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京報
劉濟墓全景圖。市文研所供圖
去年在北京房山長溝發現的古墓其墓主人身份最終得到確定,唐幽州節度使劉濟為該墓主人。考古發現顯示,劉濟墓在墓葬形制上,承襲了中原地區唐墓特徵。但由於唐代社會動盪及經濟原因,該墓葬形制出現了很多僭越的情況,並未嚴守唐代墓葬形制應有的嚴格定製。
古墓身處房山文化硅谷
唐幽州節度使劉濟墓位於房山區長溝鎮墳莊村西北,距北京市區約56公里。該地區是房山區文化硅谷的建設區域,在前期考古勘探中,發現了古墓。2012年8月至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該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工作。
劉濟墓背山面水,背靠上方山,瀕臨拒馬河,鑿山為穴。市文研所發掘顯示,該墓葬規模較大、形制特殊,在北京地區,如此大規模的唐代墓葬發現極少,特別是墓葬中出土的大型彩繪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誌,在目前發現的唐代墓誌中,全國無有與之匹敵者,實屬罕見。墓葬中出土的彩繪須彌座石質棺床、彩繪石俑,亦十分珍貴。
墓葬的側室、耳室及壁龕的數量多達6個。在墓道、甬道、墓室四壁繪有壁畫,為紅、黑、黃、綠等多種顏色繪製的人物及花鳥圖案。目前出土的器物主要有唐幽州節度使劉濟墓誌、大型彩繪浮雕十二生肖描金墓誌、須彌座彩繪石質棺床、彩繪石質文官俑及武官俑,石質構件等。
墓誌確定墓葬年代
此前,曾有傳聞推測這一墓葬為金代。不過,伴隨墓誌的發現,墓葬的年代和墓主人身份得以初步確定。
發掘中發現一塊正方形墓誌。志蓋呈J頂式,陰刻篆書6行24字:『唐故幽州盧龍節度觀察御使中書令贈太師劉公墓誌之銘』。四斜剎線刻十二生肖圖案,間以線刻牡丹花圖案。志石四邊立面陰線刻畫卷葉牡丹紋樣。這一發現將墓主人確定為唐幽州節度使劉濟。
另有一彩繪浮雕十二生肖墓誌為正方形,石質。邊長163厘米,邊厚8.5厘米,頂厚約15厘米。志蓋呈J頂式,陰刻描金篆書5行21字:『唐故薊國太夫人贈燕國太夫人清河御夫人y志銘』。
目前,考古人員已對墓室壁畫、彩繪、石質文物、金屬器物等做了取樣和提取工作,即將開展進一步深入的檢測和研究工作。
■ 人物
劉濟(757―810) 幽州(今北京)人,唐德宗、順宗、憲宗時,任幽州盧龍節度使。劉濟墓在墓葬形制上,承襲中原地區唐墓特徵,經過嚴密規劃,按唐陵依山為陵的制度,將墓地選在三面環山的風水寶地,墓室用青磚砌築。唐代的墓葬形制應該有嚴格的定製,但由於唐代社會動盪及經濟原因,該墓葬形制出現了很多僭越的情況。 (記者王佳琳)
來源:新京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