。故古者分地而處之,制田畝而事之(6)。是以業無不食之地,國無乏作之民,今縣官之多張苑囿(7)、公田、池澤,公家有鄣假之名(8),而利歸權家。三輔迫近於山、河(9),地狹人眾,四方並湊,粟米薪菜,不能相贍。公田轉假,桑榆菜果不殖,地力不盡。愚以為非。先帝之開苑囿池籞,可賦歸之於民,縣官租稅而已。假稅殊名,其實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盡於南畝,匹婦之力,盡力麻枲(10)。田野辟,麻枲治,則上下俱衍(11),何睏乏之有矣?大夫默然,視其丞相、御史。
【注釋】(1)制地:按照規定分配給農民土地。這裡指井田制度。
(2)『嗜』原作『者』。【御覽】三六引作『嗜』,今據改正。『嗜』原作『耆』,與『者』形近,因而致訛。
(3)文本【孟子·梁惠王篇】上,而字句略有不同。『餧(wei)同『餒』,飢餓。(4)『肥馬』原作『秣馬』。此句『腐肉肥馬』俱承上文『廚有腐肉,。。廄有肥馬』而言,不能一承一不承,今為改正。
(5)薦草:茂盛的牧草。
(6)『制』原作『利』,今據郭沫若說改正。
(7)王先謙認為:『之』字為衍文。
(8)鄣假:『鄣』同『障』,遮蔽。這裡指國家控制出租的山澤田園。
(9)三輔:西漢時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合稱為三輔。山河:山,指華山。河,指黃河。
(10)麻枲(xi):枲,大麻的雄株,只開雄花,不結果實。這裡指紡織。
(11)(11)衍:富足。
【譯文】文學說:古時候實行井田制足以養活百姓,百姓足以供奉天子。諸侯有千輛戰車,方圓百里的土地,公、侯、伯、子、男的要求和欲望,也都可以得到充分滿足。秦朝兼併了各國的土地,有天下的財富,但還感到供應不足,並不是它的地方小而用得少,而是貪得無厭,百姓不堪忍受它的苛刻要求。有道是:『廚房裡有腐爛的肉,國內有飢餓的百姓,馬棚里有肥壯的馬匹,路旁有挨餓的人。』現在國家飼養狗馬奇蟲猛獸,它們吃的東西,難道僅僅是腐爛的肉和養馬的費用嗎?國家設置沒有用的官吏,做一些不急需的事情,使風氣變得奢侈腐化起來,沒有功勞而享受着朝廷的俸祿的人很多,因此造成朝廷費用不足,百姓貧困。現在不從根本上解決,反而想從枝節上做文章,設立鹽、鐵官營,發展林、畜牧業,這不是發揚君主的仁德和輔助國家的辦法。男子耕田,女人織布,這是天下的根本大業。
所以古時候的土地用分封的辦法來管理,按照井田制行事。因此,國家沒有不產糧的土地,也沒有無事做的百姓。現在朝廷開設了許多苑囿、公田、池澤,朝廷有出租收稅的虛名,實際上財利都落到官吏手裡。三輔地區靠着華山、黃河,地少人多,四面八方的人都匯集在這裡,造成糧食、柴禾、蔬菜都供不應求。出租的公田、桑樹、榆樹、蔬菜、果木都不能種植,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我們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主張把武帝所開設的園林池塘,分給百姓(指豪民),朝廷只是徵稅就行了。這樣,只是租稅和賦稅名稱不一樣,國家都可以收得財稅。要是這樣,男人可以盡力種田,婦女可以盡力紡織。荒田得到開闢,麻絲得到紡織,朝廷百姓部富足有餘,哪裡還會有貧困呢?大夫默不作聲,眼睜睜地看着丞相、御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