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鳳凰網歷史 本文摘自【扯下帝王的遮羞布】,作者:曉風殘月,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黃帝創建的,由該家族三代四個人繼承下來的穩固基業――堂堂的華夏聯盟,在瞬間落到了外人的手裡,這不失為一個天大的遺憾。這『篡權者』正是我們的祖先之一――舜帝。那麼,他是用什麼方法打垮這種牢不可破的家譜繼承機制,並且將自己的行為冠冕堂皇化,而以『禪讓制』流芳百世的呢?
僅在此,我們就總結兩點,奪取了某個權位,不僅需要技巧,還得需要輿論支持,以便讓自己奪權的行為合法化。
較量:『禪讓』遮羞布下的廝殺
四千年前的某個晚上,茅草宮殿裡燈火通明,陶器收藏家堯正在把玩着一個陶壺。該壺製作精巧,壺壁薄如雞蛋殼,足見制壺之人技藝之高超,心思之縝密。誰也不知道堯是在專心看壺,還是在琢磨製壺之人的心思。這是因為此壺的製作人正是部落長老們竭力推薦的盟主接班人――舜。
堯與舜之間的較量,或許就像這個雞蛋殼薄的陶壺一樣,蒙上了道德的遮羞布,雙方都小心翼翼,生怕將大局弄亂,卻又是那麼地激烈,招招致命。
如果舜只具有高超的制壺工藝,並不足讓堯心存戒備,甚至暗藏殺機。怪就怪在,舜的才能確實太大了。
舜出生於與華夏民族齊頭並進的東夷族,他的媽媽死得早,從小跟着父親和後母生活在一起。他的後媽有自己的親生骨肉,對舜這個外人的孩子自然不待見。而舜的親生父親是個瞎子,能再娶到老婆,已經是萬幸了,能不事事依着老婆?舜從小就受盡世間的磨難,忍受着後母、親爹,還有弟弟的欺負。但是,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才鍛煉出了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舜。
在十七歲那年,舜自己卷了捲鋪蓋,正式外出打工了。他沒有去繁華的地方,而是到當時最需要開發的地方去了――他去了現今濟南市以南的歷山。
在歷山開荒的日子,也是舜展現政治才華的絕佳時期。在那裡,他遇見了秦朝的創始人伯益,並且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在處理拓荒者的糾紛中,舜對於破壞規矩的人毫不留情,維持了良好的投資秩序,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開荒。
但舜並不甘於山大王的生活,他又跑到了中原的雷澤去打魚,他打到的魚很多,卻也遇到了很多鬥爭,結果他和搶魚的人不打不相識,再一次贏得了漁民的愛戴。接着,他又開始了陶器工匠的生活。他做出了薄如雞蛋殼的陶瓷製品,並將此技術無償傳授給其他的人。
遊歷天下的經歷,使得舜的『粉絲』滿天下,遍布於農業、漁業和手工業之中。就連大名鼎鼎的華夏部落長老『十二牧』,也成為了舜的鐵杆粉絲。可不,這些長老因此就在堯的御前會議上力薦舜當華夏部落的盟主。
來源:鳳凰網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