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日報 臣奏:臣父子兄弟世受皇恩,敢做不好官麼!
(蒙皇上賞臣【諭直省督撫等官上諭】一道、【御製三月三日得雨詩】一章、紫金錠十錠、貂皮二張,臣隨即叩頭謝恩。)
又蒙上諭:你幾時起身?
臣奏:拾叄日起身。
上諭:好。你去吧。
讀着上面的文字,仿佛可以看到雍正君臣在一問一答。值得注意的是,雍正皇帝在提問時,因是一對一談話,因此直接用『你』,而不用對方姓名,也不用『爾』、『汝』,更不是什麼『卿』、『愛卿』。官員回答時,用『臣』自指(也有自稱『奴才』的);對雍正皇帝稱『主子』(或『皇上』)。當然,上述談話還能提供其它的信息,比如雍正皇帝說話不講情面,也可以看出他對於官員的社會關係十分關心,也十分了解。
但有一個問題,上面兩段對話都出現了『朕』,這不是證明了皇帝平常說話用『朕』嗎?事實上,這是官員在寫作時的曲筆,而非『實錄』。
直隸總督李維鈞記述了雍正三年正月初六日雍正皇帝對他講的話(5冊390頁):
聖祖仁皇帝以天下重器託付我,盡我精神力量,不敢負我聖祖仁皇帝也。要你們做督撫的,實心實力幫我治天下,使我不負聖祖仁皇帝。你們就是我的恩人了。
對這一記述,雍正皇帝不滿意,還特別在『我』字旁用硃批勾畫,同時認為記述不完備。後來李維鈞對這段進行了改寫(五冊588頁):
聖祖仁皇帝天生的聖人,雖捌歲登極,治陸拾壹年天下,天下人不能出其範圍。朕受付託之重,大小事務盡朕的精神力量做去。朕待人只一個誠字。你們做督撫的,要實心實力幫朕治天下,使朕不負聖祖仁皇帝。你們就是朕的恩人。若貪私作弊,不能仰體朕的意,就是朕的仇人也。斷不肯饒過的。
通過前後對比可知,雍正自稱的『我』字被統統改為『朕』字。實際上,絕大多數官員在書寫時都自覺地用了『朕』字,就如同今天影視劇的編劇們都自覺用『朕』一樣。可見,雍正皇帝在說話時,應該是用『我』自稱的。
總之,古代皇帝說話並非言必稱『朕』,歷史劇中皇帝言必稱『朕』的做法,只是後人的想象罷了。
來源:北京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