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9|回覆: 0

[史學] 上古禪讓實是暴力奪權鬥爭 掩蓋政治真相古已有之(1)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2-8-6 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鳳凰網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傳播的一則遠古傳說:部落酋長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故事,可能是中華文明中最溫情脈脈、最令人神往的政治童話。【墨子・尚賢】說得較為簡單:堯為天子時,舜只是一介農夫,因有賢名之故,被堯選為自己的接班人,『立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孟子・萬章】說得稍有情節:舜相堯二十有八載,堯薦舜於天。堯崩,舜避堯之子而不即位,天下諸侯不朝覲堯之子而朝覲舜,由是眾望所歸,舜踐天子位。後舜薦禹於天,十七年而舜崩,禹避舜之子回故城,但人民願服從禹,禹遂即天子位。後禹又薦益於天,七年而禹崩,益也避禹之子啟,然而,人民不願跟從益而願跟啟,啟便為天子。有評論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呂氏春秋・去私】講得非常簡練:『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史記・五帝本紀】綜合了【尚書・堯典】諸書的內容,對此故事作了系統而生動的敘述:堯先諮詢『四岳』誰能接任天子之位?『四岳』推薦了民間有孝名的舜,堯於是對舜作了多次考察,舜的言行和能力使堯很是滿意,於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堯老死後,舜踐天子之位。此後,舜禹之間的禪讓,故事情節大致與【孟子】相同……
那麼,如何來看待這一傳說的歷史真實性呢?直到近代,許多人乃至一些學者都認為此傳說大致可信,以為這是古代部落軍事民主制或氏族選舉制度的反映,許多論著與教材將它作為中國上古史中最華彩的樂章加以渲染。也有持否定意見者,主要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古史辯』派史學家。其實,此『禪讓』故事,一方面,實質仍是由最高首腦親選賢孝者而作出禪讓決定,即使偶爾出現一兩次,有一些存在的歷史可能,也與選舉產生首腦的民主方式存在着質的區別,它最多只是酋長與君主制繼統方式過渡時期的一種變異。另一方面,此種權力和平交接模式很可能只是後人的理想,而非歷史事實。當時諸子中就有不同看法,如【荀子・正論】認為『禪讓說』『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莊子】、【呂氏春秋】、【史記】記載的『許由不受天下』、『舜讓天下屢遭拒絕』等寓言故事即是對『禪讓制』的諷刺。尤其是還有許多相反情況的歷史記載,說堯、舜、禹之間權力非但不是和平交接,而且夾有頗為殘酷的強制暴力手段痕跡。就是說,三者間根本就不存在禪讓故事,而完全是勝王敗寇、你死我活的暴力爭奪權位。
【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括地誌】、【史通・疑古】引【瑣語】諸古籍說古老的【竹書紀年】有這樣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放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說明舜與堯父子之間的權力鬥爭是相當白熱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時暴力爭奪權位的歷史真相。此外,堯舜時鯀違帝命而被害,舜流放堯之子丹朱,益作為繼位人而被禹之子啟所殺……都可以作為當時權位鬥爭激烈的註腳。主張『禪讓制』的孟子在【孟子・萬章】中也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其明顯是在指責舜,說舜與堯之子之間有一場激烈的爭奪。【韓非子・說疑】說得更清楚:『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而天下譽之。』可見『舜逼堯』、『禹逼舜』諸故事在當時已很流傳,應也有一定的歷史依據。
其實,對舜、禹之間的『禪讓』故事最為有力的否定依據,應是當時最著名的案子:禹的父親鯀的被殺,它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樁有史可查的冤獄。其中,能否定『禪讓』故事的道理很簡單:鯀既然被天子舜所殺,那麼舜怎麼會將天子之位禪讓給有殺父之仇的禹呢?同時,為什麼說此案是冤獄?對有關史料作一些認真的考查與思索,便能看出其中的奧秘,它還可能是上古史中最悲情的政治冤獄。在分析此案的前因後果中,我們能看到古老的統治者製造政治冤獄的一些手段與方法,其卑劣的程度已令人嘆為觀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