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12|回覆: 1

[大成拳(意拳)] 意拳與系統思維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薌齋先生於上世紀20年代中期在的基礎上汲取眾家之長,創立了意拳,此後又提出了一整套系統的拳學理論。現代科學認為,人體是一個複雜系統。本文嘗試用系統的思維和觀點,來科學地研究和認識意拳及其拳學理論。

一、整體觀是意拳的前提

整體性是系統最鮮明、最基本的特徵之一。王薌齋先生在其拳學研究和實踐中把『整體性』作為意拳的出發點和切入點,使其貫穿於整個意拳的思維和訓練過程中。

談到拳學,人們馬上可以想到它是一種搏擊的技術,但是王薌齋先生認為拳學不僅僅是技術,而是道,僅僅從技術上來認識它是錯誤的,並且對拳學的學習和推廣是有害的。拳道是從整體上去學習和認識拳學,認為拳是一種民族精神,是一種民族文化,是一種人生哲學,是一種養生術,是一種文化修養,其次才是一種搏擊的技術。背離這個整體,單純追求搏擊的技術,對習武者是有害的。王薌齋先生指出:『拳道之大,實為民族精神之需要,學術之根本,人生哲學之基礎,社會教育之命脈,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發感情,改造人理,發揮良能,使學者神明體健利國利群,故不專重技擊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則可謂之拳,否則是異端耳。』由此可見,不具備拳學認識上的整體觀,就難以練成上乘的中國,甚至會誤入歧途。

意拳將整體觀體現在拳學訓練的過程中。王薌齋曾指出:『吾人一身,雖分身、手、足、頸、五官四體,四肢百骸、內外,原是一個整體,既不得分開而論,更不得分別操練,拳理是非之分在此,而習拳能否入道亦在此。』是否把整體活力的訓練貫穿到拳學訓練的全過程中,是意拳一個顯著標誌。拳學的訓練實質就是把人體這個複雜系統改造成一個適應搏擊和對抗的技擊系統。因此,探索、構建新系統必須從注重(目標)終點,轉到注重始點(初始條件),也就是說,起點越高,帶來的武功發展前景和可造就性就越大。如果沒有高的起點,就難以達到高的目標。為此意拳不是把武功招式作為習拳者的出發點,而是把培養整體力的訓練——站樁,作為習拳的基礎訓練。在構建的搏擊系統中,有『快變量』(如武功的招式和方法),也有『慢變量』(如整體活力)。顧名思義,『慢變量』構建系統過程較緩慢、建立較困難。但『慢變量』往往對系統更重要,它決定了習武者今後的發展潛力。意拳認為習拳一開始盲目追求『快變量』(招式方法),會對以後『慢變量』(整體活力)的培養不利,所以持否定態度。

二、站樁功是意拳的基礎

學習意拳的人都知道站樁功是意拳的基礎。意拳站樁的根本目的在於建立適應技擊的間架結構,強化神經系統對人體肌肉、骨骼、呼吸及內分泌等的整體指揮和協調的能力,以發揮系統的修身、養生和搏擊功能。它既包含了結構性鍛煉,又包含了功能性鍛煉。

第一,站樁功是從建立一定的結構開始的,結構是連結系統『身、手、足、頸、五官四體、內外』諸要素,建立搏擊功能的橋梁。意拳通過站樁這個結構,把人體各要素連結起來,使之具備搏擊的整體功能,實現了要素到功能的過渡。人體結構完成這一過渡的形式主要有限制和協同。所謂限制就是人體各要素之間按照一定的間架結構形式,相互限制各自在系統中活動的『自由度』,使其各自的屬性、功能不能自由發揮,必須在間架制約下有所限制地發揮作用。所謂協同就是系統中人體各個要素的屬性、功能在一定結構中發生非線性的同步協調的作用。限制和協同是搏擊系統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兩種表現形式。在時間上他們不分先後,在內容上他們互為條件。沒有限制也就無所謂協同,沒有協同也就沒有不必要限制。例如,意拳站樁要求全身保持一定的姿勢站立,這是一個全身協同的過程,而要全身保持一定的姿勢則要對各部位做出限制。又如拳手在發力時,神經系統要同時指揮頭、腳、膝、胯、腰、肩、肘、手等要素,協同完成發力動作的同時,對腳(蹬、踏)、膝(撐、縱)、腰(轉)、胯(擰)、肩(撐)、肘(橫)、手腕(斂、抗)、頭(頂)等一系列動作做出了規範。

第二,搏擊系統的結構決定系統的搏擊功能。結構決定功能的內在機制在於結構自身的規定性。結構能把若干要素連結成系統,使其具備各要素不具有的新功能,這一規定已邏輯地蘊涵了結構決定功能的思想。例如:如果沒有各大小關節都成鈍形三角的站樁結構(採用銳形三角結構會使系統的抗擊打、抗衝擊能力大大減弱),如果不是在站樁中培養大小關節的支撐力,我們在向對手發力時,反作用力同時由腳、膝、胯、腰、肩、肘、手腕到達手,他們中任何一個環節脫力或變形都會影響整體作用的發揮,使拳手的打擊力減弱。為此意拳力圖通過站樁來優化自身結構,以起到最佳的技擊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是系統的內在構成,是橫向的、相對靜止的方面;功能是系統的外在行為,是縱向的、動態的方面。而搏擊系統是一個非線性的複雜系統,其結構與功能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通常要求一種結構具備多種功能,這樣才能做到『無力不備』。這就需要隨着站樁的不斷深入,利用人體結構的控制和反饋過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意念活動,不斷調整系統的輸入,去求得動靜、虛實、快慢、鬆緊、進退、反側、縱橫、高低、收放、鼓盪、開合、伸縮、抑揚、提頓、吞吐、陰陽、邪正、長短、大小、剛柔等勁力。所以王薌齋先生常說『意是無形拳,拳是有形意』。說明『意』在發揮站樁功能中的重要性。

第三,功能不僅僅被結構所決定,而且以反饋調節為中介,能動地改變着系統的結構。通過站樁,將有效調節神經機能,抑制大腦皮質對病灶的激活,調整呼吸,增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作用,改善人體內環境,使神經系統、肌肉系統以及新陳代謝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明顯改善和加強。長期堅持站樁的人,會出現王薌齋先生所描述的內部生理結構發生的變化反應:『卻覺體整如鑄,身如鉛灌,肌肉如一,行走似趟泥,抬手鋒棱起,身動如挾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動則自有奇趣橫生之感,所發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擊之資備矣。』可見站樁在意拳的訓練過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樓主| 懋基 發表於 2007-6-4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意拳與系統思維

三、意識是意拳的核心

意拳的發展在於創新,用系統的觀點看,習拳的過程是建立一個適應激烈對抗所需要的複雜搏擊系統的過程,搏擊系統所面對的是一個非線性的、突變的環境,僅僅靠套路和招式的複製是不能適應對抗需要的,正如王薌齋先生所說:『社會普遍各家,大都以拳套手法為習拳途徑,要知此種作法都是後人的偽造,不是原來拳學精神,雖稍有偶知講些枝節的力學及技術的片面,然而總未離開方法和套子,所以終是無用。至於著作者,亦不出此範圍。此道雖是學習很易,但亦非如此盲從之簡單,往往經名師之口傳心授,尚有數十年而是非莫辨者,豈刻板文章所能濟事?凡一件學問應先明理,由基礎體認功夫漸漸做起,再加以慎思明辨及多方實驗的證明,然後方可進研其技。且鍛煉時有忌對鏡操作之戒,恐流於形似而神不真,況照書本練習者乎?此真盲人騎瞎馬也。不過看書是博採各項理論之結晶,非注意其姿態如何耳。』意拳認為,決定拳學家成敗的不是他招式的複製水平和相似程度,而是他的創新能力。對於習武者而言,招式方法都可以模仿,但是要模仿一個人的神和意就很難了,最難的是對創新思維的模仿,過分強調招式和方法將不利於習武者對神和意的模仿,會扼殺習武者的創新能力。王薌齋先生的一生就是對拳學不斷進行改革創新的一生。當友人對意拳推崇倍至,贈名『』時,先生語重心長地指出『拳無止境,何來大成之理』。王薌齋非常鼓勵弟子的創新精神,為其義子趙恩慶贈名為道新,望其使『吾道為之一新』,趙道新先生後創立『心會掌』,並撰文指出:『訓練應接近實戰,而不是把實戰去模仿訓練,在訓練中我們注重傳統,更注重創新。發揮自己全部的才智和能力,一切為實戰。』王薌齋先生的衣缽傳人姚宗勛先生也沒有在薌老原有的基礎上停步,而是對意拳進一步創新,使其日臻完善,形成完整的體系,這些都無一不包含了創新。

四、預警系統是意拳的內涵

意拳特別強調『習枝節之法,猶之乎庸醫然也,所學者都是備妥方法藥方,以待患者,而患者須按方患病,否則無所施其技矣』。因為刻板的枝節之法是建立在預測基礎上的,即假設對手用什麼方法來攻擊我,然後我用什麼方法反擊。這種方法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對手必須是出擊非常有規律的線性系統或弱非線性系統,這樣習拳者才能『備妥方法藥方,以待患者,而患者須按方患病,否則無所施其技矣』。

意拳認為搏擊是兩個高速運動和對抗的非線形系統的較量,其關鍵是『養成神圓力方,形屈意直,虛實無定,練成觸覺活力之本能。以言其體,則無力不具,以言其用,則有感即應』的預警系統,它與前面我們所提到的預測系統的根本區別是,預測立足於機遇(準備各種招式,以備與對手對抗時使用,對手必須用你事先假想的招式,向你進行攻擊),立足於對方是一個呆板緊滯的線性或弱非線性系統,倘若對手動作迅速、身無定位、活若猿猴,所學招式便無法施展,為此這種系統是不可靠的。而預警系統則是立足於危機,立足於對手是動態的和非線性的系統。意拳要求在『習時須假定三尺之外七尺之內四周如有大刀闊斧之巨敵與猛獸毒蛇蜿蜒而來,其共存生之情景,須當以大無畏之精神而應付之,以求虛中之實也。如一旦大敵林立,在我如入無人之境以周旋之』。通過這種無窮『假借』,不斷地向人體搏擊系統輸入敵人襲來的危機的信號(意念),同時,在站樁中建立和強化起來的人體控制反饋機制,會不斷地對輸入的信號加以處理,隨時調整人體肌肉之鬆緊、『與呼吸之彈力、樞紐之穩固、路線之轉移、重心之變化』,以培養出『有感即應』的本能活力。製造『危機』,這就是意拳的秘訣,它使人體系統在『危機』中強大,在『危機』中靈活,在『危機』中構建一個強大的搏擊系統。

以上是我們運用系統原理對意拳理論的一些粗淺認識,意在拋磚引玉,與各位同仁共同研討,為我國武學理論的發展盡到綿薄之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