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常州日報 9月12日,中秋節。
這天,下午一群身着飄逸薄酒漢服的青年男女出現在『運河五號』創意街區。走在有着2500年文明史的常州街頭 ,許多市民投去驚異的眼光。
常州的30多位漢服愛好者參加了這次活動,他們巡遊在『運河五號』,乘遊船飽覽運河風光,到篦箕巷毗陵驛領略 常州千年詩情畫意。晚上,還在東坡公園舉行了充滿古意的祭月儀。
一群痴迷漢服的年輕人
涼涼剛從廈門集美大學金融專業畢業,她對漢服有着近乎痴迷的愛好。在廈門,她參加了很多漢服展示活動,回到常 州後發現常州也有許多漢服愛好者,這讓她很興奮,與她一樣從蘇州科技大學畢業的飛將也狂熱地愛好漢服,他倆與網友秋葉 商定中秋節一定搞一次漢服活動,這給近來有些沉寂的常州漢服活動帶來一股生氣,他們在今年7月已經搞了2次漢服展示。
據介紹,常州目前有三個漢服愛好者QQ群,共有340餘人。常州的漢服愛好者以大、中專師生、醫生等居多,甚 至還有警察、公務員。說起常州的漢服愛好者,今年27歲的袁亞軍不得不提,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對中國悠久的輝煌歷史卻 很有研究,以前他對我國明清史以及朝鮮和韓國的歷史文化專門研讀,由此也對漢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談起漢服,袁亞軍滔滔不絕,漢服在中國有着悠久歷史,它的由來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連綿幾千年, 華夏人民(漢族)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徵,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被稱為漢服。漢服的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 ,用繩帶繫結,也兼用帶鈎等,給人以灑脫飄逸的印象。直到現代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 保持着漢服的特徵。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的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 特徵。
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 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 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着。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 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 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
袁亞軍發現有位常州白領創建了『常州漢服』群、還有常州文化群等,有不少人都在群里發言,都與他一樣也十分喜 歡漢服。他與網友夏歡平、秋葉等結成了愛漢服『死黨』,經常在網上研究探討漢服文化,慢慢地他們不滿足於這種虛擬的喜 愛,立即行動起來,趕到湖塘紡織市場買來麻、棉、絲、綢、錦緞等面料,自己畫圖紙,請服裝設計師製作出來,掛在家裡自 我欣賞。
袁亞軍的漢服有許多是自己設計請人製作的。他到市場上挑選各種合適的面料,做漢服的面料門幅一般要1.5米, 長度要8到10米,很費料。做一套起碼要四五百元,貴的要上千元。2008年初,為了做2套直裾,他趕到湖塘橋紡織市 場,選擇了紅與黑配,逛了半天最終選擇了有龍字傳統符號的棉麻料,購買了三十八九米,還一起選購了做足衣(襪子)和中 衣(襯衣)的白棉布。當時就在湖塘橋找到一位開設設計製作服裝工作室的朋友,把樣衣給她看,請她製作。這位朋友是軍人 出身,她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漢服,覺得很新奇。袁亞軍告訴她每塊料做什麼,派什麼用場,她據此畫圖打樣。但是袁亞軍還 不放心,經常趕到她那裡具體指點,比如她不知道系帶的位置,就告訴她既不能上也不能下,要恰到好處。半個月後直裾做好 ,袁亞軍一試穿,很合身。
漢服迷們有了自己心愛的漢服就開始『招搖過市』,迫不及待地展示漢服的美。他們到明城牆展示、每個星期六到茶 館『雅集』,甚至穿着漢服坐公交車。他們互相欣賞彼此新做的漢服,到常州的論壇上發帖,弘揚漢服文化。
秀漢服,不僅僅是『招搖過市』
漢服美在哪裡?更多的還要讓市民知道,才能體會它的美。於是,常州的漢服迷們決定要『秀』幾場,給大家看看。 常州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場漢服秀,就在他們的操辦下,於2008年的『中國情人節』――乞巧節這天在明城牆下開始了,袁 亞軍和他的同好們:秋葉、夏歡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馬燕還有從江陰趕來的葉子、叮叮等漢服愛好者四五人,共有 漢服迷二三十人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漢服,盡情展示。展示分『拜月』、『曬書』、『古琴演奏』等幾個部分,好像是一 場情景劇,圍觀市民多年來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場景,面對美妙絕倫的演示,大呼過癮。
明城牆展示沒幾天,袁亞軍他們意猶未盡,又趕到也有許多漢服愛好者的江陰,與經營一家古琴社的叮叮一批等江陰 漢服迷,參加了江陰的女中學生的笄禮(古時女子成人禮),江陰電視台得知有漢服表演也覺得很新奇,立即前去報道,在當 地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這讓常州漢服愛好者看到了展示的力量,他們還打出了自己的旗號:『延陵漢風』,漢服展示也就接二連三地開展起 來:奔牛公園開園、淹城端午祭等漢服表演讓觀眾大開眼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橫山橋高級中學舉行的『18歲傳統成人禮 』。這所中學的美術老師鈕維萍,也是一位班主任,她一直想搞一個與眾不同的成人禮,漢服展示就是一個很好的內容。但她 也有一些顧慮,別人不要以為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標新立異。可當她得知優秀的漢服文化,很受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便 堅定了決心,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搞出一些新意來。
她與常州漢服愛好者們一聯繫,立即引起共鳴。袁亞軍和他的漢服同伴們兩次頂着雨天,到橫山橋高級中學去排練。 袁亞軍為活動策劃了程序。他還從福建漢服朋友處租借來了幾十套漢服。
當天,伴着幽幽古琴聲,常州武進區橫山橋高級中學舉行『18歲傳統成人禮』。儀式上,男正賓、女正賓為學生梳 頭,並為男孩戴『冠』,為女孩盤發插『笄』。其間,加冠者、加笄者分別向父母敬茶,向正賓、軒轅黃帝、季子、孔子行拜 禮。加冠加笄結束後,家長代表登台對子女進行教誨,現場712名冠笄禮者共同宣誓……
這也是江蘇省第一次舉行這種儀式。許多學生穿着漢服覺得很新奇,而且有一種『仿佛忽然長大了一樣的感覺』,他 們都說,一定不辜負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期望。
漢服傳承,依然任重道遠
雖然現在常州和全國一樣,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然而就像一種純粹的國粹,要讓更多的人喜歡,還是有一定難度 的。
袁亞軍原來有一份很不錯的高薪工作,但他對漢服十分痴迷,後來乾脆放棄了這份工作,在2007年成立了一家自 己的『延陵漢風』漢服工作室,第二年又搬遷到湖塘地區。按他自己的理想現在這麼多人喜歡漢服,北京、上海、成都、福建 都很火,應該很有市場,但畢竟喜愛漢服是一種十分高雅的情趣,也還有不少人沒有到達這個層次,不可能顧客盈門,他慘澹 經營了一階段,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袁亞軍也很沉得住氣,在工作室里閒暇的時間較多,他就練練書法,朋友來喝喝茶,時 間長了也心焦。慢慢地包里的積蓄越來越少,快撐不下去了。有一次,一家韓國餐廳要設計工作服,找到袁亞軍,他興奮起來 ,韓國服裝也深受漢服的影響,有很多漢服的影子,有了活干,袁亞軍心裡那個夢想又復活了。
常州是一個開放和包容度很高的城市,可也有一些市民對漢服迷們的行為側目而視,不很理解。有一次,袁亞軍穿着 漢服乘公交車,人們的目光就很怪異,以為是搞行為藝術,也有的以為他是日本人。還有一次他和另一位漢服迷一起到荊川公 園去祭唐荊川,走在南大街,很多人都說,『韓國人來了――』不少人掏出手機一陣猛拍。『我倒不是要製造轟動效果,而是 讓人能認出這其實是真正的國粹。感到要讓市民認識漢服,路還很長。』
現在,常州的漢服迷們,仍然執着這份愛。他們在網絡論壇上仍然繼續着漢服的話題,做了新的漢服依然會邀請三兩 漢服同好自我陶醉自我欣賞一下,依然會找個茶館品茗交流,說說漢服的人和事。
『我們很開心,常州有這麼多人喜歡漢服,說明它絕不會失傳,只是我們要更努力一點。』
涼涼和飛將說,他們還有個設想:想搞一個漢服沙龍,聚集更多的漢服愛好者。(周逸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