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16|回覆: 0

鐵面御史"命名"清白江(圖)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5-31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北宋年間,成都的著名州府官員,往往是賢良的才士。張詠、王曙、趙\、文彥博、蔣堂、田況、宋祁等,有的是注重民生、施行善政的良吏;有的是著名政治家或文學家,如寫有千古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紅杏尚書』宋祁,還有以『清白之志』流芳後世的趙\。當時,成都的安閒富庶,聞名全國。宋哲宗時,成都糧田的單產量,居全國之冠。 % |! V2 M* ?0 z3 }$ s
  2 X8 f9 ~5 t. {6 `: \' p$ D
W020100531462481251167.jpg
6 u8 D- G3 ~' @4 ~! _% U7 j( O5 f# L
6 r! c" j" i2 f3 g7 U) Q8 J
    張公世外人,與蜀偶有緣。天將靖蜀亂,生公在人間。厥初大盜興,樂禍迭相礎L熳雨∮袷常貴臣擁戎旃。生殺出喜怒,死者常差肩。公曰此何哉,從之吾欺天。河流觸地軸,砥柱屹不遷。脅從盡縱舍,飛章交帝前。上意竟開悟,至仁勝兇殘。貴臣不極賞,追還黜其權。安危關社稷,豈惟蜀民全……憤切感虜禍,慷慨思公賢…… / w$ o* o, b7 p- h5 [, b

6 g9 h' N6 o1 w4 [2 a3 P    ――陸游【張忠定公祠】
  t+ G8 O" p% l9 c3 g6 u
6 [' S5 r: }# B0 @- u    蜀守之良,前張後王。惠我赤子,而無流亡。何以報之,俾壽而昌。 $ @" I( b/ [2 U7 [: R; d

* ^$ Z7 T! A: J7 b; W) R1 ~' _    ――益州人謠【頌張詠、王曙】 ; X6 V. V% e5 O: L7 ~3 w5 G

! G' U' d( b0 U4 P8 I, [    前蜀、後蜀兩朝,成都因少戰亂,是富庶之區。北宋時期,選派往成都的官吏,有不少賢良的才士。北宋初年,成都知府劉熙緝採取一些富國利民措施,加固了九里堤,百姓稱為劉公堤。知府呂端也是良吏,注重民生。成都的安閒富庶,全國知名。 6 W- c# v0 a5 m6 D, f* H
- \7 U0 w& u5 X, E) M* y
    首任益州知州張詠,來成都後首先懲辦王繼恩部下擾民的驕兵悍將,再用變叛民為順民的政策,整頓治安,減賦免捐。又整治城內外河道,改善水環境,甚得民心。
" q- Q8 w" R2 b$ J9 r; `4 A" p1 V+ E8 U, z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知州牛免的領軍指揮使符昭壽,貪鄙暴虐,引起軍吏王均率眾譁變、占領成都,號稱大蜀王,同官軍在城裡拉鋸廝殺,濫殺無辜,燒毀民房,百姓不堪其禍。宋真宗只得派張詠再任益州知州,成都又才安定。接着張逸、王曙相繼知益州,也有善政,使成都治安良好,商業、轉運更加繁茂。
0 |7 ^  F0 T6 Z6 m/ V
8 Q. n8 }, c! e# N3 o0 h; L( J1 v7 ?    春風寒食節,夜雨晝晴天。日氣熏花色,韶光遍錦川。臨流飛鑿落,倚榭立鞦韆。檻外遊人滿,林間飲帳鮮。眾音方雜沓,余景更流連。座客毋辭醉,芳菲又一年。
- s( ]4 @9 B% }& a4 q
$ E4 |- {" t; ~0 F% N- [1 S$ g    ――田況【寒食開西園】
+ c( |5 m* J$ N: N; R" Q) H& F5 t% A7 e) B/ {3 [* ~5 u# B8 [+ j
    春山縹翠一溪清,滿路遊人語笑聲。自愧非才無異績,止隨風俗順民情。
* `: X: }* D+ J/ b" ^- l( H1 B1 d7 X+ \, P
    ――田況【二十一日游海雲寺】
2 A- K8 S" R! P0 _5 d/ h* I5 T0 I3 l0 U- z" b
    風物繁雄古奧區,十年傖父巧論都……兩劍作關屏對繞,二江聯脈練平鋪。此時全盛超西漢,還有淵雲作頌無。
( I; \  p- o! w
$ Q+ [6 J- b( r8 f# m- i    ――宋祁【成都】 # {+ n& \: G3 B1 Q8 R8 K
1 H9 ]  M/ w1 A4 Q7 B
    湔水西頭望大江,江流清白透船窗。當時琴鶴焚香吏,太息千年未得雙。
, `+ [! l" N7 k/ m' W0 T8 f6 J+ N1 g4 E7 W
    ――鄭方城【繁城雜詠】錄一首
2 @$ Y2 @& S( I9 e' t9 |! m3 w! Z
    錦川風俗喜時平,上巳家家出郡城。射圃人稠喧畫鼓,龍湫波靜照紅旌。迎真昔詫登天虎,命侶今聞出谷鶯。勉為遠民同樂事,使台仍是得賢明。 & I4 Q0 \! X$ }3 b9 P+ |2 m

$ l  l$ Z( q' r; o    ――趙\【登學射山】 : Z$ C5 h5 @( x0 X. C9 o. F2 X4 L

* ~2 N2 Z6 r: w$ I6 y. l0 n( \    宋代天聖至慶曆年間,成都著名的州府官員文彥博、蔣堂、田況、宋祁等,都是以政治家或文學家留名後世的大儒。程戡、張方平也是良吏。 3 l" k! p1 R0 E3 V; S' l+ s' i4 ~% u
% u2 C$ |: _! Y5 ]9 U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鐵面御史』趙\被任為成都知府,他不帶車輿仆馬,只攜一琴一鶴而來。渡江時,他指江水說:『吾志如此江清白,雖萬類混淆其中,不少濁也。』此處後來就叫清白江,也即現在的青白江。老百姓在街頭巷尾、田間小道,隨時可以直接同他交談。弊政冤案,都能及時解決。那些貪污、瀆職的官吏,都不敢膽大妄為。 : M8 ?: |& Y0 x1 q
, _( J) A1 W' E% F- j" x4 D" i) |
    其後繼任知府呂公弼、韓絳,也有趙\的深入、寬厚作風。從前張詠施行的向『低保戶』發放米鹽票,購買平價米鹽的惠民善政,得到繼續落實。當時,有一些貧民脫貧,又出現新陷入困境的貧民。韓絳重新清理調整,並定期三年調整一次。 ' ]' u4 @; l1 H3 Z
# c9 i0 D1 Q$ X- d* B
    成都駐軍的擾民事件,曾引發混亂。熙寧五年(1072年),趙\再次任成都知府,將校立即得到約束,軍卒不敢妄為,風紀肅然,社會安定。
' l* N6 B7 [. a/ ]' J  S* V* w' w7 v/ @
    宋哲宗時,健全了都江堰歲修制度,每年對河道、水文、雨量及航行、灌溉效益,都要詳細記錄,上報備查。沿河州縣設立河工水官,專司其事,還要評優劣、定獎黜。當時成都糧田單產量,居全國之冠,糧食堆積如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