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p0 x0 S2 n6 c* g& e% r' f
. ~, x: Q5 [+ i+ I7 Z 滿漢全席一角(資料圖片) 9 V7 @% x7 H2 m% Q9 U+ V
Y x- r u/ x/ {7 P 由孔府『府菜』翻新而成
( p$ ?; |) Q0 J: } % X% h3 C2 P* ]6 ?
昨天,我市阮元家廟布展完畢。而記者了解到,久負盛名的名宴『滿漢全席』原來就是這位九省疆臣、三朝閣老、一代大儒阮元所創製的。而阮氏後人根據相關記載開發的『阮元文化酒』也已於近日正式面市。 0 X y: E0 n) n1 L( `0 q" Y
7 Z7 e) x$ `( n4 D9 o
接待乾隆兼顧滿漢習俗
n9 w" j# k0 N0 E" A3 ?! h
# f s& J+ _* k" f8 L& _ 阮元出任山東學政時,其時山東巡撫是人稱『畢不管』的畢秋帆。畢秋帆見阮元少年新進,前途無量,且阮元斷弦未娶,便為其牽線作伐。畢秋帆保媒的女家,就是山東曲阜孔子的七十二代後人孔璐華。4 g; Q# L0 C7 L5 S/ ?
% ~* I! n/ C" E0 P3 W# v4 Q7 d& b 清朝自定鼎北京後,為了討好文人,加強其君主統治,極為尊孔,乾隆每到曲阜孔廟祭禮,必下榻孔府。孔府接待貴客自然以吃喝為第一要務,何況孔夫子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飲饌非常講究,一套『府菜』大筵席,可達一百三十六樣,並定期朝貢。
! ?2 p" t8 ~7 i' J
4 ]: o! [. `& T7 b 孔小姐下嫁阮元時,隨孔小姐陪嫁過來的,還有四名廚師。這些廚師個個身懷絕技,深諳孔府烹飪之奧秘。阮元後來仕途一帆風順,做到如他自書的門聯那樣:『三朝閣老,九省疆臣』。由於歷任重臣,俸祿充裕,阮元重用着一大批清客幕賓。這些文人雅士除了幫助阮元翻古紙、究倉籀、勒金石外,亦有佳餚小樂。加之內有名師主廚,外有雅士品味,此時的阮元在飲饌上也就不斷花樣翻新。他在兩廣總督任內曾以府菜為基礎發展出一道席面,雖不及府菜規模,但也遠遠超出一般市面上的水平。由於這種席面能兼顧滿漢人員的習慣,因此人們便稱之為『滿漢全席』。
# `& A Q1 u+ o, Z% K& X' ?* w7 n. s; {$ i- y
由此可見,而今流傳的『滿漢全席』,便始自阮元。
# F- ~7 _, f' y$ `
1 x% N! a) ~* z5 o+ Y7 |# l- o8 Q+ _+ X 阮元文化酒將飄香古城( q# ~# \* K4 N3 R& N; K: ]) d
; N7 b1 o% {7 A; c$ q
據阮氏後人阮錫安介紹,相傳,阮元在清朝嘉慶年間漕運總督任上,查勘運河河道途經寶應時,欣聞已有近半個世紀的德成燒酒坊出產的美酒在江淮一帶頗具名氣,為解途中之乏和興趣使然,請隨船同往的妻子孔璐華前去酤酒小酌。
8 _5 ^ Y4 u; r. c, z. K" V6 s- O0 i4 \- y
孔璐華不僅精於詩琴書畫,而且深受孔府家酒的謫傳,親自用夫君拿出的青銅酒器將德成燒酒坊的酒重新配製。一日阮元悠閒之餘欣然品飲,當即吟道:『民騰善氣春如海,官有清聲酒亦賢』。
& \( b1 t+ C& I5 r9 g/ \- K: @; h. M1 Y# l' K
正是受到此故事和滿漢全席的啟發,阮氏後人開發出紀念阮元的文化酒,並已於近日面市。
- Z& w2 B9 Y# u) r$ n* C% Z( g+ s7 N6 @" [
小故事' S' e) C0 m; p8 }$ o& g
8 k" A* l4 l8 N; t
一首『眼鏡詩』博得乾隆寵) \0 l, A8 o/ A7 Q3 Y7 j( S2 Q
1 ]3 Q/ N: K+ n0 ~& h 揚州人阮元生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他二十三歲時會試運捷,入翰林院任編修。清代翰林院是國家儲備人才的機關,凡正途(科甲)出身的仕子,進入翰林院乃日後飛黃騰達第一步。. c, g, C4 ~5 K( t& \! l) E- C
5 B9 [0 R4 v' g: ?/ N+ B 阮元少年得志,進翰林院沒過幾年便遇上了『翰詹大試』。大考試題由乾隆親自命題。題目為【眼鏡】,限押『他』字韻。這個詩題對那些泥古不化的夫子們,顯得非常生僻艱澀。因為眼鏡在當時的清代並不普及,古人詩文中均未提及,何況『他』字又是險韻,雪上加霜。而阮元詩作得最好,他的詩中有一聯是『四目何須此,重瞳不用他』。乾隆大為讚賞。原來乾隆此時雖年逾八旬,但仍耳聰目明,不戴眼鏡。阮元用『四目』、『重瞳』的典故來恭維他,意為乾隆可比堯舜,察人看事,非常清楚。無須藉助眼鏡。因此,乾隆高高興興地提拔他為一等一名。考了第一,阮元遂由編修升為『詹事府少詹』(正四品官),不久便外放為『山東學政』(與巡撫同級從二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