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詩外傳】卷1詩解7名副其實禍不虛至就仁去不仁民心悅仁道有四廉仁雖下聖人不廢匡民隱括有在是中 題文詩: 傳曰水濁,則魚喁令,苛則民亂,城削則崩, 岸削則陂.故吳起削,刑而車裂,商鞅峻法, 而被肢解.治國者譬,若乎張琴,然大弦急, 則小弦絕,矣故急轡,御者非千,里之御也. 有聲之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延及四海. 是故祿過,其功者削,名過其實,者損情行, 合名副之,禍福不虛,至矣詩云:何其處也? 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傳曰衣服, 容貌者所,以悅目也,應對言語,所以說耳, 好惡去就,所以悅心.故君子衣,服適中容, 貌得則民,之目悅矣;言語遜應,對給則民, 之耳悅就,仁去不仁,則民心悅.三者存身, 雖不在位,謂之素行.忠心存善,日新之雖, 獨居而樂,德充而形.惟無為能,長生久視, 無累於物.無為真情,正氣內守.仁道有四: 廉為下也.有聖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 有廉仁者.上知天者,能用其時;下知地者, 能用其財;中知人者,能安樂之;是聖仁者. 上亦知天,能用其時;下能知地,能用其財; 中知人能,使人肆之;是智仁也.寬而容眾,, 百姓信之;道所以至,弗辱以時;是德仁者. 廉潔直方,疾亂不治,惡邪不匡;雖居鄉里, 若坐塗炭;命入朝廷,如赴湯火;非其民不, 使非其食,弗嘗疾亂,世而輕死,弗顧弟兄, 以法度之,比於不詳,是磏仁者.傳曰山銳, 則不高也,水徑則不,深也仁磏,則德不厚, 志與天地,擬者其人,不祥乃是,伯夷叔齊, 及介子推,卞隨原憲,鮑焦之與,袁旌目及, 申徒狄之,行所受天,命之度適,至是而亡, 弗能改也,其雖枯稿,弗之舍也.詩經有雲: 亦己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廉仁雖下, 然聖人不,廢者匡民,隱括有在,是中者也.【原文】 傳曰:水濁則魚喁,令苛則民亂,城削則崩,岸削則陂。故吳起削刑而車裂,商鞅峻法而支解。治國者譬若乎張琴然,大弦急,則小弦絕矣。故急轡御者、非千里之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延及四海。故祿過其功者削,名過其實者損,情行合名,禍福不虛至矣。詩云:『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故惟其無為,能長生久視,而無累於物矣。 【注釋】1出自劉向【說苑】卷7政理詩解2名副其實下喑上聾。 原文】 水濁則魚困,令苛則民亂,城峭則必崩,岸竦則必陂。故夫治國,譬若張琴,大弦急則小弦絕矣,故曰急轡御者非千里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延及四海;故祿過其功者損,名過其實者削,情行合而民(名)副之,禍福不虛至矣。詩云:『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此之謂也。 2出自【淮南子】卷10繆稱訓: 水濁者魚噞,令苛者民亂。城峭者必崩,岸崝者必陀。故商鞅立法而支解,吳起刻削而車裂。治國譬若張瑟,大弦縆,則小弦絕矣。故急轡數策者,非千里之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里;無聲之聲,施於四海。是故祿過其功者損,名過其實者蔽。情行合而名副之,禍福不虛至矣。身有丑夢,不勝正行;國有妖祥,不勝善政。是故前有軒冕之賞,不可以無功取也;後有斧鉞之禁,不可以無罪蒙也。素修正者,弗離道也。 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是故積羽沈舟,群輕折軸。故君子禁於微。壹快不足以成善,積快而為德;壹恨不足以成非,積恨而成怨。故三代之稱,千歲之積譽也;桀、紂之謗,千歲之積毀也。【譯文】 河水混濁魚兒就會口露出水面喘氣,法令苛繁百姓就會混亂,城牆陡峭必定會崩潰,堤岸高峻必定崩塌。所以,商鞅制定苛法而招致自己被肢解,吳起施行酷法而遭車裂。 治理國家好像調琴瑟,大弦繃得太急則小弦就會斷絕。所以一味勒緊韁繩,不斷揮動鞭子的人,不是一個能駕御千里的御手。能夠聽得見的聲音,傳播不過百里地;而沒有響聲的聲音,可以傳遍四海。所以,俸祿已遠遠超出他的貢獻的人,就必定會受到傷害;名過其實的人也必定會受到蒙蔽。如果貢獻和品德合乎實際再加上與之相適的名譽,一般性來說,禍患不會無緣無故降臨到他頭上。人有噩夢纏身,就無法勝任正常行動;國有惡事先見之徵,就無法勝任善政的實施。所以前面放着高官厚祿的賞賜,是不可以靠無功來獲取它的。後面有嚴刑峻法,也不可能因無罪而蒙受誅罰。你平時修身養性保持正直純潔,做一個正派人而不偏離正道,就會相安無事。
君子不以為小的善事不值得做而就捨棄它,因為小善積累起來也就能成為大善;也不以為小的壞事做做也無妨而去做,因為小惡積累起來也就成為大惡。所以說,羽毛堆積到一定程度也能將船壓沉,很多輕東西放在車上也能將車軸壓斷,所以君子是絕對禁止自己做微小的壞事的,這就是平時說的君子謹戒於微細之處。做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還不足以形成美德,但堅持做好事,日長勢久就能形成好的品德;做一件令人悔恨的壞事還不足以敗壞品德,但經常做壞事就會成惡棍。所以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的善政美德,受千秋萬代人稱讚,夏桀、紂王的惡行暴政,遭千年萬代人唾罵。 3,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出自先秦詩經·國風·邶風的【旄丘】
原文: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譯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為何蔓延那麼長!衛國諸臣叔伯啊,為何許久不相幫?
為何安處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為何等待這麼久?其中必定有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車出行不向東。衛國諸臣叔伯啊,你們不與我心同。
我們卑微又渺小,流離失所無依靠。衛國諸臣叔伯啊,充耳裝作不知道。 【原文】傳曰:衣服容貌者,所以說目也,應對言語者、所以說耳也,好惡去就者、所以說心也。故君子衣服中,容貌得,則民之目悅矣;言語遜,應對給,則民之耳悅矣;就仁去不仁,則民之心悅矣。三者存乎身,雖不在位,謂之素行。故中心存善而日新之,雖獨居而樂,德充而形。詩曰: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注釋】出自劉向【說苑】卷19修文詩解3恭近於禮接服象德冠以正心內心修德外被禮文 原文: 衣服容貌者,所以悅目也;聲音應對者,所以悅耳也;嗜欲好惡者,所以悅心也。君子 衣服中,容貌得,則民之目悅矣;言語順,應對給,則民之耳悅矣;就仁去不仁,則民之心悅矣。三者存乎心,暢乎體,形乎動靜,雖不在位,謂之素行。故忠心好善而日新之,獨居 樂德,內悅而形。詩曰:『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惟有以者,惟能 長生久視,而無累於物也。 【原文】仁道有四:磏為下。有聖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有磏仁者。上知天,能用其時;下知地,能用其財;中知人,能安樂之;是聖仁者也。上亦知天,能用其時;下知地、能用其財;中知人,能使人肆之;是智仁也。寬而容眾,百姓信之;道所以至,弗辱以時;是德仁者也。廉潔直方,疾亂不治、惡邪不匡;雖居鄉里,若坐塗炭;命入朝廷,如赴湯火;非其民、不使,非其食、弗嘗;疾亂世而輕死,弗顧弟兄,以法度之,比於不詳,是磏仁者也。傳曰:山銳則不高,水徑則不深,仁磏則其德不厚,志與天地擬者、其人不祥,是伯夷、叔齊、卞隨、介子推、原憲、鮑焦、袁旌目、申徒狄之行也,其所受天命之度,適至是而亡,弗能改也,雖枯稿弗舍也。詩云:『亦己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磏仁雖下,然聖人不廢者、匡民隱括,有在是中者也。【注釋】磏lián〖形〗通『廉』。 【韓詩外傳】由360條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範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加以雜編而成,每條一般都以一句【詩經】引文作結論,來支持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其主要基調是道德教化。他的治道思想中也強調禮法結合、王霸兼用。
對於治理國家,他提出要吸取秦不講禮義導致敗亡的教訓,強調禮義是治國的根本,而禮法結合才能達到治國安民的目的。他把禮比作轡銜,把刑比作鞭策,認為治國就像御馬一樣,必須禮法結合,同時使用,不可偏廢。
與先秦儒家不同的是,韓嬰認為重法愛民的霸術也是王道仁政應有之義,他講儒家的『仁道』時把仁分為四等:聖仁、智仁、德仁、磏仁,其中的『磏』(廉直)是法家特別強調的,他詮釋『磏仁』云:『磏仁雖下,然聖人廢者,匡民隱括,有在是中者也。』廉直者可以『弗顧弟兄,以法度之』,這種帶有法家精神的廉直儘管有些偏離儒家,但在治國理民過程中對於為民伸張正義則是不可或缺的。 韓嬰認為磏仁的人只注重自己的修養,他們厭惡混亂的時代,但不去治理它,痛恨淫邪的人,但也不去匡正對方。雖然他們住在鄉間,但好像坐在了泥土灰炭上,如果有人讓他們入朝為官,他們覺得這樣的召喚就像奔赴開水和烈火之中。他們認為沒有教化過的人民絕不可使用,不該吃的飯食也不能品嘗,他們痛恨亂世也看輕生命,為此也不顧及兄弟,這些行為如果用禮法來衡量,他們的所為並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