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27|回覆: 0

考古學專題研討課之『大明宮遺址考古與大明宮遺址的保護和展示』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2-5-4 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考古網
    主講人:龔國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員)
   
    2012年5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龔國強先生為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同學作了題為【大明宮遺址考古與大明宮遺址的保護和展示】的專題報告,圍繞大明宮遺址的考古工作以及在遺址保護方面取得的相關成果,他從具體個案的角度闡明了我國在大遺址保護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一方面從理論角度梳理出在大遺址保護方面取得的若干共識,另一方面從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進程中總結出寶貴的經驗和借鑑,觀點鮮明,立論有據,給在場的同學以極大的啟發和思考!
    一、唐大明宮簡介
    大明宮是唐代都城長安城的三大宮城之一,又稱『東內』,是唐代最重要的政治權力中樞;它始建於唐貞觀8年(公元634年),廢棄於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前後共270年,實際使用時間長達240餘年,唐朝22個皇帝,除高祖、中宗、少帝、睿宗、哀帝外,其餘17帝都在大明宮處理朝政和寢食生活,可以說大明宮見證了唐朝的繁榮和盛衰。另外,從選址和規模上看,龍首原是長安城東部、漢游靼陡叩刈畋幣壞澇海捶縊搗ǎ釷屎嫌誚ㄖ遙淮涌脊趴碧降姆段Ю純矗3.2平方公裡面積可以稱得上是漢代以後歷代宮室中最大的(東牆2310、南牆1370、西牆2256、北牆1135米)。
    二、大明宮遺址的考古曆程
    大明宮遺址考古正式開始於1957年,至今已經歷了五十餘年的歷程。回顧這幾十年的考古工作,大致可劃分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57年至1961年底)、第二階段(1962年至1994年)、第三階段(1995年至2010年)、第四階段(2011年至今),每一階段各有其研究的側重點。
    第一階段:為起步和基礎階段,也是大明宮考古成果最大、最豐富的階段。主要工作和收穫如下:1.着重弄清了大明宮遺址範圍大小以及形制布局,糾正了一些文獻記載的錯誤,第一次揭示出大明宮遺址的真實面貌,繪出了大明宮遺址的第一張實測圖;2.出版了【唐長安大明宮】的專刊報告,全面報道了考古新發現;3.在此階段的工作基礎上,唐大明宮遺址被國務院列入了為數不多的全國第一批重點保護單位名錄,從而使該遺址的保護得到了有效的保證。
    第二階段:由於文革的影響以及從事長安城其他遺址的考古工作,此階段內大明宮的考古工作較少,主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着重弄清了宮內具體建築遺址的內涵和特徵,主要工作內容有含耀門、三清殿、清思殿、東朝堂、翰林院等遺址的發掘;除此之外,古建學家在考古資料基礎上,結合文獻,對一些重要的建築遺址(例玄武門、麟德殿、含元殿等)進行了復原研究。
    第三階段:大明宮考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主要表現為:1.改變了以前單純進行考古的局面,考古工作開始與遺址保護相結合來進行,例如含元殿第二次發掘、御道遺址調查和丹鳳門發掘等,解決了一些爭議性的問題,並有所新的發現;2.開始了中外合作考古和研究,如太液池遺址的發掘;3.考古工作細化和深化,科技含量加大;4.考古成果的報道速度加快,學術界可以較快地利用新的考古資料進行研究。
    第四階段: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和開園後的考古階段,具有兩大特點:
    1、可以有計劃地重新開展以學術研究為中心的主動性考古工作,主要為解決和填補學術研究空白;2、公園考古現場必須向社會公眾開放,新發現和新成果要及時向公眾講解、發布,以不斷地豐富和更新公園的展示內容。遺址的真實面貌將更加清楚。
 
201254163047252..jpg

 

    三、國家大遺址保護的探索與實踐
    首先,需要明確『大遺址』的概念,它是指具有規模宏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特點的大型遺址、遺址群及文化景觀。就目前的保存現狀而言,我國現有2300多處國保護單位,約1/4(500處)為大遺址。其次,回顧近些年來,我國在大遺址保護方面的相關實踐和探索。
    早在1999年,國家『十五規劃』之初,大遺址搶救保護問題被正式提出並納入規劃之中;2005年,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經費;2010年,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共同研究編制了【『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首批100個大遺址納入規劃,初步形成『兩片三線』(西安、洛陽;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的保護格局。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大遺址保護完成了五大轉變:從被動的搶救性保護到主動的規劃性保護;從『打補丁式』的局部保護到遺址規模和格局的全面保護;從單純的本體保護到兼顧遺址環境的綜合性保護;從封閉保護到開放式保護;從專一文物保護工程到推動城市發展、改善民生的市政大計。
 
 
201254163110375..jpg

 
    四、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經驗
    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成功之處是多方面的,其最大的成果是使大明宮遺址得到了整體保護;解決了遺址保護與城市建設、人民生產生活、城區環境改善、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等方面的問題和矛盾,在科學規劃、科學實施基礎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和約束,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例如建設周期過於緊促;總原則及領導的意識得不到有效的貫徹;有的建設項目未能履行論證、申報、立項批准等相關程序;未聽取和採納文物考古專家意見;遺址建設區管理鬆散,隨意開放等,都對遺址的整體性保護產生了消極影響。
    除此之外,龔國強先生還特別提到,考古工作不再是純粹考古調查和發掘,考古工作者需要參與到遺址保護全過程(發掘前、發掘過程、發掘後,要參與保護和展示設計)。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也必須納入考古工作這個保護基礎。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