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2|回覆: 0

[史學] 中國古代犯人被斬首時人的感受是什麼樣?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2-7-26 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華傳奇
斬首是古代執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就是殺頭。所謂梟首或棄市其實也都是斬首,只不過梟首指斬首後把人頭懸掛在高竿上示眾,棄市指將囚犯在鬧市處死。從秦時起斬首正式列入法典。隋代以後直至明、清的死刑執行方式主要是斬首,它的處罰程度比凌遲輕,而比絞刑重。
難斷脖頸
斬首的行刑者――劊子手都是心狠手黑之輩,他們不僅要有殺人的膽量,而且要經過一定的技術訓練。人的脖頸雖然比較細,但因為其中有頸椎骨,所以不用力氣就不能一下子砍斷。有的犯人孔武有力或身懷絕技,要砍掉他的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嘯亭雜錄】卷八所記的阿里瑪是清初一名武將,在應該城任職橫行不法,作惡多端,順治皇帝想除掉他,就派遣一名勇力僅次他的武官巴圖魯占把他逮捕,押趕菜市口斬首。囚車走到宣武門,阿里瑪說:『死就死罷了,但我是滿族人,不能讓漢人看見我受刑,就在這城門裡邊把我殺了吧!』同時,他用腳勾住城門瓮洞,囚車竟不能前。巴圖魯占同意了他的要求,下令在城門裡邊行刑。在用刑時,阿里瑪的脖頸就像鐵鑄似的,刀砍不動。阿里瑪告訴巴圖魯占說,先用刀割斷脖筋,然後再砍。巴圖魯占讓劊子手照着辦,才把阿里瑪的頭砍掉。
惠康野叟【識余】卷四『說異』一節,記明朝有個陸暉的蘇州人犯罪當斬,受刑時,劊子手揮刀砍去,卻未能損傷他的皮肉,刀反而被砍折了。這樣連續砍折了三把刀,他的脖頸連一點兒血也不見,只有3個刀印。監斬官大驚,問他是怎麼回事,陸暉說:『我在入獄後就讓家裡人造了一尊觀音像,虔誠祈求保佐。現在你們殺不死我,這是觀音菩薩的慈力吧。』監斬官把這一情況如實呈報,有司奏明朝廷,赦免了陸暉的死罪。這個陸暉,可能具有硬氣功一類的絕技,觀音菩薩保佑的話不過是假託之詞。
清代咸豐年間,有一次官軍在福建沿海地區捕獲海盜50餘人,趕福州市北郊刑場斬首。這些海盜多是有些功夫的,劊子手行刑時連砍數刀還不能砍下頭來。於是就另想辦法,找來一條木匠用的大鋸,兩個人對拉,鋸斷囚犯的脖子,囚犯號叫,慘不忍聞。
斷頭瞬間
被斬首時,在頭與身體分離的剎那間,人的感覺如何?活着的人誰也沒有親身體驗,只能憑想象來推測了。對此,古代野史筆記有記述,有的小說也有所描寫。
【聊齋志異】卷二有【快刀】一篇,寫明末時,官軍捕獲山東盜賊十餘人,押赴市曹斬首。其中一名士兵拿的那把刀非常鋒利,盜賊中有一人認識這個士兵,就對他說:『聽說你的刀最快,斬首時不會割第二次,請你用這把刀殺我。』士兵同意了。行刑時,士兵一刀砍去,那個盜賊的人頭滾出數步之外,在地上旋轉未定時,口中叫道:『好快刀!』
這是小說家言,當然不能當真。因為人說活靠聲帶振動。只有一顆人頭根本無法發音。但是,史籍中可以見到相似的事例。明末抗清英雄瞿式耜被清朝殺害後,家屬收屍,把他的頭裝在一個木匣子裡,他的眼睛在睜着,家裡的人對着他的頭說:『公子平安無恙,你可以閉眼了。』他仍然不閉眼,有人又說:『焦侯(即焦璉,曾被封為新興侯)也平安無恙。』這時,他的眼皮才合攏。人們都說:『瞿公的精靈未泯,死後還惦記着朝廷大事。』但是瞿式耜被殺後大腦是怎麼想的,可惜無法證實。和瞿式耜同時的楊廷樞也被清兵俘獲,臨刑慷慨不屈,仰天長嘯,連呼『大明』,頭已落地,他口中又喊出一個『大』字,清晰可聞。
近代學才林紓(琴南)曾和他的朋友王子仁在一起探討過人被斬首後的短暫瞬間有無知覺的問題。林紓認為,人被殺,督脈則斷,必然一無所知。王子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說法國有兩個醫生研究過這種現象,認為人的頸部總筋雖然斷了,但腦氣還沒有立即消亡,可能會有微弱的知覺。不久,其中一個醫生犯了死罪,應當斬首,他的朋友對他說:『你的頭落地後,我捧着你的臉叫你的名字,你若有知覺,就睜開眼看着我。』犯罪的醫生同意了。到受刑後,朋友按照所說的去做,死者的頭顱果然睜眼看他一下,隨即閉上,再喊第二聲時,眼皮卻不再睜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