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論衡】卷37效力篇詩解1儒生博達疏通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博觀覽今則為文儒 題文詩:
程才量知,之篇徒言,知學而未,言才力也. 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文吏者以,理事為力, 而儒生以,學問為力.或問楊雄,曰力者能, 扛鴻鼎揭,華旗知德,亦有之乎?答曰百人. 夫智德百,人者方與,彼扛鴻鼎,揭華旗者, 為料敵也.壯士力多,扛鼎揭旗;儒生力多, 博達疏通.故博達通,儒生之力;舉重拔堅, 壯士之力.尚書梓材,有曰強人,有王開賢, 厥率化民.此言賢壯,強於禮義,故能開賢, 其率化民.化須禮義,禮須文章.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能學文有,力之驗也.問曰說一. 經之儒可.謂有力者?曰非有力.陳留郡之, 龐少都每,薦諸生吏,常曰王甲,才能百人. 太守非其,才能不答.少都更曰:言之尚少, 王甲才能,超百萬人.太守怒曰:親吏妄言! 少都乃曰:文吏不通,一經一文,不調師言, 儒生能說,百萬章句,非才知超,百萬人乎? 太守無應.少都之言,實也然猶,未也何則? 諸生能傳,百萬言不,能覽古今,守信師法, 雖辭說多,終不為博.殷周以前,頗載六經, 此儒生所,不能說也.秦漢之事,儒生不見, 力劣不覽.周監二代,漢監周秦,周秦以來, 儒生不知,漢欲觀覽,儒生無力.假使儒生, 博觀覽今,則為文儒.文儒者力,多於儒生, 如少都言.文儒才能,千萬人矣.文以傳情, 字以達意,文傳千古,情通古今,古今一情.
【原文】
37·1【程才】、【量知】之篇,徒言知學,未言才力也。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文吏以理事為力,而儒生以學問為力。或問楊子云曰(1):『力能扛鴻鼎、揭華旗(2),知德亦有之乎(3)?』答曰:『百人矣。』夫知德百人者,與彼扛鴻鼎、揭華旗者為料敵也。夫壯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達疏通。故博達疏通,儒生之力也;舉重拔堅(4),壯士之力也。【梓材】曰:『強人有王開賢(5),厥率化民(6)。』此言賢人亦壯強於禮義,故能開賢,其率化民。化民須禮義,禮義須文章。行有餘力,則以學文(7)。能學文,有力之驗也。
【注釋】
(1)楊子云:即揚雄。參見3·4注(16)。
(2)華旗:有圖案裝飾的大旗。
(3)知:通『智』。
(4)堅:堅固,結實。這裡指栽得很牢的華旗。
(5)強人:有能力的人。這裡指賢臣。
(6)這句話,今本古文【尚書·梓材】作:『戕敗人宥。王啟監,厥亂為民。』這種差異,是由於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的不同引起的。
(7)參見【論語·學而】。
【譯文】 本書【程材篇】和【量知篇】,只論說了知識學問,沒有談才能力量。
人有了知識學問就有力量。文吏以處理官府事務作力量,而儒生以學問作力量。有人問楊子云:『有力氣的人能扛大鼎、拔大旗,有智慧和道德的人也能這樣嗎?』回答說:『要一百個人才行。』看來,一百個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的力氣,才跟那個扛大鼎、拔大旗的人的力氣估計是相等的。壯士的力氣,能扛大鼎、拔大旗;儒生的精力強,能博覽群書,通曉古今,注釋說明,融會貫通。所以能博覽群書通曉古今,注釋說時融會貫通,是儒生精力的表現;舉重鼎,拔大旗,是壯士力量的表現。【尚書·梓材】上說:『賢臣輔佐君王任用賢能的人,他能率領教化百姓。』這話是說賢臣在禮義方面很突出,所以能任用賢能的人,並率領他們教化百姓。教化百姓需要禮義,學習禮義需要經書。幹完事情有多餘的精力,就要學習經書。能夠學懂經書,就是有力量的證明。
【原文】
37·2問曰:『說一經之儒,可謂有力者?』曰:非有力者也。陳留龐少都每薦諸生之吏(1),常曰:『王甲某子,才能百人。』太守非其能,不答。少都更曰:『言之尚少,王甲某子,才能百萬人。』太守怒曰:『親吏妄言!』少都曰:『文吏不通一經一文(2),不調師一言,諸生能說百萬章句,非才知百萬人乎?』太守無以應。夫少都之言,實也,然猶未也。何則?諸生能傳百萬言,不能覽古今,守信師法,雖辭說多,終不為博。殷、周以前,頗載六經,儒生所不能說也(3)。秦、漢之事,儒生不見(4),力劣不能覽也。周監二代,漢監周、秦,周、秦以來,儒生不知,漢欲觀覽(5),儒生無力。使儒生博觀覽,則為文儒(6)。文儒者,力多於儒生,如少都之言。文儒才能千萬人矣(7)。
【注釋】
(1)陳留:參見19·12注(16)。龐少都:人名。諸生:這裡指儒生。
(2)根據文意,疑前一個『一』字是衍文。『不通經一文』與下文『不調師一言』,文正相對,可證。
(3)不:根據文意,疑是衍文。本書【謝短篇】有『夫儒生之業,五經也,究備於五經,可也。五經之後,秦、漢之事,不能知者,短也。』與此義同,可證。
(4)見:見識。這裡作明白講。
(5)觀覽:考察。這裡是借鑑的意思。
(6)文儒:學識淵博的儒生,鴻儒。
(7)千:疑『百』字之誤。上文言『才能百萬人』,可證。
【譯文】 有人問:『能講解一種經書的儒生,可以稱得上有力量的人嗎?』我說:不是有力量的人。陳留郡的龐少都每次推薦儒生去做官,往往說:『王某某人,才能超過百人。』太守不以為這人有如此能力,不作聲。少都又說:『說得還不夠,王某某人,才能超過百萬人。』太守發脾氣說:『我的好官,亂說假話。』龐少都說:『文吏沒有弄通經書上的每篇文章,又沒有理解老師講的每句話,儒生能把經書按章句講解到百萬言,這不是才智超過百萬人嗎?』太守無法用話回答。其實,少都的話是確實的,但還不全面。為什麼呢?儒生能解釋百萬言,不能通古今,墨守和相信老師對經書的解釋。雖然話說得很多,但始終不廣博。殷、周以前的事情,六經上略有記載,所以儒生能夠解說。秦、漢的事情,儒生不明白,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足,不能博覽的緣故。周朝要借鑑夏代和殷代的事跡,漢朝要借鑑周朝和秦朝的事跡,但周、秦以來的事跡,儒生不知道,漢朝想借鑑周、秦的事跡,儒生卻無能為力。假使儒生能廣泛考察,就能成為鴻儒。鴻儒,能力比儒生強,正像少都說的,鴻儒的才能能夠超過百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