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求學,才能有所成就?
怎樣求學,才能有所成就? 為什麼很多人學習有障礙?【大學】中說:『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大道必須以忠信、誠敬之心學習,才能獲得。如果自己很傲慢,還看老師的缺點,驕慢心生起來就學不到東西。所以古人說,如果面對一位好老師,但是一個學生觀老師的過失,一定不會學有成就。有句話很有味道:『你的眼裡全是菩薩,說明你也是菩薩;你的眼裡全是聖賢,說明你也是聖賢;你的眼裡全是凡夫俗子,說明你也是凡夫俗子。』這就叫做『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古人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麼千分誠敬就得千分利益,沒有誠敬就獲得不到利益。即使這個人是凡人,你把他當成聖賢看待,那麼從他身上所得到的就是從聖賢身上得到的利益;如果這個人是聖賢人,你卻把他當成凡夫俗子看待,即使孔子在面前,對你也沒有幫助。 所以,為什麼同在一個地方修學,有的人提升很快,而有的人卻沒有提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自己的心不同、態度不一樣。 曾子說:『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重點是忠信。忠信是學習的要點,也是傳授生徒的要點。【大學】中的『忠信以得之』,【論語】中的『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都是講忠信的態度對於人們求學至關重要。 『力行近乎仁』,學不僅是學知識、道理,還要在生活中落實,身體力行。所以【論語】開篇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如果僅僅是學習知識、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沒有力行,就不會體會到學習的喜悅。比如,顏淵被孔子稱為好學,好學的結果是什麼?『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淵的物質條件很簡單,吃飯沒有飯碗,喝水沒有杯子,住在簡陋的巷子裡,別人都覺得顏淵太艱苦了,都忍受不了,但顏淵卻『樂在其中』,顏淵樂在何處?一般人從來沒有達到過那種境界,體會不到顏淵的樂,還對他妄加批判。這就像聖賢人站在二十層樓,自己站在兩層樓,體會不到、看不到聖賢的境界,還要把聖賢人從二十層樓拉回到兩層樓,說:『你所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境界。』顏淵樂在道中,他學道並且把孔子的教誨在生活中力行,所以感覺到非常喜悅。 『悅』和『樂』是不一樣的。『悅』是從內心裡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湧出的喜悅。古人也說『禪悅為食』,坐禪的人有這種體會,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喜悅。而這種喜悅不是靠外在的條件獲得的。現在人說的『樂』,都是靠外在的刺激獲得的一時的感官享受。比如,打高爾夫球、和朋友聚餐、唱卡拉OK、打牌等,世間人看來非常樂。但是一旦外在的條件沒有了,就會感覺空虛。所以,這種『樂』是靠外在的刺激得來的,一旦刺激的條件沒有了,樂就失去了。 學道的人得到的喜悅不需要外在的條件,而是從內心源源不斷地湧出來的。一個人學道如果能夠體會到這種喜悅,他就幾乎不會再退轉,因為世間的快樂和這種喜悅難以相提並論。這說明,學習要去力行才能有喜悅。所以,要提倡『學儒』而不是搞『儒學』。『學儒』和『儒學』有什麼不同?【中庸】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全都具備就叫做『學儒』。如果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但是把『篤行之』去掉,沒有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只是把儒家的學問作為寫文章的資料、評職稱的資本、講課的素材,只是為了獲得世間的名譽。比如,現在有的博士生寫儒家方面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還有的可以因此評上教授、博導,但是卻把儒家的教誨看得和自己的生活毫不相關,也沒有在生活中力行,自己也並沒有從中受益,連【弟子規】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做到,不知道最起碼的禮,如何與人相處、交往都不知道,所以走到哪裡處處受障礙。【論語】中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自己不僅沒有體會到聖賢人的教誨,而且走到哪裡都與人產生矛盾、衝突,甚至生起對立的心,哪裡能夠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受呢?自己所學的和生活毫不相關,甚至還有很多所謂『學儒』的人經常處於煩惱、痛苦之中。 學儒,首先要把『五倫』關係維護好。『父子有親』,父母是否盡到教育兒女的責任,兒女是否盡心盡力地孝敬父母。『君臣有義』,領導是否仁愛、關心下屬,下屬是否竭盡全力完成領導交待的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夫婦有別』,丈夫要有恩義、道義、情義,妻子能夠以美好的德行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兄友弟恭』,兄長是否友愛幫助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是否對兄長恭敬。『朋友有信』,與朋友交往時是否做到言出必行、誠實守信。人要從『五倫』關係中反省自己學得怎麼樣?『五倫』關係中哪一倫自己處理得很好、令人滿意?如果哪一倫都沒有處理好,學儒就白學了。所以,一定不要把『學儒』變成『儒學』。 歷史上有一個典故。白居易在做杭州太守時,向鳥窠禪師請教,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麼?鳥窠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也是飽讀詩書之人,對儒家的經典很通達,他覺得這句話太簡單了,說:『三歲小孩都知道。』意思是說,你講的這些道理,包括【論語】中所講的道理都非常淺顯易懂,甚至三歲小孩都學過,也能說得出來。鳥窠禪師看出白居易有些傲慢,說:『八十老翁做不得。』三歲孩童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八十歲的老翁還不見得能落實在生活中。所以,『儒學』也被稱為『實學』,是實實在在的學問,而不是一味地談玄說妙。力行才能『近乎仁』,才能把仁愛之心引發出來。比如,自己每天都講習,每天學習【論語】,朝着聖賢的方向努力,逐漸地就能達到仁。這都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 古人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為什麼要讀聖賢書?就是要變化自己的氣質,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當然,轉變的過程也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不是像上上根性的人那樣『一聞千悟』。曾子為人們示現的也是漸學而成賢的過程,因為曾子很魯鈍。當然,魯鈍對於現在人來說已經是上根人了,比如神秀大師,也屬於上根人。神秀大師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曾子在這裡所用的功夫一樣,每天反省自己,有過失就要拂拭掉,不要讓心惹上塵埃、被污染,這是上根人用功的方法。慧能大師是上上根人,不用這樣用功,能夠一聞千悟,聽五祖講【金剛經】,還沒聽完就能夠開悟。慧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實,心是妄心,前念滅後念生,速度非常快,讓自己誤以為有一個心,其實本來沒有這個東西,怎麼能惹得上塵埃?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講,不能夠契入,所以要向曾子學習,『時時勤拂拭』,每天反省自己的過失。 『知恥近乎勇』,人為什麼要反省?反省就是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進而改正過失,這就叫做『知恥近乎勇』。勇,勇於改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們不是生而知之,並非生下來就是聖賢人,哪個人不會犯錯?既然犯了錯,就已經是過去式,沒有必要糾纏,只要後面能夠改過就可以了,不要在一個地方跌倒兩次。『不貳過』,就是成聖成賢的道路。如果一個人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並改正過失,那麼沒有什麼善比這個善更大的了,所以說『善莫大焉』。特別是以前作惡的人,現在能夠改過,大家看到他都能生起信心,說:這個人以前作惡多端、驕奢淫逸,他都能夠學習傳統文化、力行【弟子規】,改過自新,我們也一定能夠改。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為堯舜』。 所以,自己不要自卑,不要不自信、不自愛。『人皆可以為堯舜』,為什麼自己不能?孟子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既然舜能夠做到,自己通過努力學習也能夠做到。這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