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46|回覆: 0

山東五次發掘再現鹽業遺址群 多為戰國時代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3-7-12 22: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光明日報
近日,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霑化縣楊家鹽業遺址群名列其中。 
  從古至今,製鹽業在我國都極受重視。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就提出了由國家管理鹽業的主張,因為它關乎國家發展、社會穩定、百姓生活等多個方面。那麼,地位如此重要的製鹽業在古代是何種風貌?山東地區的製鹽業在歷史上占據何種地位?帶着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山東霑化楊家古窯遺址。
  考古發掘 一石激起千層浪
  『規模如此之大,時間如此之早,這在我國鹽業遺址發掘中十分罕見。整個鹽業遺址保存完整,可以依次推演出古代製鹽的整個流程,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一位正在發掘現場的考古專家如此評價楊家古窯址。
  楊家古窯遺址群屬於鹽業遺址,位於山東霑化縣富國街道辦事處東楊村西北方向約2.5千米處。遺址群中,多數遺址的時代為戰國,個別屬於西周早期和春秋時期。1950年徒駭河加寬加深時,楊家古窯址群首次被發現,當時便出土了大量製鹽工具盔形器及殘片。自發現至今,楊家古窯址群先後經歷了五次發掘調查,每次調查都令世人矚目。
  2007年春,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燕生東博士以遺址保護碑為中心向四周做了勘查。調查範圍南北長1700米、東西寬1500米,僅在保護碑周圍15萬平方米的範圍就發現了10處商周時期製鹽遺址、2處東周時期製鹽遺址。地表、排水溝、太平河內所見陶片幾乎全是盔形器。由於被淤土覆蓋,每處遺址都存在着遺物集中區,面積在500~1000平方米不等,同時發現有草拌泥燒土、燒焦結的鹽灶壁、燒壞盔形器等,經推斷應是製鹽作坊內鹽灶、鹽棚和陶窯場所在地。『考古人員』在有白色鹽鹼地塊進行鑽探,2.5米位置到底,上部堆積為草木灰,下部為灰綠色淤沙淤泥,專家據此推測該地應有滷水坑井。這一次勘探取得了巨大收穫,讓楊家古窯址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2011年底,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委派工作人員進駐古窯址現場進行詳細的考古勘探,這是山東省對該遺址組織的最大規模、最大面積的一次考古勘探。時至今日,共完成探區面積217萬平方米,發現各類遺蹟22處,其中古燒窯12處,爐灶2處,坑池5處,遺址3處。此外,還發現了數量巨大的盔形器、濾器、灰陶簋口沿、灰陶豆等器物,多為鹽業生產所用。此次勘探不僅對研究商周時期的製鹽歷史、流程、聚落特點、鹽業運輸具有實證價值,而且對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地理風貌也大有裨益。
  經過多次的發掘考證,考古專家們都認為,楊家古窯址群不僅是濱州市和整個黃河三角洲地區目前發現較大的、保存較完整和最有價值的商周鹽業遺址群,而且還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商周時期的一處獨立的核心製鹽區,其生產的食鹽除供給齊國之外,主要是供給當時的商周王朝食用,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
  楊家古窯址帶來的製鹽疑問
  關於當時的製鹽方式,專家經考察認為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人工製鹽,就是從滷水井提取滷水,經沉澱池沉澱、蒸發池蒸發提高滷水濃度後,舀入灶室兩側的蓄水坑。灶室內,一人在火道旁燒火,兩側有人不斷從蓄水坑裡舀出滷水倒入盔形器,隨着溫度升高,滷水蒸發,再不斷向盔形器內添加滷水,並不斷地撇刮漂浮在盔形器內的硝鹼、鈣類,待盔形器內鹽煮滿後,打碎盔形器,再取出鹽塊。另一種則是海灘置皿曬鹽的方式,首先要把燒制好的盔形器放置於沿海,舀入海水,利用風吹日曬進行蒸發濃縮,提高滷水的含鹽量,日積月累自然結晶成鹽。
  多數專家認為楊家鹽業遺址主要使用人工煮鹽的方式,因為根據發掘結果來看,在遺址西緣的徒駭河岸邊暴露出了大批草拌泥燒土塊、窯渣,並有南北排列的6、7座灶坑,有圓形或近似橢圓形兩種。灶內壁直接在原生土上挖削而成,直徑2.5米,壁呈青灰色,外呈火紅色,有的內壁還抹有草拌泥層,經推斷這些應該就是鹽灶。同時盔形器本身一般是灰色的,而鹽灶里出土的盔形器底部基本都是紅色的,證明是經過火燒烤了。而在山東壽光等地區發現的同時期的鹽業遺址也多是人工煮鹽,似乎更加印證了這一結論。
  但是,霑化先民居住在沿海,也有大規模進行海灘置皿曬鹽的先決條件;從目前的發現來看,南部鹽場較早,北部鹽場較晚,鹽場存在由南向北(不斷向海邊靠近)逐漸遷移的過程。
  同時,有些專家也提出了其他觀點,認為遺址發現的幾個小鹽灶,如果用來煮鹽的話,效率是極低的。從遺蹟來看,當時的設施並不具備大規模煮鹽的條件,也可能從事的是鹽化工製造。
  如今對於製鹽方式比較統一的認識是當時人工煮鹽為主,『曬鹽』工藝在當時還不成熟,有可能是一種輔助提高滷水鹽濃度的方式。目前有關製鹽工藝的很多細節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古代鹽產之富,莫盛於山東』
  曾仰豐在【中國鹽政史】中寫道:『論者謂古代鹽產之富,莫盛於山東;鹽法之興,莫先於山東,其信然歟。』山東由於靠近沿海,而氣候又極為適宜,有豐富的鹽業資源,春秋時管仲為發展齊國實力,也曾對齊桓公進言:『陰王之國有三,而齊與在焉。……楚有汝漢之黃金,而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此陰王之國也。』從濰坊、濱州等地不斷發現的鹽業遺址即可證明山東當時發達的製鹽業。
  在山東地區發現的鹽業遺址,主要屬於商周時期,總數多達上千處,大致分布在距現在海岸線10到30公里的範圍之內,多在渤海灣沿線聚集。遺址基本上都包含了鹽灶、滷水坑、淋鹵攤場等製鹽相關的遺蹟,能夠完整呈現古代製鹽的基本流程。遺址地表還散布大量盔形器殘片或大型圜底瓮殘片,生活用器很少,製鹽陶器占陶器總數的90%以上。已經發掘的遺址有壽光大荒北央、廣饒南河崖、壽光雙王城、霑化楊家窯等。
  山東地區製鹽業的發達是當時齊國富強的重要因素。據史料記載,齊國實行『官山海』政策,對鹽鐵實行專賣,以高價賣向食鹽輸入國,獲取巨大財富。而當時的鹽業生產也被置於官方管理之下,沿海居民不得私自煮鹽,製鹽作坊在政府監管下統一運作。可見,山東地區當時不僅有豐富的鹽業資源,先進的製鹽工藝,還有科學的管理手段。
  山東有着悠久的製鹽歷史,在今天也是產鹽大省。製鹽傳統在山東綿延數千年,現今已經成為齊魯文化中的一部分。
  鹽業遺址面臨的保護難題
  鹽業遺址與其他種類的遺址有很多不同之處,往往更難保護。
  鹽業遺址的規模一般較大,前些年發掘的山東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群,調查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發現了遺址87處;而剛剛發掘不久的霑化楊家鹽業遺址群也是面積巨大,遺址、文物數量很多。面積廣大給遺址保護帶來了很多難題。首先是保護人員不夠,很難實現對遺址全方位全時段的監管巡護;其次,在如此大的面積內加築保護建築(如頂棚、圍牆等)並不現實,這也導致自然因素如風吹、日曬、雨淋等對遺址帶來的破壞很難避免。
  一些人為因素也往往給遺址保護帶來新的難題。以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為例,『南水北調』工程剛好要經過遺址保護區,為保護遺址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主動為遺址『讓道』,將該地區水庫原設計面積由17平方公里調整為12平方公里,影響到的遺址由30處減少到了12處。還有一些遺址則面臨着油田開發等問題。一方面是經濟發展,一方面是遺址保護,矛盾時有發生。另外,鹽業遺址一般埋藏不深,也使得保護難度加大,可能不經意的施工、土地耕種等都會造成破壞。
  鹽業遺址保護困難重重,既要有政府支持,制定科學的開發保護方案,還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霑化楊家鹽業遺址的保護或許有可借鑑的地方。為加強楊家鹽業遺址群的保護與利用,山東省霑化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文物保護網絡,即由縣文物行政部門、富國辦事處文化站、東楊村文物保護員組成的三級文物保護組織,聘請責任心強的文物愛好者擔任文物保護員,協助文物部門進行文物保護單位的日常巡護以及提供文物違法犯罪線索等。
  山東地區的鹽業遺址規模大、數量多,有很高的考古價值,但是遺址保護仍然任重道遠。(記者 趙秋麗 通訊員 周振興 陳方明 王家祥)
        來源:光明日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