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8|回覆: 0

[訓詁學] 奇異石碑 神秘文字:揭秘古文字釋讀技巧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7-8-14 16: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京報
2007814162717506.jpg

考古學家姆吉扎德認為,這塊石碑上刻着的,是一種未被釋讀的古文字。

伊朗考古學家發現奇異符號石碑
古文字學家解析古文字釋讀技巧
近日,【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約瑟夫・姆吉扎德等考古學家的最新考古發現。在伊朗西部的一個城市吉羅夫特附近,研究者發現了一塊石碑。碑上刻滿奇怪的符號,考古人員認為,這很可能是一種已經中斷傳承數千年的神秘文字。
事實上,發現神秘古文字消息時常可以看到,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民間學者不斷聲稱自己破解了某種重要的神秘文字。神秘文字真有那麼神秘嗎,破解神秘文字的方法有一定之規嗎?在古文字學家看來,無論是神秘文字,還是神秘文字的解讀方法,其實並不神秘。
1 伊朗>
古城遺址發現新楔形文字
考古發現往往將遺失的歷史文明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西方的考古學家對伊朗境內的一座古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一系列發掘活動,考古學家重新衡量了古代伊朗在古代文明世界內的地位。相當部分科學家認為,兩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很可能是源於伊朗境內一條偏僻山溝中的一座古城。儘管這還是考古發現的早期階段,但許多考古學家相信這次的考古發現將重寫人類文明史。8月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對這一遺址的發掘情況進行了詳細報道。
伊朗考古學家約瑟夫・姆吉扎德(Yousef Madjidzadeh)在吉羅夫特城的南部還發現了一個古城遺址。『這個古城面積約2000平方米。在公元前3世紀中期達到鼎盛。』就是在吉羅夫特的這處古城市遺址附近,姆吉扎德發現了一塊不大的石碑。在石碑上有一些奇怪的符號。
發現者認為這些符號是一種文字。該種文字的文明消亡以後,就再沒人見過它們。不過,考慮到古城發掘的過程以及周圍地區的環境,姆吉扎德也謹慎地表示,當然無法排除這塊石碑是後人偽作的可能。
每一種古文字的發現都帶來了頗多的驚喜。在伊朗的吉羅夫特,這樣的驚喜並非首此出現。此前,著名的埃蘭楔形文字也發現於此地。
1835年,一名25歲的英國陸軍中尉羅林森奉命前往伊朗,出任庫爾德斯坦省總督的軍事顧問。這位業餘考古愛好者到任不久,就聽當地人說駐地附近有一處石刻。他於是前往石刻所在地,貝希斯敦村附近探險,並終於在此發現了一片大型摩崖石刻。
該片石刻離地面約有100米,石刻本身高約8米,寬約5米。上半部是一個浮雕,下半部是用古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三種楔形文字寫成的銘文。這就是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
然而,古波斯的楔形文字早就隨着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的滅亡,而變成了一種無人通曉的死文字。不幸的是另兩種楔形文字也早已隨着文明的消逝而失傳。因此,人們並不知道這些文字在向人們訴說着什麼。
經過近12年的研究,英國考古學家羅林森(Rawlinson)才終於在1845年成功地譯解了這片摩崖石刻上的古波斯語楔形文字。
考古研究人員紛紛表示,如果姆吉扎德新發現的真的是一種從未被確認過的楔形文字,那肯定會助於對楔形文字的發展史進行脈絡的梳理―――畢竟這種類型的文字正是發源於伊朗。
2 中國>
甲骨文破譯靠傳承
事實上,古文字的發現往往隨着考古發現漸入我們的視野。而隨着古文字的解讀,一段塵封的歷史也由此揭開。甲骨文就是古文字破譯史上的著名案例。
1899年,國子監祭酒(國家教育的最高行政長官)王懿榮發現了甲骨文。據說,當時王懿榮正患瘧疾,醫書上說一種叫『龍骨』的東西可以醫治瘧疾,所以他派人到北京菜市口達仁堂購買這種藥材。
王懿榮仔細觀察買回來的『龍骨』,發現上面有不少刻畫符號。王懿榮有很好的國學基礎,對金石學很熟悉。他很敏銳地意識到那是古代的文字。根據這條線索,他順藤摸瓜找到了殷墟,確認了它的出土地,並因此確定了此種文字與商代古人的關係。王懿榮認定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最終,它被定名為甲骨文,並被追認為現代漢字已知的最早源頭。從那以後,中國學者也便開始了對這種文字的釋讀過程。
清代收藏家劉鶚是一位著名的甲骨收藏者。1903年,他在金石學家羅振玉的幫助下,從自己的藏品中精選出1058片甲骨,影印出版了【鐵雲藏龜】一書。這是中國第一部有關甲骨文的書。1904年,學者孫詒讓根據【鐵雲藏龜】提供的資料寫出【契文舉例】一書。在這本書里,他發表了自己破譯出的181個甲骨文字。這是中國第一部考釋研究甲骨文的專著。
『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識別出這麼多字,是因為漢字與其他地區發現的古文字不一樣,漢字流傳有序,有自己的系統。』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趙平安教授指出,學者可以通過對字型的比對釋讀甲骨文,這種方法使甲骨文的識別工作得到了突破。
這些古文字字型的資料包括金文、石刻文字、小篆等等。它們都是解讀甲骨文的參照物。古籍文獻也成為一個參照途徑,通過文獻分析,研究者釋讀了甲骨文中記錄的地理、人物專名信息。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發展,甲骨學已經成為一門顯學,並成為我們認識商代歷史的基本材料。
不過,甲骨文的釋讀依然充滿挑戰性。現在,人們已經在甲骨上發現的單字約5000個,但能確認的僅1000多字。而且,在這批已經釋讀出的甲骨文中,大部分是類似『日』、『月』這樣的簡單象形字。由此,逐一解讀出甲骨文,特別是其中比較複雜的文字便成為現今中國古文字研究工作的重要內容。
3 埃及>
羅塞塔的解謎傳奇
早在甲骨文揭開面紗的100年前,埃及古文字就已進入人們的視線。隨着古埃及國家的消亡,古埃及文字也逐漸被人們遺忘。直到19世紀羅塞塔石碑被發現,並經法國學者商博良深入研究後,古埃及文字才被釋讀出來。
羅塞塔石碑是解讀埃及古文字的關鍵所在。1798年拿破崙出征埃及,並於當年的7月攻下開羅,很快征服了埃及。當時隨軍出征的有175名『有學問的人』,目的是為了研究神秘的古埃及。
1799年8月,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城附近,一隊法國士兵正在修築工事。突然,一個士兵的鐵鏟碰到一塊堅硬的東西。那位士兵可能沒想到,這塊堅硬的東西是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鑰匙,這便是羅塞塔石碑:外形不規則的黑色玄武石碑,全長114厘米,寬72厘米,碑面刻有三段不同的文字。
『羅塞塔石碑的發現,給人們認識古埃及文化帶來了希望。』趙平安指出,最初許多學者對石碑上的象形文字一籌莫展。後來,研究者發現了羅塞塔石碑文字的真實狀態。原來這三段文字分別由三種古文字刻成。這三種文字分別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世俗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草寫體)和希臘文字。其中第一段為象形文字,共11行;第二段為通俗體文字,共32行;第三段為希臘文字,共54行。
『在解讀埃及古文字時,希臘文字的意義非同一般,因為希臘文是人們所熟悉的,這就是學者釋讀埃及古文字的一個參照物。』趙平安指出由已知文字來解讀未知文字是破譯古文字的一條重要途徑。
從1808年起,考古學家商博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古埃及象形文字釋讀工作。在研究過程中,商博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古埃及人寫國王名字時,都要加上圓框,或者在名字下面劃上粗線。『羅塞塔碑』上也有用線條框起來的文字。經過不斷探索,商博良終於對照着希臘文,讀出了埃及國王托勒密和『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CleopatraVII)這兩個象形文字。它們可以從右到左,也可以從左到右,或者從上到下拼讀出來。『埃及古文字的釋讀完成,也就帶來了埃及學的興盛。』
4 印度>
統計原理破譯哈拉巴文字
遵循文字發展的自身規律、對照着另一種文字來解讀古文字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對哈拉巴(Harappa)文字進行解讀的過程中,統計學的方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印度古文明的發祥之地曾發現一些類似文字的符號―――哈拉巴文字。自發現以來便困擾着人們。上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開始了破解哈拉巴文字的征途。
令人不解的是,即使是在人類擁有了高度發達的密碼破譯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後,研究者對古人的區區二十幾個符號始終困惑不解。畢竟,學者們僅僅得到了印章上的銘文和陶器上的少量粗糙雕刻,信息量實在太少。相關遺址總共只發現4000枚印章、印跡和陶器上殘破不全的銘文雕刻。而且現知的所有銘文中沒有一個超過21個符號,每段銘文的符號數通常只有五六個。
破譯這種文字的難點還在於它們是一種未知語言的未知文字,誰也弄不清它們與古代或現今何種語言文字的關係,也沒有一塊兩種文字對照的石碑作為破譯的參照,像埃及的羅塞塔石碑和伊朗的貝希斯頓石刻那樣。一開始,學者們試圖把哈拉巴文字與古代西亞的米諾文字、迦南文字、赫梯文字聯繫起來,但破譯工作進展還是極為有限。
好在哈拉巴文字旁邊有圖畫,而這些文字和圖畫之間似乎有某種聯繫,這給了人們推演的線索。
早在上世紀30年代,英國學者罕特就着手收集哈拉巴文字。他確認了396個不同的哈拉巴符號,並逐漸增加至419個。這些符號在2290段銘文中出現了13376次。統計表明,其中有113個符號僅出現了1次,47個出現了2次,59個出現的次數少於5次。而只有約200個符號使用得較為廣泛,統計法給出了破譯的另一條思路。
這些發現說明:哈拉巴文既不是像梵文(印度的一種古文字)一樣的拼音文字,又不是像中文那樣的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的變體。哈拉巴文介乎兩者之間,有些符號是一字一詞一音的實體文字,有的符號卻只代表發音。
考慮到大部分文字體系中都有表示單數、複數、男性(陽性)、女性(陰性)的一些文字規則,還有一些對尊貴人物的稱謂,往往必須放在文章句子的開頭,學者們發現一些哈拉巴符號經常出現在句子的中部,而另一些則反覆出現在句子的開頭和結尾。而其閱讀順序是從右到左,這點與古代中文和阿拉伯文相同。
在這種思路下,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在破譯哈拉巴銘文時使用了一種格柵法,它是基於統計原理來分析哈拉巴符號在句子裡的前後順序,從中發現規則並最終破解了這種文字。
-鏈接
如何破譯一個古字
『讀出一個古文字,就猶如發現一片新大陸。』一句話已經將古文字的解讀難度描繪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在對甲骨文的解讀過程中,前人主要以【說文解字】為橋梁,通過字型縱向演化的比較來破譯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歷經幾代人的努力,目前已解讀了1000多個甲骨文字和2000多個青銅銘文文字。不過就其總數來說,所解讀出的字數尚未過半。與此相伴隨的一個問題是,即使我們已經解讀出其中的一些字,也無法確知它們在商周時代的讀音與意義。由此,探索新的古文字考釋手段和研究方法,便成了當前古文字研究中一個迫切的問題。
近年來,隨着戰國文獻的不斷出土與發現,研究者獲得了更多的參考資料。【周易】、【老子】這樣的典籍都有了戰國時代的版本資料。趙平安指出,目前對甲骨文的解讀就可以參照這些文獻。然而即使如此,甲骨文的一個字能夠解讀出來還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比如甲骨文中的『達』字,曾經被讀作『途』。『途』通『屠』,也就是屠殺的意思。這個在甲骨文中頻繁出現的字,在對商王的形象解讀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此解釋下傳達出的歷史信息是,當年商王不斷地殺人,是典型的暴君。
不過,也有一些學者對此提出了異議。因為『途』的對象往往是殷王室的親眷、重臣、領地諸侯。對這類人群,殷王室絕無大規模屠戮的道理。『此外,我們還要考慮到詞彙學的整個流變過程,因為「屠」字出現得很晚,所能見到的用例基本上是戰國以後的,而且屠後面多接牲畜名,本義為屠宰牲畜。』趙平安解釋說,在對一個甲骨文文字的解讀過程中要應用到多種方法,其中形體分析法,辭例校勘法,文獻比較法都是常用的方法。辨別這個字是否解讀得準確也要通過上述方法。
而對古文字的考釋成敗往往取決於能否找到可靠的足以溝通古今文字的有關文字資料。在對甲骨文『達』的釋讀上,楚簡的發表至關重要。不過,文字資料的獲取也帶有偶然性,因而歷史性分析必然存在着較大的死角,致使相當一部分古文字無法釋讀。
1995年,江陵九店楚簡發表,這對甲骨文『達』字的解釋提供了新的文獻資料。這時文獻比較法便派上了用場。當時,古文字學家李家浩在其文章中援引楚系『達』字字形。相比之前,『達』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主要稱為秦系『達』字字形。
將對甲骨文中的這個『途』字和戰國時楚系『達』字比較,趙平安等古文字學家發現這兩個字之間有着明顯的形體聯繫,特別是A(【甲骨文合集】32229)與a(郭店楚簡【語叢】),B(【甲骨文合集】6667)與b(【古文四聲韻】引【古老子】),C(【甲骨文合集】6055)與字形c(郭店楚簡【窮達以時】),(見左圖)。這時,形體分析法又派上了用場。
趙平安認為楚文字『達』就是在甲骨文所謂『途』字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所以,甲骨文所謂『途』應該釋讀為『達』字。
-延伸
神秘文字:傳說還是歷史?
『任何一種文字都有其產生的根源,我們都可以找到與其相關的語言和文字。』清華大學歷史系李學勤教授表示,儘管古文字與現代我們熟悉的書寫文字已有了一定的距離,但都不是空穴來風,總能找到相應的依據。無論是中國的古文字,還是埃及的古文字,古文字學家總能找到解讀的途徑。
然而,還是有一些神秘文字流傳了數百甚至上千年,依然無法被釋讀。在中國,至少有8種這樣的文字符號,被稱為中國的『八大神秘文字』。它們分別是倉頡書、夏禹書、紅岩天書、巴蜀符號、東巴文字、岣嶁碑、夜郎天書和仙居蝌蚪文。除了這8種文字之外,研究人員還陸續發現了四川涼山地區爾蘇的沙巴文,湘西地區的女書等神秘文字。這些神秘的文字,始終吸引着解讀者的目光。
1 紅岩天書
紅崖山距黃果樹瀑布約7千米。在它的半山腰上,有一塊巨大的淺紅色絕壁,壁長100米,高30多米,遠遠望去,像一塊巨大的紅黃橫幅懸掛在曬甲山頂上。山崖上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文字符號。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中曾經提及此處文字,稱之為『白水紅岩』。清光緒年間,日本學者德丸作藏和法國學者柏拉如雷・弗海爾曾前往考察,但都無功而返。
圍繞這處流傳數百年的神秘文字,存在很多傳說,其中三種比較有代表性:一說是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時留下的遺蹟,故又名『諸葛碑』。紅岩碑文所在的曬甲山傳為諸葛亮南征時的屯兵曬甲之處,明清時的文人便認為是孔明南征時得到彝族默部首領濟火的輔佐,在平定西南各族後,結盟修好的紀念碑。二說是蜀漢時爨族首領濟火協助諸葛亮南征有功,此碑就是用古爨族文字書寫的濟火『紀功碑』。三說是殷高宗伐鬼方時的紀功碑。
最近有一些民間學者提出,這是明建文帝在失位之後刻下的討伐篡位者朱棣的詔書。
2 岣嶁碑
而對原刻于衡山岣嶁峰的『岣嶁碑』,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意見。岣嶁碑字形如蝌蚪,不同於甲骨和鐘鼎文。有人猜測這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至於內容,古代多認為是記錄大禹治水的內容,而近年一些學者則認為『岣嶁碑』與大禹並沒有什麼關係。中國現代最重要的古文字研究專家郭沫若曾經對此進行過仔細分析,但只認出了其中的少數幾個字。
對於這樣的神秘文字,趙平安指出,相關的傳說多是人們附會的結果。比如著名的『大禹碑』,其實宋代就有人摹刻,後來有人附會是大禹作的,解讀時也便出現附會大禹的各種說法。而這種附會的結果則將這種文字越說越神秘。『我們現在還不好說這些文字就是後人偽造的,但因為相關資料的缺乏,我認為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存而不解,等到有更多資料出來了再解釋。』
3 巴蜀符號
與其他並未廣泛流通,缺乏系統性,僅僅作為密寫工具的神秘文字不同,巴蜀符號曾經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在一定範圍內被普遍使用。
巴蜀符號,又稱巴蜀圖語或巴蜀圖形文字。上世紀,四川省出土的戰國至西漢初的文物上,發現有150個不同圖符。古文字學家研究後認為,這些巴蜀符號主要是古巴蜀土著民族鑄印或刻在器物或印章上的一種定型化的象形文字。研究者錢玉趾指出,這些圖符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種拼音文字。『目前國家正立項有關巴蜀符號的社科基金。』趙平安指出,對這種神秘文字的解讀成了古文字學家的一大心願,希望能像甲骨文的釋讀一樣,儘快找到突破口。
新知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李健亞
本專題感謝:
李學勤(清華大學教授)
趙平安(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