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05|回覆: 0

[論史] 南明並非『小朝廷』 大半個中國仍屬弘光政權統治(4)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7-2 23: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華讀書報
古史分期
直面歷史的實際,而非先驗、先入為主的義理,是很迫切的需要。其迫切性,借中國古史分期問題就可以了解。
中國傳統史學,一來是王朝史,二來因為目的在於供統治者鏡鑒而主要是一部治亂史。它沒有社會演進的概念,不知道通過歷史追尋、探索文明的發展和規律。本來,這正是揖別舊史學後,現代史學應予開拓和有所建樹的領域。然而迄今為止,對中國四千年左右(從夏代算起)的歷史,我們究竟擁有怎樣的認識呢?
不知如今中學歷史講些什麼,依照當年我自己在課堂上所被告知的,從春秋到1840年這兩千多年,中國都屬於『封建社會』。實則自嬴政這位『始皇帝』起,中國就廢止了封建制,漢代初年略有反覆,不久也徹底取消實封,以後歷代封王建國都僅為虛封,亦即受封之王有爵號有封地,但並非政治經濟上的獨立國。1973年8月5日,毛澤東有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云:『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說得很明白,秦以後中國已無封建制,『百代』所行,都是嬴政始創的中央集權(大一統君權制)。那為什麼教科書無視這一點,仍將中國冠以『封建社會』『封建時代』?原因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建立了一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大階段的社會發展史模型。本來,這番總結依據的主要是歐洲史,那裡直到近代資本主義之前,確實處於完整的封建形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曾系統研究過中國的歷史,不了解帝制中國形態,這本來沒什麼,可由於那模型被奉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義理,不許旁生枝節,封建形態明明已經蕩然的帝制中國,便只好擔了『封建社會』的虛名。
其實,以中國歷史實際,不單『封建社會』是穿鑿,連『奴隸社會』的存在,也不能從史料上落實。顧名思義,『奴隸社會』即應以奴隸制為社會基本關係,但至今不論文字上還是器物上,我們都不能完全地證明,中國曾經有一個奴隸制階段。否則,其始於何時、崩於何時,歷史上會有確切的標誌和概念,可是並無任何歷史學家對我們能夠以此相告。郭沫若曾將一些論文編在一起,取名【奴隸制時代】,但裡面論述多不令人信服。我們見到的常常是一些字形字義的詮釋,某字像是奴隸情形的表現,某字有受人奴役的含義等。他唯一肯定的結論是:『殷代是奴隸制』,但即使在殷代,連他自己都說:『「當作牲畜來買賣」的例子雖然還找不到,但「當作牲畜來屠殺」的例子是多到不可勝數了。』我們知道,奴隸是奴隸主的財富,是奴隸主的生產工具,奴隸主擁有奴隸絕不是為了用來殺掉的,如果連買賣奴隸的跡象都找不到,卻以『當作牲畜來屠殺』為奴隸制存在的證據,那麼中國及世界上的奴隸制不知要延續到何年何月了――希特勒集中營里的猶太人不也是『當作牲畜來屠殺』的嗎?
上述分期法用於中國,十分誤事,它妨礙我們對自己歷史取得切實認識。大大小小十幾個朝代,都扔在『封建社會』一隻筐子裡,史家目光所在,俱為義理所規定的『封建共性』,而各代的差異、所發生或面臨的獨特現實,以及朝代間問題、主題之嬗替、移易和變異,均無從給予專深的注意與研究。至今,中國歷史究竟走過哪些階段以及如何走過,比如:何時算是我們的上古、何時算是我們的中古、何時算是我們的近古,概念全無,而只有一個眉毛鬍子一把抓的『封建時代』。如此,中國歷史循何而來,怎樣走過每一步,無人說得出。
尤其那些制度和文化有變化,社會經濟、社會生活出現新因素、新形態的重要朝代,我們的工作非得以抱愧來形容。比如宋代,很長時間裡,它對於我們似乎只意味着宋江、秦檜、軟弱、屈辱、存天理滅人慾之類字眼。實際上,它是一個真正孕育了變革和轉型的大朝代,是預示着近古曙光在東方出現的朝代。它的意義,堪比歐洲文藝復興;它的文化和學術,為漢代以來最豐厚、最重要,而對中國思想價值的影響,亦不遜於宗教改革對西方思想價值的影響。我自己是由研讀明史,而曲折領略了宋代的意義。那些研讀,屢屢把明代的根指向宋代,無論社會、文化和精神思想;明人承自於宋而為之感念的情懷,隨處可見。如余懷那本寫於清初,名曰『狹邪』實為文明悼亡之作的【板橋雜記】,『聊記見聞,用編汗簡,效東京夢華之錄,標崖公蜆斗之名。豈徒狹邪之是述、艷冶之是傳也哉!』這東京夢華之錄,便是孟元老南渡之後,為繁華汴梁獻上的追憶。然而,這樣的情懷,我們今人不必說感同身受,只怕連稍稍明白也難;那是因為,明人所了解所懂得的宋代的意義,在我們這兒是幾乎斷線、失傳了。而在義理的執着中,中國歷史被隱匿和消遁的意義,當然遠遠不止於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