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7|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簡議劉勰修辭美學觀(1)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0-12-2 0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文學網
劉勰(約465――520)南朝梁人。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然其名未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章修辭,傳統修辭學分為消極修辭和積極修辭兩大方面:消極修辭包括語音修辭――講究平上去入、陰陽清濁、音節對應、疊字雙聲、合轍押韻;語彙修辭――在同義近義詞語中,作適合語境的意義選擇與搭配選擇、作適合感情和語體的色彩諧調選擇;語法修辭――在同義表達中,對句式的長短整散、主動被動、肯定否定、常式變式、陳疑祈嘆等作最適合語境的恰當選擇;篇章修辭――文章的醞釀構思、選材布局、情感事理、風格詳略、修改評析等。積極修辭――特指經過長期修辭實踐而形成的固定而公認的修辭格。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對這兩方面都有精當而深刻的論述,尤其對消極修辭的論述,不僅論及文章技巧,而且深入到心理活動和思維規律與語言生成關係的層面,不僅當時直至今天也仍有重要指導意義。  


    漢字以建築式方形結構為獨立個體單位,一個個體單位為一個音節,音節又多具備陰陽上去不同調值,這種特點,為漢語語音修辭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語音修辭方面,劉勰沒有沿習名人沈約的『八病說』,而着重提出了『飛沉』問題、『雙聲疊韻』問題。  


    在【神思】中,劉勰就提出了『尋聲律而定墨』的主張,在【聲律】中又說:『凡聲有飛沉,響有雙疊。雙聲隔字而每舛,疊韻雜句而必睽;沉則響發而斷,飛則聲r不還。』意思是字調有陰陽清濁平聲仄聲之分,詞之聲韻之中有雙聲疊韻之別。(當時平仄之說,故以飛沉言之。此前借用音樂術語宮商角徵羽指稱聲調高低。【文鏡秘府論】講到調聲三術:指出宮商是平聲,征是上聲,羽是去聲,角是入聲,上去入是仄聲。此處飛指陰清,平聲;沉指陽濁,仄聲)陰陽清濁之字,應平仄穿插交替,若連用仄聲,就有聲氣沉沉欲斷之覺,若連用平聲,又有聲氣升r飄飄不降之感。(如曹植【美女篇】: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潘岳【悼亡詩】: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而雙聲疊韻之詞,必須連用,若兩詞之間插入他字,或將一詞分用於相鄰兩句,則會造成『吃文』――拗口的毛病。這確為卓見,諸多繞口令不都是故意運用這種穿插而造成『必睽』之『吃文』嘛。一旦產生了這種毛病,則須『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則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辭靡於耳,累累如貫珠矣。』劉勰認為,作韻易而選和難――異音相從謂之和――平仄聲調配合得當叫和諧,同聲相應謂之韻――相應位置上同韻字遙相呼應叫押韻。足見劉勰不但非常重視而且準確把握了漢字漢語的語音特點,對語音修辭在理論上作出了可貴貢獻。如何用韻,【章句】有論:『若乃改韻從調,所以節文辭氣,……然兩韻輒易,則聲韻微躁,百句不遷,則唇吻告勞妙才激揚,雖觸思利貞,曷若折之中和,庶保無咎。』折中的主張,是符合聲韻運用美學的。  


    在語彙修辭方面,劉勰提倡慎重遴選詞語。  


    【指瑕】凡舉用詞四疵,皆礙美文。――陳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誄】云:「尊靈永蟄」;【明帝頌】云:「聖體浮輕」,浮輕有似於蝴蝶,永蟄頗疑於昆蟲,施之尊極,豈有當乎!――以指稱微小蟲豸之詞而施於尊長,確屬搭配對象失誤。  


    潘岳為才,善於哀文,然悲內兄,則雲感口澤,傷幼子,則雲心如疑。禮文在尊極,而施之下流,辭雖足哀,義斯替矣。――感口澤只能用來唁念辭世的母親,心如疑只能用來悲悼故去的父親,――潘岳用其哀輓同輩和小輩,分屬詞義運用錯誤、搭配對象錯誤,又是感情色彩分配失當。  
所舉另兩種瑕疵,有左思反對孝道的思想錯誤和崔瑗把虞舜誤比不出名的李公,雖屬思想和比類之誤,然畢竟要通過遣辭用語表現出來,歸為語彙修辭亦非不當。  


     語彙修辭中,還涉及用字,劉勰在【鍊字】提出用字『四要則』:……是以綴字屬篇,必須揀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復。詭異,生辟險怪之字,如呶;聯邊,相同偏旁之字,如崢嶸;重出,同字相犯即同一個字在句中重複使用;單復,字形肥瘠筆畫多寡。――仔細想來,均有道理:讀文時遇詭異之字,猶赤足行於怪石每現之途,必耗神費力壞心緒;聯邊相集,如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迷途遠避退還蓮逕返逍遙之類,也會呆板乏目;重出之弊,字之音形無不單調乏味;字形肥瘠筆畫多寡如若不加調配,則會或失之於纖疏,或失之於壘重。無怪劉勰嘆曰:故善為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一字非少,相避為難也。  


    語法修辭部分,劉勰在【章句】中提出了要按內容安排章句和按情韻安排章句的主張。按內容,要『控引情理,送迎際會』即根據表達的情理,有時枝蔓扶疏旁徵博引,有時緊扣題旨不蔓不枝;據情韻,則『若夫章句無常,而字有枚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裕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節也。』劉勰主張,句式的選擇上,用長用短,或長短穿插,整散結合,完全要符合情韻需要,情韻急,少音節短詞句,情韻緩,可用舒曼之長句,情韻起伏跌宕,則可長短並用整散結合,以收盪氣迴腸之效。  


    劉勰修辭美學最為璀璨的部分,在篇章修辭。  


    重涵養,立風格。【體性】之體,文章體貌,【體性】之性,人之性情,【體性】即論文章風格和作者個性的關係。文有『八風之議』即窮列文章八種風格――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又據不同標準分為四組:思想內容――雅與奇反,情理義蘊――奧與顯殊,題材表達――繁與約舛,體象氣韻――壯與輕乖。凡為文者,均望儘快形成自己獨特風格,劉勰指出文章風格和作者涵養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夫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見,蓋沿隱而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並性情所爍,陶染所凝,是以筆區雲譎,文苑波詭有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事義淺深,未聞乖其學,體式雅鄭,鮮有反其習。各師成心,其異如面。』由是觀之,文如其人,理應不錯。作者的內心情理外化為語言文章,作者的才學、氣質、性情、習慣所陶染而成的個性,必然盈溢為文章風格。因此,要熔鑄自己獨特文風,必須注重修養才學,涵性怡情完善個性品質。無怪劉勰在【神思】中提倡『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臟,澡雪精神;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繹辭。』也只有如是,才有助於文章風格的形成。  


    文章有風格,更有風骨,才煽情動人,辭采煥然。什麼是風骨呢?『【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之符契也。是以怊(ch o悲憤)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簡言之,風就是充盈於作品中的情志和才氣,是感化的根本力量。骨則是切中肯綮、言簡意賅、恰如其分、流暢和諧的語言。風骨指向了感人才情和生動語言的修辭美學。要使文章含風樹骨,則須『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劉勰還進一步指出有無風骨對文章的不同效果:『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思不環周,索莫乏氣,則無風之驗也。相如賦仙,(作【大人賦】)氣號凌雲,蔚為辭宗,乃其風力遒也。』如是觀之,白居易『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之論,與劉勰風骨之議,均為至言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