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9|回覆: 0

[其他] 【鹽鐵論】卷18毀學詩解1大夫:貧賤好義懷枉言正文學:無德有祿若蹈坎阱食於懸門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2-9 16:4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鹽鐵論】卷18毀學詩解1大夫:貧賤好義懷枉言正文學:無德有祿若蹈坎阱食於懸門
題文詩:
大夫曰夫,懷枉言正,自托無欲,而實不從,

此非士情?昔李斯與,包丘子事,荀卿既而,

李斯入秦,遂取三公,據萬乘權,以制海內,

功侔伊望,名巨泰山;而包丘子,不免之於,

瓮牖蒿廬,如潦歲蛙,口非不眾,然卒死於,

溝壑而已.今內無養,外無以稱,貧賤好義,

雖言仁義,亦不足貴.文學曰方,李斯相秦,

始皇任之,人臣無二,然而荀卿,為之不食,

睹其罹不,測之禍也.包丘子雖,飯麻蓬藜,

修道白屋,下樂其志,而安之如,廣廈芻豢,

無赫赫勢,無戚戚憂.晉獻垂棘,非不美也,

宮之奇乃,見之而嘆,知荀息之,欲圖之也.

智伯之富,比於三晉,非不盛然,不知襄子,

之謀之也.季孫狐貉,非不麗而,不知魯君,

之患之故,晉獻以寶,馬釣虞虢,襄子以城,

壞誘智伯.故智伯身,禽於趙而,虞虢卒於,

並之於晉,以其務得,不顧其後,貪土地而,

利寶馬也.孔子有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今在位者,見利不虞,其害貪得,不顧廉恥,

以利易身,以財易死.無仁義德,有富貴祿,

若蹈坎阱,食於懸門,之下也此,李斯所以,

伏五刑也.南方有鳥,名鵷鵮非,竹實不食,

醴泉不飲,飛過泰山,泰山之鴟,俛啄腐鼠,

仰見鵷鵮,而嚇之今,公卿以其,富貴笑儒,

為之常行,豈不得無,若泰山鴟,嚇鵷鵮乎?

【題解】這篇辯論,題目叫『毀學』,辯論的目標在於李斯,其原因在於李斯的『毀學』——他向秦始皇提出建議,不准收藏和傳播儒書。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採取了焚書的堅決措施。後來儒生們出來反對,這才發生『坑儒』事件。文學在鹽、鐵會議上攻擊李斯『毀學』,而大夫則高度讚揚了李斯『功侔伊、望,名巨泰山』。這充分表現了兩派觀點的不可調和性。

  【原文】

  大夫曰:夫懷枉而言正,自托於無欲而實不從,此非士之情也?昔李斯與包丘子俱事荀卿,既而李斯入秦,遂取三公,據萬乘之權以制海內,功侔伊、望,名巨泰山;而包丘子不免於瓮牖蒿廬,如潦歲之蛙,口非不眾也,然卒死於溝壑而已。今內無以養,外無以稱,貧賤而好義,雖言仁義,亦不足貴者也。

  【注釋】『此非』原作『非此』,今據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乙正。
  李斯:戰國時楚上蔡人,荀況的學生。他入秦後,幫助秦始皇統一了天下,廢封建,立郡縣,徙豪強,銷兵器,修弛道,同文書,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始皇死後,他誤聽陰謀家趙高之計,矯詔殺害了扶蘇,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不久,他自己也被趙高殺害了。見【史記·李斯列傳】。包丘子:又名浮丘伯,亦作『鮑丘』,秦末漢初的儒生,曾與李斯一起求學於荀況。荀卿:即荀況,戰國末趙人。漢人避漢宣帝諱,稱為孫卿。
  侔(m¥u):相當。伊、望:伊尹和呂望(姜太公)。
  瓮牖(y%u):以破瓮做窗戶,形容房屋簡陋。蒿廬:簡陋的草房。陸賈【新語·資質篇】:『鮑丘之德行,非不高於李斯、趙高也,然伏隱於蒿廬之下,而不錄於世,利口之臣害之也。』當即此文所本。
  潦歲:多雨水的災年。
  此句疑當作『雖好言仁義』。【史記·貨殖傳】:『無岩處奇士之行,而長貧賤,好語仁義,亦足羞也。』即此文所本。

 【譯文】大夫說:心懷鬼胎而滿嘴仁義道德,自稱沒有私慾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這難道不是你們的真實情況嗎?從前李斯和包丘子同在荀況門下學習,後來李斯到了秦國,很快當上了宰相,他掌握國家大權,治理天下,功勞可與伊尹、姜太公相比,名聲比泰山還高;而包丘子卻貧困潦倒,住在破草棚里,像災年的蛤蟆一樣,叫喊得不是不厲害,然而終於死在水溝里。現在你們在家不能養活父母妻子,在社會上沒有名望,貧賤卻喜歡談論禮義,雖然滿嘴仁義,也是不算可貴的。

  【原文】

  文學曰:方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無二,然而荀卿謂之不食(1),睹其罹不測之禍也(2)。包丘子飯麻蓬藜(3),修道白屋之下(4),樂其志,安之於廣廈芻豢(5),無赫赫之勢,亦無戚戚之憂(6)。夫晉獻垂棘(7),非不美也,宮之奇見之而嘆,知荀息之圖之也。智伯富有三晉,非不盛也,然不知襄子之謀之也。季孫之狐貉,非不麗也,而不知魯君之患之也。故晉獻以寶馬釣虞、虢,襄子以城壞誘智伯(8)。故智伯身禽於趙(9),而虞、虢卒於並晉,以其務得不顧其後,貪土地而利寶馬也。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0)。』今之在位者,見利不虞害,貪得不顧恥,以利易身,以財易死。無仁義之德而有富貴之祿,若蹈坎阱,食於懸門之下(11),此李斯之所以伏五刑也(12)。南方有鳥名鵷鵮,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飛過泰山,泰山之鴟俛啄腐鼠,仰見鵷鵮而嚇(13)。今公卿以其富貴笑儒者,為之常行(14),得無若泰山鴟嚇鵷鵮乎?
  【注釋】(1)『謂』、『為』古通用。不食:指吃不下飯。
  (2)罹(l0):遭受。
  (3)飯麻:麻,當作『糜』,粥。飯糜,以粥為食。蓬藜:是兩種野草,即上文之『蒿廬』,謂貧賤者之居。
  (4)白屋:用白茅所蓋的房子。
  (5)『於』猶『如』也,見王引之【經傳釋詞】。
  (6)戚戚:憂懼的樣子。
  (7)晉獻垂棘:春秋時晉獻公為攻打虢國和虞國,先派荀息將垂棘之璧和一匹良馬送給虞國國君,請求借路去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虞君不要答應,指出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鄰邦,唇亡則齒寒。虞君不聽,宮之奇就帶全族出走了。不久,晉滅虢,回軍又滅了虞。事見【左傳·僖公二年】。
  (8)襄子以城壞誘智伯:智伯,春秋末、戰國初晉六卿之一,名瑤,勢強益驕。他強迫韓、趙魏割城給他,韓、魏獻了城。趙襄子卻不肯,智伯怒,遂率韓、魏合攻趙。趙襄子奔到晉陽,智伯引汾水灌晉陽。後來趙與韓、魏密謀聯合,裡應外合消滅了智伯,共分其地,建立了韓、趙、魏三個國家。事見【史記·趙世家】。
  (9)禽:通『擒』。
  (10)文見【論語·衛靈公篇】。
  (11)懸門:吊在空中的一種沉重的能上下開閉的閘門。
  (12)五刑,五種刑罰。古代刑法規定:當三族者,都先在鼻子上刺字,再斬去左右腳趾,再用竹板打死,再砍掉腦袋,最後把全身骨肉剁成肉醬,放到集市中去示眾。見【漢書·刑法志】。李斯就是具五刑而死的。見【史記·秦始皇本紀】及【李斯列傳】。
  (13)文見【莊子·秋水篇】。鵷鵮(yuanqian ):古代傳說中一種像鳳凰的鳥。醴泉:甘美的泉水。鴟(chi):貓頭鷹。
  (14)姚范曰:『'為」字衍。』陳遵默曰:『'為」讀為『'謂」。』郭沫若認為:『之』猶『其』。

【譯文】文學說:當李斯做秦國的宰相時,秦始皇重用他,大臣中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然而荀卿卻預見到李斯將要遭到不測之禍,因而替他擔心,飯也吃不下去。包丘子雖然以粥為食,茅屋為家,住在草房中修身養性,對自己的志向卻滿懷信心,如同那些住在高大的房子裡,吃着豐盛的肉食的人一樣安然自處。雖然沒有顯赫的權勢,但也不用憂心忡忡。晉獻公的『垂棘』之璧,不是不美,宮之奇見了卻為之嘆息,知道了荀息的企圖。智伯的財富比韓、魏、趙三家都多,不是不強盛,然而卻不知道趙襄子將要算計他。季孫的狐貉皮襖,不是不華麗,然而卻不知道魯君就要陷害他。過去晉獻公用寶馬來引誘虞、虢,趙襄子破壞晉城來誘騙智伯。所以智伯被趙所擒,而虞國、虢國終於被晉國吞併,都是因為他們只想得到東西而不考慮後果,貪得土地和寶馬的緣故。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打算,必然要災禍臨頭。』現在為政的,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後患,貪得財利而不顧羞恥,必然為利害身,為財喪命。沒有仁義道德而享有富貴俸祿的人,就好像踩在陷阱上、站在閘門下吃飯一樣危險,這就是李斯之所以具五刑而死的原因。南方有種鳥叫鵷鵮,不是竹實它不吃,不是甘泉它不喝,當它飛過泰山時,正好有隻貓頭鷹在低頭吃一隻腐臭的老鼠,貓頭鷹抬頭看見了鵷鵮,就憤怒地嚇唬鵷鵮。今天,大夫以自己的富貴來恥笑儒生,這是你們習以為常的做法,豈不是像泰山的貓頭鷹嚇唬鵷鵮一樣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