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晚報
亂倒余泥渣土事件後,大鵬新區設立崗亭對咸頭嶺遺址進行封閉式管理。深圳晚報記者 曾振文 攝
最近媒體連續曝光了位於大鵬新區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咸頭嶺文化遺址慘遭余泥渣土掩埋的事件。咸頭嶺文化遺址被認為是深圳迄今發現的最早有古人類活動的遺蹟,有『十大中國考古發現』之稱。
記者昨天在遺址現場得知,經大鵬新區介入,亂倒余泥渣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新區還設立崗亭對遺址進行封閉式管理,以防再有類似事件發生。同時獲悉,從2006年咸頭嶺文化遺址被列入當年十大中國考古發現至今,一直都只是一個區級保護單位。關於它的存廢去留問題目前還是個謎。
遺址上有大量余泥渣土
還沒清理完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葵鵬路葵涌與大鵬交界處的咸頭嶺文化遺址,原來被堵住的入口,已清理一空,並豎有兩塊『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和『咸頭嶺遺址』字樣的標示牌和立碑。入口處還立一新修崗亭,並用鐵絲網在入口處圍成了一個門。場內有一名值守的森林消防人員。
記者進場看到,現場仍有大量余泥渣土待清理,此外鬱鬱蔥蔥的樹林,根本看不到所謂的遺址模樣。
大鵬新區社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事件發生後,新區已委託相關施工單位進行清理,以恢復遺址原貌,最近幾天受雨天天氣影響,清理作業略有停頓。他表示,清理嚴格按照市考古鑑定所文物專家的意見進行,只對傾倒的余泥渣土進行清理,不觸動遺址原有地表層,確保地下文物安全;同時,他們派駐兩名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在清理現場進行全程監督。
另外,記者從新區相關人員獲悉,新區目前已對傾倒余泥渣土的相關違法人員進行立案調查工作。並已初步鎖定嫌疑人,正在全力偵辦中。一旦證據確鑿,新區將按照文物保護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嚴懲肇事者。
專家曾提議原貌保護
但未被採納
為什麼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大考古發現,竟會落得荒敗不堪的下場?對於這個問題,既往報道稱與該遺址所在的土地權屬問題有關。
深圳晚報記者昨天分別向迭福村小組所在王母社區、新區土地整備中心和大鵬辦事處等相關人員求證,證實遺址和所在村莊迭福村,大約於2005年至2006年間完成轉地工作,徵收為國有。大鵬街辦事處相關人員介紹,在新區成立以前,轉地後的咸頭嶺遺址一直由龍崗區相關部門託管。
咸頭嶺遺址是在2006年被當時的龍崗區政府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此後一直處在塵封狀態。如今7年過去了,該遺址仍屬於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年以來,咸頭嶺遺址附近居民經常看到有泥頭車在遺址上傾倒建築垃圾。
關於咸頭嶺遺址的保護問題,市有關考古專家多年前曾建議對其原貌保護,以方便後續發掘研究,但未被文物主管部門採納。考古專家認為,所有進入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遺址,基本上都是省一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但深圳卻不去做這樣的申請和努力,導致咸頭嶺遺址未得到應有的保護。
遺址土地被徵收後作何用
坊間猜不透
咸頭嶺遺址被考古界認為價值重大,當年在遺址上發掘的陶器、石器等文物也相繼被深圳市博物館收藏陳列。既然如此,該遺址為何不僅得不到開發利用,反被建築垃圾掩埋呢?大鵬新區社會建設局下屬事業單位大鵬所城博物館館長翁松齡昨日接受深圳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咸頭嶺遺址作為歷史文化資源,其旅遊經濟價值不容置疑。『比如在遺址或周邊建立咸頭嶺博物館、遺址濕地公園等,可以帶來可觀的旅遊收入。』
那為什麼這樣的建議沒被採納?『這個不是我能回答的問題了。』翁松齡表示。
國土部門出於土地整備的需要,對遺址上迭福村的土地進行了徵收,但具體徵收用途何在,記者目前尚無法從相關渠道獲悉。同時,咸頭嶺遺址的去留問題也成了一個坊間猜不透的謎。
最近有本地媒體報道,深圳能源集團在回應目前備受爭議的濱海燃煤電廠的選址問題時,曾把咸頭嶺當作了3個候選地址之一。這是否隱約預示了咸頭嶺遺址今後的歸宿?(記者 曾振文)
來源:深圳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