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64|回覆: 8

[大成拳(意拳)] 拳學新編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第一章 總論 — 拳學述要

我國拳學興自時代,以後達摩洗髓易筋兩法參之於之五禽戲,始匯成斯技。雖今門派繁多,其淵源一也。不論如何分派,總不出以拳為名。夫拳者乃拳拳服膺之謂拳。動靜處中,能守能用,此盡吾人氣質本能之道,非純式套數專論招法之所謂拳也。

拳學一道,不可認為奇難事也,須知非常功夫多得自平易,勿論行站坐臥以隨時隨地均能用功,首要端正其身體,使意念空洞,凝神靜氣,掃盡情緣,寂靜調息(乃養氣之功夫,非作到所謂『勿忘之境界』不能真有所得,云:勿忘勿念也。),以溫養內外,滌除邪穢,筋骨氣血不練自練,不養而自養,人之本能逐淅發達矣。初作時不論姿式之優劣或繁簡,只看全體大小關節能否上下前後左右相互為用,以及神經支配之大意和氣血之流行與調息所發之彈力如何。意以達到得力舒暢為止。察其神情,身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之撐持,又如在氣浪中作游泳之動盪,毛髮悠揚相依,大有長伸之意,氣血如巨海汪洋之水,有波浪橫流迴旋不已之勢,精神如大冶洪爐,無物不可陶溶,而身心好似渡海之浮囊,不容一針罅漏,此身心氣血修練之要旨也。若是者,非滌盡妄念,動靜不失於自然,未易有得。然無論如何去作,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則氣滯,氣滯則意停,意停則神斷,全身皆非矣。他如試力之均整,肩架之配備,發力之自乘(發力之自乘,是說明爭力之作用),三角力之螺旋,種種之構造不一之力,又如渾元假借之一切法則,均不可忽,尤應注意全身樞紐之鬆緊,面積之曲折和遇敵時相接時間之利用,此皆非言語筆墨所能形容,願學者以恆心毅力,研究探討,自不難入法海而博道要矣。

第二章 釋拳

近世拳術分宗別派,作法各異,命名無不以拳,而對拳之意義,實少研究,論者多就拳之字義而為之解釋,或指握手為拳,或指練習勇力能徒手敵人者為拳,皆屬泛論,未得拳之真義者是也。

薌齋先生解釋拳義曰:『拳者乃拳拳服膺謂之拳,動靜處中,能守能用,此即盡吾人氣質本能之道,非純工套數招法之所謂拳也。』『動靜處中,能守能用』言即時得拳理,靜守動用(靜即動,動即靜,其守用一也。)『拳拳服膺』,永保不失也,盡吾人氣質本能之道也,即言拳理之所在。非純工套數招法則辨歧途納學者於正軌也。

薌齋先生復申明拳意曰:『拳之為拳,實不在於身體運動之形式如何,而在於筋骨氣力鬆緊之作用,精神之指揮以及心意之領導如何耳。』習拳專重形式,是本末錯認,攻其末而記其本,終無是處,非得其本者,不能言其踐形致用之實學,故應機而發,因勢而變,動無有誤,其神妙莫測者,當非所謂專習套數招法者所能得也。

第三章 意拳

第一節 意拳倡導之意義

人身內外一體,意動一致,拳功拳理,只有是非,而不能分以內外,所以薌齋先生反對內家外家之拳名,並反對講求不合實用之拳理招法套數。復為闡明拳理髮揚拳學計,於一九二六年倡導意拳,拳以意名乃示拳理之所在,其練習方法重在站樁,以求實用,不講求形式演變之套數,無論動靜,皆以意領導,使意、氣、力合一,以盡拳功爭力之妙用。由此可知先生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內外之紛爭,以存拳學之真義也。

第二節 意拳樁法

薌齋先生論意拳樁法曰:『拳學樁法,陰陽動靜,虛實開合,胸腹呼吸與鼓盪皆不得分開而論,都是互為根用,不在外感之交雜,而在一意之應付,此謂之意拳也。』

第三節 意動之解釋

意存乎吾人之自身,為心之動,其作用厥為自我,確實存在,不得疑之,習拳應先明此意,然後動靜始能合於理,而有益於身。西諺云:『身體之發達,可促內心之發達。身體之損害,多為內心這損害。』如何使身體與內心得以發達而無損害?當求之於身心動用之合一。身心合一之動用,為健全之動用,應有之動用也。如何使身心合一?須知心之動用為合意,身體動用,即身心合一之動用,自是發達身體而有益無損之動用,此乃順自然之需要,應機合理之動用也。意為心之動,而欲達此意,司命全身者為腦,腦為身心之關鍵,故知腦之於身,如軍中之主帥,所以習拳先講頭直,意發動屬之於自由於萬全,不附帶強迫之感情者也。吾人之動作順乎自然,合乎需要,方為合意動用,為自由之決定,乃本能之作用。此種決定和作用,從屬於個人,能感得而身受之者,亦惟其個人,不待言也。人身動用可分兩種,合意之動用為有益之運動,不合意之動用為無益之運動。不合意之運動,心理學者謂之衝動運動,乃發於欲望之運動,非正規之運動;系因受到衝動後,由此衝動一變而為執意,由執意而引起之實際運動也。故謂衝動運動,反乎自然之運動,非出於自主(自由之決意)之運動,是為亡動。此種運動,動必吃力,吃力則血注,血注則血流失其自然,而神經為之傷害,故運動結果,心由此發生一種反射之衝動。神經梢端受到衝動,發生抵抗,同時生出反射運動,此種反射力量,最為強烈,神經中樞感到刺激,而受損傷。此種運動,不但無益反而有害,所以習拳切忌妄動和吃力,即不許有衝動運動也。

第四節 合意運動

合意之運動,心理學家謂之本能運動,是由意(運動神經覺察能力)來考察全身之需要,順意之支配,而為運動,系出於自主,而順於自然。所以本能運動是身心一致,合於需要之運動,有益無損之運動也。本能運動分有意與自動運動,有意運動,是基於心意支配之運動,作到妙處,則成為自動運動,不感覺受意這支配,而其運動,無有不合意者。習拳原為發達本能運動之工作,非臻於自動運動之境,不能得力得氣得神,而入化境。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第四章 習拳六要

第一節 要知拳益

薌齋先生曰:『不學拳是不要性命的傻子。』言拳功對人身關係之極切要,能健身體養性命,人人應知此理,應習此拳,普勸吾人練習之理由,一語道盡。若使吾人知習拳之樂,習拳之益,致力於練習功夫,定有欲罷不能之概。誤入歧途吃力努氣傷及身體,是學習錯誤,非拳不可習也。

拳功如作到妙境,真得竅要時,在他人看來反認為不精熟、不好看者有之。故要知習拳為已,非為他人也,此防身養身貼骨之事也,更須平時一心存之於拳,蓄養氣血,無論何時何地何事俱無不拳拳皆在操練,有時限之功夫,不如無時限期之功夫,純正確切。所以有固定時間,而非廣場不能練習者未必儘是也。

第二節 要明拳理

拳有拳之理,拳之法,拳之意,得其法、理、意,方得謂之能拳。故有拳法,而無拳理者非也,有拳理而無拳意者亦非也。拳之動其法不一,而有原理;動靜變化,機神無方,出之自然,臻於神妙,蓋由於一意之支配,得理盡法而成其用。所以習拳,理字最為緊要,理字須從規矩得來,能於規矩中將理字參透,方能有成。妙悟在已,學須自成也。習拳者得其理,然後方可與言氣力;有氣有力,而不合於理,非有用之氣力;知其理而不能用於氣,用於力,亦非真理。理與氣合,氣與力謀,動靜合於理,則氣為之用,而氣力之神妙自見;然神其用者,還權之於意,故習拳之初,對其法、理、意,均須徹底認識,方有所遵循也。

第三節 要重樁法粗跡

世人多以拳為技,不什一習,豈根本之論哉?拳為吾人動之始基,其理簡而明,其跡粗而顯,其妙用在幾微。故論拳理,言之深者,根於幾微,言之淺者,本其粗跡。須知粗跡亡,其幾微之理無以存,幾微之理亡,其粗跡則非。夫粗跡者,極簡極易之動作方法也。得此粗跡,即能變化無以存,幾微之理亡,其粗跡則非。夫粗跡者,極簡極易之動作方法也。得此粗跡,即能變化無窮。但非今之拳套招法也。拳之粗跡為何?乃樁法是也,豈可因其平易而忽之耶?觀乎拳之功用至神者,無不由此一站生出也。習拳須先求下手及著實功夫之門,習拳下手處,站樁是也,久站乃為著實功夫之門也。舍此恐無真實下手處。故學者應以此教,必以此習認定在此,志向亦在此,終日乾乾奧蘊自得,教習之道不過如此,微乎!微乎!

第四節 要作體認功夫

習拳須知,『心傳意領』四字,是得力關頭,此四字繫於體認二字中求之,體認是一種實行功夫,運用意之支配,發揮自身之智能體能之作用,將腦所接受者,使身體實行出來,以身驗知,並以求其所不知者是也。要知心傳口授,非真學真知;須得自已實行,方是實學實知。故習拳重體認功夫,乃易空想為實用之實功夫也。且精神氣力之運化,非由體認不足自知自發自成也。

體認功夫有內省、外觀、實驗三要點,缺一不可,內省者直察自已之意象如何也;外觀者內省自已,外觀他人,以他人之表現,參證其內容,作內省之助;實驗系合內省外觀之所得,行之已身,而得有實效之事也。

習拳有得於師者,有得於已者;得於師者為規矩,得於已者乃循規矩,經體認,實得於身之妙用也。學拳不得於身,則規矩無益於已。

論及體認,原有力、氣、神三步功夫。力、氣、神皆體認功夫,分言之,則為拳功深淺之界限,合言之,心一氣齊萬力並足。力氣神原有不可分離之性,三者實統基於一氣,氣調則神經之訓練、血氣之調理、筋骨之鍛煉,均得體認之實功,故曰三步功夫也。樁法所示要點,皆為養此氣而培人生之基也。

第五節 要去三病

習拳有三病:一曰努氣,二曰吃力(即用拙力),三曰挺胸提腹是也。染得三病,則動靜不合於理,拳功定難得力得氣而神之於用,慎乎!慎乎!習拳吃力,是一大病。近之授拳者專以快、用力,教導初學者,誤矣;教以快、用力,是欲其手足用力也。要知四肢用力,心身真勁力必淤結,久之為害甚大。於今學拳者應明此害,避之遠之,庶幾近之,而免入歧途也。

薌齋先生曰:『今之習拳者,多急急於拳套,用暴力以求迅速和美觀,全身氣孔為之閉塞,而於自身氣血之流通,實大有阻礙。所有拳家凡用暴力是,無不努目皺眉,頓足有聲。』是先閉其氣而後用其力,至練畢則長吁短嘆,急喘不止,傷及元氣。所以往往有數十年功夫終為門外漢者,豈非用此拙力之所致哉?

第六節 要作實功

習拳忌好高求速,恐不達也。余某歲請示發力,薌齋先生告曰:『汝已能得環中味道,當能自信,對發力要領,恐尚未能領略,因發力種類甚多,無應用經驗,敢斷言不易知也,望加意用功,屆時必將詳告,現在即告亦不能懂,即懂亦不能行,慮有務高反低之病也。』又曰:『功夫宜恆久,朝夕操練,無時或已,得有新成績,方是進步真消息。』語云:非有百折不回之真心,不能有萬變無窮之妙用。薌齋先生曰:『用功覺得全身氣血川流(身外有物),養神斂性,通體無滯,是初步功夫;若聽得全身嘶嘶有聲,無論行坐一觸即跌人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氣,光芒四射,如用目視人,其人如失知覺,然後漸入神化之境矣。』

第五章 習拳階段

第一節 基礎功夫

人之力生於氣血,自然發動,由內達外,故通暢氣血,以鍛煉筋骨為習拳基礎,其法為站樁。站時須間架安排妥當,再從靜止狀態去整飭神經,調息呼吸,溫養氣血,鍛煉筋骨之各項體認功夫,而使內外合一,以達拙者化靈,弱者轉強之目的。

第二節 試力

前項基礎功夫作到妙處,應繼習氣力之妙用,試力是其初步。試力為得力之由,力由試而得知其所自發,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故試力為習拳之最大關鍵。

第三節 實用功夫

拳功作到全身舒暢得力,運用變化始能隨機發動。至於快慢、虛實、與精神時機之運用,閉合、鬆緊、動靜之互根,以及力量和假借之分析等,尚須實地研究,故習拳功夫,未可稍鬆懈也。又論習拳各段功夫曰:『練習樁法時,形雖不動,而渾身之筋肉氣血與神經以及各種細胞,無不同時工作,若輪盤之旋轉,快到極點,正是不動之動,所謂生生不已之動也。此學拳當注意之要點,一念之差,舍此正軌則終身難入門牆矣。』應敵時勢如猿兔如龍蛇,而身心意力,都要含蓄,暗中分析對手究竟,須全神遒斂,隨機而動,以待發之機,雖動用極速,亦有高低、左右、縱橫之轉移。而身心氣血之悠揚飄蕩,實動猶不動也。以上為基礎實作兩部功夫與動靜區別之原則,其中間一段試力方法則太繁矣,茲簡述一二:試力既不許有偏面力更不許有絕對力,首要體認全身之氣力圓滿否?光線鋒棱與毛髮接觸否?氣力能隨時隨地可以發出?自身之神與氣,能否和空氣發生應合作用?抬手動足,全身各處都如有敵欲相比較,外形尚無動作,而精神早已與之周旋。非如是,其力不能試得也,學者於此豈可忽哉!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第六章 樁法前論

第一節 樁法為操練全身之功夫

吾人一身,雖分身、手、頭、足、五官百骸,內外原是整個一體。習拳操練者為人之全身一體,內外表里,身手頭足、五官百骸,既不得分開講論,更不得分別操練,拳理是非之分在此,而習拳能否入道亦在此。

意拳樁法是統一意志,統一動作,統一力氣神之基礎功夫也,乃統一全身發達增強力氣神之法也。

拳為全身動作,五官百骸、十指四肢以及毛髮各有輕重緩急之用,少一件即非完人,有一不動不足為萬全之動。全身一致受命者,意之所使,心之所系,氣之所運,神明之感,自然之應也。所以練習時,自習身、習心、習手、習足,須全身同時一致練習,不可分開,又不可偏重,盡其本能,統於一命。若各不受命,自為動作,是自為肢解,拳無能日矣。

第二節 應知自身之位置

習拳應先知自身之位置,吾人一立,戴天履地,而於上下、左右、前後、中,其所處之境,則天地四表而身居空氣之中,此人人所曉,不待言也。習拳者,須首先求得自身之位置,其法當從本身以外四面八方回向自身看來,乃得中心,立基乃圓,得中、用中、妙用無窮。

第三節 須明動靜曲直

習拳應知人之能生,在於能動。其動原出於靜,靜直動曲,一動一靜,一曲一直(形曲而力直)拳理盡之於是。故習拳靜以理其氣,動以致其用,藉此氣活吾血,強吾力,運動全身,事其所事。而其動靜,互因互生,習拳者乃習此動靜也。習此動靜,須慎之於始,其始則由直而曲,由靜而動。形曲力直,動而還靜之時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求得之法則站樁矣。

第四節 習拳基礎功夫為樁法

習拳站樁用意體察全身動靜,功夫一到,當知如此一站,大有無妙不臻,無法不備之滋味。欲盡拳功之妙用,應先致力站樁之法。凡百運動皆基於此,此論實不我欺,故古人躬行實踐,乃尋此滋味之唯一法門,學者宜致力焉。拳以站樁為基,以行動為用,基不固行無根,故習拳不可以站不如行,反是,即為自誤,一身功夫須從根本作來,方屬真實耳。

第七章 渾元樁(一)

渾元樁一為整飭立容(一名立勢),立為拳功之基本間架,立時垂足尖外分,角度約六十度,要安安穩穩,氣靜神怡,應載天履地與天地合而為一之意,站時應注意以下各點:

『頭』:居人體最高處,為一身之主宰,不宜傾斜,須用意上頂(領較確切),收頦挺頸而欲其直,似頂非頂,似被繩系提,要有領率全身之意。

『足』:兩足放平,大趾外蹬,小趾內扒,腳心涵虛,腳跟微起,兩膝微曲而上縮,使筋絡舒展,不可吃力,足一吃力,立便不穩,要知吃力於足,必頂力於頭,身體不舒,氣力被阻,全身關節即不能靈活,又焉能求其站之穩定?故曰修容足重者,非吃力於足之謂也。

『閭骨』:為脊神經之殼,居人體之中部,為支配上下肢體之中樞。閭骨要正直,平肩下臀,收頦挺頸,心窩微收,使胸寬而腹圓松,自無揚頭折腰、努胸擠背之病。

『手』:兩手下垂,指欲插入地內,但須向上微提,使肘稍曲,以舒筋絡,並有外撐內裹之意,平肩正臂腋下筋松,虛靈守默如能容球。

『齒』:齒輪上下銜接,不宜用力扣合,咬牙瞪眼乃最大毛病。

『舌』:舌尖微卷,接觸上顎,似頂非頂,要領悟其有接引之意。

『鼻』:為氣官,呼吸要勻而無聲,氣不可提,尤不可沉,勻靜自然,為其要訣,氣能至肅,調息方恰得其妙,切忌用口呼吸,犯之則氣失其道,鼻失其職,易致疾病,不可不慎。

『目』:兩目視貴平直,能不為物引(不他顧,不轉睛流視左右),心意自然不亂。

『耳』:耳聽八方,要用神凝。

第八章 渾元樁(二)

起以立勢,立勢站穩,使足向左右展開(橫步),曲膝蹲身成騎馬式,兩手高提,使骨肉筋絡平行舒展,氣血川流,此樁功用在於通氣增力,以及溫養筋肉,訓練神經,使各細胞無不工作,站時應注意下列各點:

『步』:橫步展開時,兩足尖向前平行站齊,不可前後參差,其距離按個人之足長短計算,以兩足尖相距約一尺七、八為宜,開胯曲膝,靜站片刻使身心安穩再舉兩手。

『膝』:開胯曲膝,騎馬襠欲其低,不欲其高。腰向下坐,胯往回抽,臀前裹而胯外張(橫撐要平),兩膝扣合,有外撐之意。膝蓋骨處力之生發,動用最堪體認,由膝骨至腳面,有由腳面至膝上撐之力,又有欲直立卻被繩索將腳面與膝相連不得撐開之意。而膝蓋骨以上部分,復有向上總提之力,同時更具有下坐之力,同時膝內曲,大小腿筋絡有相聚之力,同時又具有相反之支撐力,此等力量生之自然,相等相乘,名曰爭力,習拳功夫一到,力動情形自然領悟而知。甚難於講述也。

『腰』:為人身上下四肢運動之樞紐,全身中線之所在,乃重心之所系,最忌腰背彎曲。頭直肩松胯坐(臀勿前掀),則腰直而上下靈通一氣。

『手』:兩手高舉,意在使筋肉伸展,而順左右肩之方向,向左右伸張,兩手要向前微抱,肘曲腕按五指離開向上伸張,此手勢乃站樁基本姿式,兩手姿式不論如何,筋肉與骨骸均系平行舒展,無擰裹力者,皆屬於此樁所求。

『托式』:兩手高提與心窩處相平,掌心朝天,指尖相對,兩臂環垂。

『按式』:提兩手於臍前,大指朝臍,掌心向地,指尖相對,兩臂環垂。

(以上兩式,托式小指,按式大指,離身四寸,兩手指尖距離三寸,不可靠近。)

『推式』:兩手高舉,向前平伸後再使兩手指尖相對,掌心向外,肘腕平行,形曲如弓。

『抱式』:兩手平伸,使掌心向內,指尖相對,腕肘平行,形如抱鼓。

『提式』:兩手下垂,使肘微曲,並微卷各指如提物狀。

『舉式』:兩手高舉過頭,使肘微曲(不可緊靠頭部)指尖相對,掌心朝天。手出五指不可緊靠,應行離開,求其活而得力也。各指捲曲,如抓如鈎,虎口撐圓,而指尖抽斂,掌心內吸,有持物慾墜之意。掌心吐力,手指向外擴張,又如柔絲束縛,有不得伸展之意。而此種神情(亦是爭力妙用)同時並具,出之自然,方得其妙(凡是任何樁法,形式皆是如此)。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第九章 渾元樁(三)

學習以上兩樁後,繼習此樁,仍起以立勢,站穩再行開步,左右兩足,前後展開(是為進退步),曲膝蹲身,兩手環抱,橫撐擰裹向前伸開,使筋肉束裹,骨骼無節不曲,是為鈍形三角(即 90 度以上之角,不可有銳角),全身無有平面部分,更無絕對力。曲折玲瓏,渾元一體,兼有以上二樁之功用。遇機施巧,應變無窮,便於實搏,精於打顧。站時應注意渾元樁一、二,腰膝兩節所示要點及下列各點:

『步』:步大不靈,為步法要訣。開步時,前足進,後足隨,兩足最大距離約一尺二、三寸。言及動作,迴旋不過七、八寸耳。若兩足站於一直線上,不易穩固,須左右稍為展開,其寬度應以兩肩寬度為準。

『手』:出手時,兩手向左右伸張,均不過鼻,以保中線,高不過眉,下不過臍,前伸不過足尖,回撤不許靠腹,此乃最重要而不可違犯之規律也。又不許有平面處,無處不曲,曲處無不相乘。體認『八面出鋒』一語,便得其奧妙。變掌為拳,五指相次如擰麻花,各指力一如嬰兒之持物,要有緊捻密持之意(此握法擊時易於發力),切忌死握,能不吃力於手,兩臂圓活而氣力暢達,手足相應矣。兩肘曲如抱鼓,無論如何,變換手式,兩肘要永久保持橫撐力,勿使兩肘忽而接近,忽而遠離,失去其活動之空間(所應占之面積),與人以進擊之機會。

『肩』:步法改變,而兩臂否得力,全繫於兩肩。其要決為松肩,肩松則下垂,左右腋肋支撐其空間,如能容球,兩臂得此空間,活動方能自如。再使心窩微收,胸虛背圓,肩得其平,渾身氣力直貫於掌矣。

『筋骨』:力生於骨,而達於筋,筋長力大,骨重筋靈,筋伸則骨節縮,骨靈則力實,伸筋腕挺(手足四腕與脖頸),則渾身之筋絡開展。兩肱橫撐要平,有挽抱、開合、伸縮之力,兩腿有提、夾、扒、縮、趟、崩、擰、裹之力,肩撐胯墜,尾閭中正,均不可忽。骨重如弓背,筋伸似弓弦,運勁如弓滿,發手似放箭,用力如抽絲,兩手如撕棉。站此樁時,全身上下前後左右八方,並頭與足,頭與手,手與肩,手與胯,肩與膝,肘與胯等處處相應,如有交互反向之繩索牽曳,或有人互為推移,不為所動之意。實際並無繩索或人之牽曳推移,不過存意如是。若真作出好似有被牽曳及推移之狀,則又誤矣。是被欲望之支配,其動作不覺而已吃力,失於自然。站時從此體認,全身易於完整。久之當能作到八面之意,氣力乃得中之也。人身動用既有其運動之空間,而其運動頭、足、身、手各處所占之面積,因頭、足、身、手各處作用之不同,而亦各不相同。至其爭力作用與各處因應之關係,復因之而各異,欲明乎此,於渾元樁三樁中求之,自能得其奧妙,凡百運動皆由此基生出,豈可忽哉?

第十章 樁法後論

習拳站樁,時間越久越妙,站時身體所生現象,依功夫深淺而有所不同。初學站樁,初站不過數分鐘,汗即涔涔而下,再站過數分鐘,則覺腹中蠕動,甚至牽及全身。及習練已久,自覺漸身澌澌作響,氣血之動盪,有如源泉之滾滾。初站氣血尚未通暢,兩腿感有酸楚,疲倦時可以稍憩再站,以免因勞強行而致吃力。拳功本在日積月累,以行之不間為要(站的時間要逐漸增加),站樁畢,氣舒神清,周身鬆快,妙不可言。李恕谷有云:『滌盪邪穢,動盪血脈,流通精神,養其中和之法,而救其氣質之偏。』夫站樁之功用,盡於是矣。

初站樁時,氣血流行未能通暢,遇有阻礙時, 發生震動現象,要知此種震動,並非錯誤,亦非病態。用功日久,若仍有此現象,氣血流行不能平靜,恐無良好成效。若遇震動時,可以神經(精神)起變化分解之,經此分解,如仍抖動,可再以起變化、神經姿式同時起變化,亦無不可,務必使其平靜,至要至要。

習拳動靜殊操,喧寂異趣之現象,最難免去,此皆站樁功夫未到,心神混淆所使然,平時練功應將心情放下,不使浮動,氣肅則膽壯,心靜則神清,守之不失,自然動無不合,倘習拳不以此作法,為之旁求,是枉費心力,定難尋得處一化齊之妙。

初習站樁,必覺渾身酸軟,反如無力之人,及氣血漸漸通暢,真力(即筋骨氣血受心意之支配,自然生發這力)生發,則不分動靜,氣力周身一貫,而力之強大則當不可思議,功到自知,學者應求諸已者也。

薌齋先生曰:『習拳平時用功,常使神氣聚而不離,如站樁之時,自神不外馳,意不外想,精不妄動,氣不輕浮,神不亂游,無站樁之形,而收其實效,則有不可思議之妙。』

或曰:『細思站樁之益,學者何以不覺,則其心意注於手,而不注於腰,不注於周身之故。』斯言頗堪玩味領會。又曰:『習拳時心動身不動則枉然,身動心不動亦枉然,身心一致加功,除站樁外,無第二法門。』心動繫心意之動用,身動系筋骨關節之動用,氣血應合所生澈諸身之動用也。故習拳應從站樁下功夫,不然是以有用之精神付無用之地也。

站樁功夫是使吾人生機內動,純任自然,毫無戕害生理之虞,故真善拳者,其人必氣力充,精神足,皮膚潤柔,筋骨強健,絕非皮糙肉厚結如鐵石者。

練習樁法,乃習拳攻本之學,有一勢可變千百勢,有千百勢歸於一勢之基也。須着實勤學(知其理習其事)踐跡是要,豈獨拳學哉?

第十一章 養氣

習拳者多言,言論分歧,莫衷一是,薌齋先生授拳時嘗以意、氣、力三字同用,或氣力並稱,極重氣字。而所授養氣之理在於不為害,其法至簡至易,本乎自然。以鼻呼吸,要細勻而無聲,而以勻靜自然為要訣。今言氣者,須知此氣乃指呼吸碳氧二氣而言,並須先講明,人知動作與呼吸運用之原理,習拳養氣。調息呼吸,乃運用呼吸所生之彈力,以盡拳之妙用,非如世人練成大肚子,即是氣功名手之謂也。

氣充力強,為習拳之結果,氣之順逆虛實,關係人之壯老勇怯,而身體四肢筋骨之運使變化,因之賴之。所以無氣無以養其用,氣之於人為無量供應,此人生原動力之所由生也,欲力之強大,須從養氣入手,自不待言也。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06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養氣功夫,亦可謂之理氣功夫,氣系呼吸碳氧二氣而言,前已言之。用呼吸方法,使身體內外之氣川流不息,此種功能,能使全身血脈之催動。由此可知,氣在體內,或在體外養之有用之變化;神乎至於無形,微乎至無聲,引自體外,充於體內。操拳:動也靈妙,莫可推測,靜也嚴肅,莫可撼移,無不基於此氣,非養之有素,何能臻此?養氣之道,豈可忽哉?

講養氣者多矣:或胸內努力,以鼓盪兩肺,或沉氣腹內,以求充實;而氣結不通者,皆不明養氣之理也。養氣這理在於呼吸自然,既不許用力鼓盪,亦不許故用我意之支配,不急不迫,徐徐為之,順其自然。能於不覺呼吸而為呼吸,全身血脈動盪,方能與呼吸相合,方得氣肅之真實功夫,而後得古人所說浩然之氣,而明至大至剛之奧蘊矣。

薌齋先生曰:『世大夫常以坐功為禪學之秘。自認已得且極是矣,其實不過口雲自然,豈不知盤腿一坐便不自然矣。即練之無害,亦必無所得。只知一時之精神清呼吸靜而已,不能明此非整體功夫也。氣貫全身為養氣要訣,氣非通暢關節不能敏活也。蓋因呼吸使血液為之鼓盪,而渾身各種細胞(毛髮氣孔)均同時鼓動,而生吸引之動作。此種呼吸動作乃拳之基本動點,從此基點發生之操作,乃合理自如之動,動能自如,然後方得天然生生不已之氣,而知其真滋味矣。』

全身毛髮同司呼吸,與鼻息互為應合。毛孔呼吸,對於人身之功能,大於鼻息,而人不自覺。故言氣功者,多論鼻息,而鮮及於毛孔。要知調息,以勻靜自然為要訣。使呼吸免去急迫短促,使肺活量增加,與毛孔呼吸互為應合。故曰鼻息調而毛孔呼吸細勻(一致),若但知鼻息,而不知毛孔呼吸者,對於氣力運用恐難入妙境,以其不明了身內外氣之運養而失之也。

肺活量增大,在於垂肩虛胸(心窩微收),努胸擠背者誤也,一試自知。拳要虛中取氣,氣為虛中之實。薌齋先生曰:『動時要於身外留有餘不盡之力與氣。而渾身毛髮直豎如戟(氣達梢端方謂之氣足),不見力處正是有力處,不覺呼吸時正在呼吸。應於此處去下功夫。』

或有問曰:薌齋先生曾云:『用神用意勿用力,能養氣調息,川流不止,使神意與氣合,便得此道之真主宰和其奧妙機運矣。』而前言養氣不許故用我意之支配,而用神用意勿用力一語,又重在用意,豈非矛盾耶?答曰:『實則未也。』不許故用我意支配者,乃不許故意使氣如何動用,以防滯其氣而失於自然也。所謂用意,是以意念體察,使氣歸自然,全身周到而保其勻靜也。語雖不同,而其用意則一。前者用則助,助則暴而亂其氣,後者用則勿忘,得於自然而氣肅,不可不知也。

養氣專在調息,反不如求之身外,使氣不去調而自調。其法以目注視遠方,假定一標點,使自身處處與所定目標點,神合、意合、光線合。我動時使標點隨之俱動。標點放大,其光如輪,縮小則光不可破,起始作時,須令標點離身在十丈左右,與目光相平成一直線,練習日久,可使此標點,由遠縮近或由近推遠,或上或下,由此去作,氣不練而自紀,不養而自養矣。

氣沉丹田,氣貫小腹,為近代拳家所樂道。要知提氣固非,沉氣亦屬非是,求沉其氣則氣不能自然,實不如聽其自然,不加注意為妙。所以拳家講運使以練其氣者,不足尚也。先哲有云:『氣不養則餒,何以充體,充體者氣遍全身也』。非如拳家只言丹田也。既得養氣之道,功夫一到自然充實全身,無不貫到。惟腹部因發力運用上之不同,而有松圓、實圓之別。

松圓:氣極靜之時也,其氣至平,貫然全身,渾噩一致,此乃常態也。

實圓:氣由靜而動之時也,胸寬腹實為發力時瞬間之動用現象也。頭頂,足蹬,手張,腰坐,氣注於腹,用以足力,此乃變態也。

第十二章 論意

薌齋先生解釋拳義,由說明精神氣質之運使,至為詳盡。運用肢體,使筋骨伸縮,氣血川流,以強健身體,則屬之於氣質方面,至筋骨因何運動,則屬這於精神方面。身體之動用,原由於一意之支配,意為之所計慮,乃精神現象之總稱,意之所向,神即前往,全身因之運動而行發力,順乎自然,出露體外,由此可知吾人之運動原之於意,而意之於身有全體統一之性。知慮之、覺察之、應付之,虛實動靜互為根用,均一意之所為。欲達此妙用,須要領會薌齋先生『爭力之生發和一意之支配』二語。意氣力運用於自身之外,尚須有其運用之空間,意氣力之守中處一,舍此空間不能成其妙用。所以習拳有以身外空間為運使,方能盡其運化之妙。薌齋先生嘗言:『練拳如在空氣中游泳,意在身外,守中身內,自然勻整。』又言:『習拳存意,使離開已身,不合道理,執著已身更有不妥』即此之謂也。

習拳須具精神合氣質,養練合一之要,方成其為拳。欲達此境,須求之於存意;欲言存意,須先知學者習拳之通病,在欲求速效;求速效,乃是貪念;此念一生,身心定然吃力,能阻氣血之運行,使真力不能外發,過於助長,欲速不達,故制止身心用力是第一要事。制止之法,厥為存意;存意檢身,稍覺吃力,便要挽回,一動便覺,一覺便轉,久之歸於自然,全身舒適如無力之人。其氣力方能暢達周身,應運外發,無往不利。此即用力不可反為力所害之謂也。學者宜熟思之。『意存動之先』為習拳要訣,覺古人千言萬語,盡於此矣。要知力隨動生,基於爭力,而以取勢為主,系由靜而動,由動而靜,動靜所生之勢也。運力得勢則隨意動作;無不得力,此則存意勿吃力之實功,所謂:『得意應手,意到便成者是也。』勢欲左行者,意先顧於右;勢欲右行者,意先顧於左,或上者勢欲下垂,或下者勢欲上聳,俱不可從本位經情一往。古拳譜云:『用力如春蠶吐絲』,又曰:『起勢如挑擔,進步如槐蟲。』虛中取實,以勢為之,變化得宜。先以順拖,繼以逆送,即詳示勢字之運用也。順拖逆送,互為根互用,同時並具。

薌齋先生曰:『習拳須知來勢去勢』,來字去字,頗堪玩味,存意在此來去二字則得之矣。若先如何用力,而後如何用力,此樣講求則非矣(意存動之先,其動已止,而意仍在,乃指示初學之語,亦求知、求得,求存這途徑也)。

薌齋先生曰:『操拳能作到不用心處方好』,又曰:『寫意』兩語最為微妙,意非外面來至身內,而是由身內達於外面。薌齋先生復嘗言:『身外須有意,此意不定期存於身』。學者宜善領悟也。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11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習拳須知拳理、拳意、拳形。將意存於周身之外,使意在身外領取身上法度,神理自然得之。專習拳之外形,而不知拳理拳意者,勞心亂意,不但終無獲益,恐身心反為之傷。

薌齋先生:『意足不求形骸似,意足者神足,動則合意而得力,不求合而自合也。』習拳要時時刻刻常想着薌齋先生所謂:『為什麼有此一動,此一動作的目的是什麼?』二語去體認,去努力,無有不成者矣。

習拳講求存意,須知得意者為其前一步功夫,不能得,何以言存?何謂之得意?須先知何謂之意,意字之解前已言之,勿庸再敷。知字功夫要在動靜變化中求之。無論如何,一動便要先問為什麼有此一動,又要問此一動是否合乎需要,大小關節,曲折面積及點力,有何作用?更要問此動恰應時機否?尤要檢查動後全身各處是否完整舒適一如不動之時呢?習拳如此用功,無不得意者矣。存意作到無有不至,身之動靜完整舒適,非知意之存在者弗能。以意檢身,以身知意,意自能存,意存不出於慮求,則拳功臻於幾微。故曰腦中想存意者,不能存意者也。因此一想,便將此一點意用錯,所以習拳者,能自知意,作到得意,由得意作到存意,再臻於不知存意而意存,方能達到知意、存意之境界。『有形有意都是假,意到無心始見奇』即此之謂也。

先哲論拳,常言:『守神專一』此說明得到存意真境界後之情形和作用也。功夫不到如此境界,何能言及自然,身動與意相忘,方得勿忘,而免助長之害矣。

講到存意,學者最易誤解,認定存意乃是一種欲望作用。須知助長之病,多生於欲望,薌齋先生嘗教以求放心,講求勿忘,以免助長。並嘗以爾雅云:『勿念勿忘』用來解釋勿之真義。如此看來,欲望必須根除,拳功方臻神化,此理當不謬也。薌齋先生論養氣,嘗言:『氣調則妄念平,能無念而神自清,神清方能心意定。』心意定,動則神歸氣足,而如不動之時。如斯方謂之能動,故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動。乃從存意養氣中入手得來之功夫也。

第十三章 試力

站樁基礎,作到妙處,應習氣力之運用,其初步為試力。試力為得力之由,力由試而得知其所自發,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故試力為習拳最大之關鍵。

初試須使渾身氣力勻整,關節靈活,骨骼支撐,筋骨收斂而舒放,然後所有力氣自然應運外發;動時,慢優於快,緩勝於急,更須意不使斷,靈不使散,動一處牽全身,所謂動無不動,動猶不動也;習拳若能達此地步,全身力一,自然動靜守中,試力功夫方得其奧妙矣。

前言氣力勻整,關節靈活,骨骼支撐,筋肉收斂而舒放,冠以『渾身』二字系說明四種作用,同時並具於一身互為關係,是整個作用不得分開,作拳時從此體認自能得到。動靜基於一意之支配,須使全身任其自然,不可稍有滯處。最妙連試力二字,亦勿存於意中,徐徐運動肢體,動一處即作全體想,以意領導,神經支配全身,動時大動不如小動,快動不如慢動,動越微而神越全,如能做到不動之動,方得生生不已之真動。心意照顧周到,氣力一致,歸於圓整,上下左右不忘不失,如此則全身力一,力一則力止於圓(中),動靜處中,自無妄動矣(滑力、暴力、硬力、滯力、溷力以及從雜亂發出種種不善之力不從心,自不生矣)。

力止於中者,永是而不變為靜之至也,力一者乃形變之始、形變之終,始終為一動一守靜,定心在中,所以無妄動,動則適宜也。此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之真理也。薌齋先生曰:『不覺力之力,莫大於變化,順生於自然,不覺其力也,故謂之渾圓。』

試力要從『徐徐』二字節中作體認功夫,不如是,不能試得本身氣力之如何,以及運使之所以用。

習時,如出於急迫,勢必先行吃力,吃力則不自然,必偏重於一方,失之於滑於暴。全身原有之渾元力(一貫力)不能暢達於體外矣。力之為用,莫大於變化。陰陽虛實,開合順逆,互為根用,順生自然,滔滔不絕,用之不竭,變化雖有不同,其力則處一不變。而力之外發,手、肩、肘、胯、全身關節,骨縮筋伸,氣血鼓盪,面面有力出鋒棱,生生不已,共爭一中也;力出共爭一中者,乃言相乘之力也。其力名曰爭力,又曰渾元力,全身處處均有交互,具有上下左右前後四隅之相乘力。初步試習,應求二爭力,如手伸出,同時有前伸後撤,上托下壓,外撐裹裹相乘之力,從一中心異向發出,相等相乘。悟得二爭力,再求全身各部分,均同時面面生力,無不相乘,互為應合,渾元一致,共爭一心,氣力貫通,全身無空隙,習拳得此爭力,方能使神氣意力真實之合一,然後可謂之得中,可謂之得力矣。

力不從一心生出,失此意,則無八面玲瓏之巧,而失分合虛實互用之基。『一動全轉』,此『身』字正宜領會,於有意無意間,悟得自然神機之妙,方是試力功夫之妙境。

薌齋先生曰:『初學試力,使手自腕及指尖可稍加力,腕以後則不可有力。』如此作法,容易入門。又曰:『不論怎樣作法,總要勿忘勿助長,以動靜互為樞紐,全身無不渾元一爭,始得象外之妙,身外之意,拳外之拳。能否得之在於一試,經此一試得之者,可與言拳道矣。』

薌齋先生教拳申明爭力作用,以求氣力自然發動。乃拳學不傳之秘,今揭以示人,其言頗詳,其法易,能得與否則繫於學者,視學者志向與體認功夫如何耳。

第十四章 運力

習拳得力後,才能進言運用,運力之妙,固在於周身力一,運之於內,靈之於外,而神之於用。力靜為動之基,動為靜之效,習拳致力於靜,正是求動。氣充力足,然後方能靜不滯其機,動不見其跡。能靜者方能動。靜者乃萬有變化無窮之源,樁法各章已有論矣。身、手、足之運動,須要用意,使之靈通一氣,其用則腰為之主。語云:『身化』,此之謂也。手為全身力氣神之前鋒,其發出撤回,非玩耍兩手往來之謂,實根於腰之運轉,及兩臂之伸縮而成。發出收回之動作,實際上兩手不使之局部運轉也。所以習拳忌兩手空發、空回,用時變換或拳或掌或指,翻轉變化運用靈活,但舉忌過高,按忌過低,總以高不過眉,低不過臍,左右不出肩窩為常度。至於步法:應知步大不靈,所以進前足,須跟後足。兩足虛實互相為用,前足尚虛,後足尚實,虛為靈活,實則山安。前後雖分虛實,其力並無二致。而肩臍之間,為身手幻變之地,又神經中樞之所在,上達於手,下貫於足,成一神經線,名曰中線,全身貫注在此,可免有失矣。手之變換或拳或掌或指,切忌死握緊靠,能不吃力於兩手,兩臂方活,氣力早達而手足相應矣。拳學要訣:『步輕似貓行』一語,頗堪玩味。若吃力於足,或使力頓足,進退變轉不得靈活,甚到戕害神經,易致腦病。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因反應作用,致使神經中樞為這而受傷也。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習拳對於聲勢二字,應加以領會,聲字今姑不論,先言勢字。運力得其勢,則得其力,而妙其用。勢生於氣,為意所使,因形體靜動變化,表露於外,勢之雖有不同,而其氣則一也。

拳家言『合』,有內外之分。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外三合。復有筋與骨,皮與肉,肝與腎為內三合;頭與手,手與身,身與足為外三合,皆未得習拳之至要也。須以力氣神及光線聲勢,統一於一意,方得謂之合也,但求形象對,豈得謂之合哉?

或曰:『意拳在十字當中求生活也。』妙哉斯言也。拳學真諦,一語道破。所謂十字者,乃明爭力之作用,環中之奧理也。拳家皆言:『得其環中,以應無窮。』然所謂中者何在呢?所環者何為呢?環即俗稱之圓圈也。其結心即中之所在。有環則有中,環中之力,同一心結,而有若干相等相乘之十字也。人身上肢掌、腕、肘、臂,下肢趾、踵、膝、胯。全身各部,無不有其環中,然須統為一體。所以操拳非各處皆應,不能得其環中。中屬之於靜,環屬之於動。能靜者方能動,待時赴機,靜動運用之妙也。習拳如何能得其環中呢?總之須由中以求其環,並由環以求其中,兩者化一乃得其環中,練習之法,應求之於站樁,別無旁求。

敵我兩力相接,即分強弱,運力妙見矣。兩力相接之時,應知有所謂『點力』者,乃存乎其間。點力者何?即全身氣力出露體外與對方相接部分之梢端正力量也。其力根源於周身之氣力,彼此克化,各求其中,妙在一轉。彼力經我一轉,即化為烏有,手、腕、腰、臂、頭等外之轉皆然。漸身所覺鬆緊矛盾迴旋者是也。有時現於形,有時藏於膚中,一點轉動,全身一致,各處動則俱應。各處俱應,對於點力之作用,為足力之作用。其實非各處俱應,乃同時俱動也。更有時無轉動之形變,而其默化之妙用,須細心體會。俗謂某式為拳打,某式為肘打者,實未明運力之妙也,不許部分推進或轉動,豈得謂之是耶?

薌齋先生曰:『力不可由內向外張,須由外向內引,其力方能外發。』所以,又曰:『應敵也手前進時不許向敵發,方能應機應時。』故運力須存意勿努力,並且要意中不可有敵人;意若有敵,則已之力、已之氣,不免受氣力之阻。我之行動要正正堂堂,如入無人之境,氣力不為敵奪,方能得莫可當鋒之效,然後始得運力之妙也。薌齋先生曰:『運力外發,因其用之不同,運力可分為三種,曰虛中、實中、化中。』又曰:『應敵周旋,順應來勢,形變不測,全體齊動,敏捷異常。而力之為用,其變化不外剛柔方圓,斜面螺旋以及蓄力、彈力、驚力等等。』變化雖有不同,總要不外乎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耳。茲分述之於後:

剛力直豎(剛者力方,便於轉頓),如撞針然,渾身毛髮直豎如戟,其力尖銳,出露體外,利於攻守。

柔力短縮而力長(柔者力圓,便於抽提),靈活如彈簧然,毛髮動盪,銳力內『含』。

斜面力以偏擊正,機靈異常,易於進攻。

螺旋力,出於擰轉,不論剛柔應接運用,乘隙而入,最易得力,有引導拋擲與纏繞擰撥之用。

蓄力即全身氣力,波涌於內,未盪發於外者。外剛而內柔,靜以待動,轉變利用,能生挺力及粘着、攝引之力,其妙在於虛靈守中,易於變化,故曰『虛中』。

彈力又名挺力,如彈簧所發之力,此力生于振動,外柔而內剛,如棉裹鐵,為被動反擊之用,故曰『實中』。

驚力運用,在於身體之稍端,其變化主動於腰,如蛇如龍,剛柔相濟,而陰陽虛實互為根用,但查敵之千差萬異,縱敵近我,旋繞而纏裹之,極其神速,故曰『化中』。

拳學通於易理,操拳用力,不出乾坤,干者力之一,坤者力之二,而仍一者也。圓出於乾,方出於坤,而坤渾於乾,則方繞於圓。知其方而圓,遇敵變化不一,動分靜合,陰陽交錯,運轉乾坤,其道得矣。

薌齋先生曰:『世之論拳者,有某拳生某拳,或某拳克某拳之說,似亦有理,但仍基於招法之講求。若繩以拳理,當兩手相接對擊時,豈能有暇及此?若以目之所見,心再思之,然後出手制之,實不敢信其能也,況敵之來勢,逐迭更變,安有以某拳生某拳、某拳克某拳之說,而能致勝者歟?此欺人、誤人,謬誤之甚者也。倘能習得爭力,守中不失,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尚未敢說定能制人。如察來勢再思應付,出手論招,操拳論套法者,真可謂之門外談拳者也。』

運力之妙,百出盡致,隨機應變,方擬去而忽來,乍欲行而又止,陰陽剛柔,形體無方,意則一定而不易,故操拳不可好奇,但取適意,意則無過,久用而不疲,初學應知吃力,則力失中,不吃力,則力自足,此乃用功所進之火候也。

薌齋先生曰:『全身力要渾無』,渾元力乃是爭力,動靜因而不同,不動時其力一貫,屬之於靜。動時大小關節無處不有上下、左右、前後,百般之二爭力,屬之於動。動靜之力,又因其用之不同,而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力,實則仍一爭力耳,茲分述五力於後:

( 1 )金力:渾身之筋骨堅硬,心如鐵石,運用時其力由虛中化為實中,有攻堅之能,其性屬金,故曰:『金力』。所謂皮肉如棉,筋骨如鋼意也。

( 2 )木力:四體百骸處處皆有,若樹木之曲直形,其力實中有動,其性屬木,故曰:『木力。』

( 3 )水力:身體之行動,如神龍行空,矯蛇游水,行無定蹤,靈活隨轉,猶如水之流動,其力虛中,其性屬水,故曰:『水力。』

( 4 )火力:發手如炸彈之爆烈,忽動如火之燒身,猛烈異常,其力由虛中化為實中,而反歸於虛中。動也甚速,其性屬火,故曰:『火力。』

( 5 )土力:完滿敦厚沉實,意若山嶽之重,無處不生鋒芒,其力化中,具有虛實之妙用,其性屬土,故曰:『土力。』

薌齋先生曰:『古譜有云:動如水流,靜似水止,身若虬龍,氣若長虹,能得樞紐環中竅,自然動靜互為根,而周身之氣力,其中乎,其化乎,堪與天地一爭,全身動用與天地應合,此力學之運用,加以精神之支配,對於拳理與實相,非得其三昧者,未易知也。』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力之運用,陰陽虛實,開合剛柔,橫豎等變化無窮。陰中藏陽,陽中含陰,陰陽有剝復變。動為靜地,靜為動機。動靜有感通之妙。虛為實用,實為虛體,虛實有真幻之巧。不開怎合,不合怎開,開合有噬嗑之理。剛須寓柔,柔能克剛,剛柔有妒夫之化。橫不離豎,豎不離橫,橫豎有相輔之功。更有長出短擊,高低抑揚。左柔右剛,或梢節剛而中節柔;亦有時剛時柔,半剛半柔;復有柔退剛進,剛左而柔右;遇虛則柔,而剛隨其後;適實則剛,而柔在其先;過剛易折,過柔不進;剛柔互用,隨機應變,百出盡致,擬去忽來,欲行若止,雖形變而無方,意則一定而不易,運用之妙,不外歸總於『重心不失,中線不斷』為準。

天生萬物,各盡其性,各有其能,習拳取象,參其變化,以合形體之妙用。而操練之時,應注意其動作神情,得其神則得其動靜之勢,得其勢,則得其力,妙其用。若專摹其動作形式,已失其真,則形非其形,便失取象之一意。語云:假道鍊形,真道煉神,學者各自取法,運化之妙,不難得也(龍蹲,虎坐,鷹目,猿神,貓行,馬奔,雞腿,蛇身)。

人身與空氣互運,身體力運左旋,空氣則反而右旋。身體有爭力,所向殊方,人氣則隨之亦生變化;空氣動則生力,無形無象,與體力應合為一,此之謂體生力。體外有力,迴旋空際,盤繞如遊絲,虛動如飛龍,實則騰空,去來無跡。習拳能體外生力,則勢全意一,其力乃大。然能無中取勢,空際用意,此不傳之秘也。薌齋先生嘗言:『操拳要和空氣作爭奪戰,而使為一體。』共運力施意之妙,與游泳相似,善游者忘水,忘水者則神全,所以能泳也。

第十五章 對手功夫

習拳練習對打,以求實搏功夫,是拳功中一部分也。練習時應辨虛套與真藝之不同。諺云:『到撕打時,忘了拳法。』此語說盡虛套花法之病,足證美觀不實用,實用不美觀。而拳法應用,須隨意應敵,臨致勝。對敵發力,要不早不遲,恰合時機,勢勢相乘而變化無窮,微妙莫測,方可謂之得了因字、應字功夫。可知花法轉身跳打,你來我往,不獨無益,抑且學熟害人誤人,以其死套不堪實用。蓋以其非由此應字因字而生之變化,不合時宜之動作也。

推究花法來源,想系因練習實用,而行對打所成之把戲也。對打一名為對手功夫,原系練習實搏。因先存有損傷之戒心,若心先失去實搏精神氣力,即成了好看的花法勾當。觀今之對手套數,可資證,由此看來,周旋華彩儼然戲局。拳術病在花法勝而正法昧,定無謬也。所以花法勝,而拳學對手功夫,教習之道迷,於今論拳尚虛套,而使真藝之難成,當以此為因也。

練習對手功夫,以備應用,須知其要點為比較二字;比較者,比較其真實功夫也。習時最好要如與真實相對搏撕打者為之,以免你強我弱,徒丟虛架,演成花法,以圖人前美觀之現象。至於應敵本事絲毫無得,反增若干害處,實無益也。

薌齋先生嘗言:『作拳時意中如身之前後左右,均有敵人來與搏打。』又曰:『坐行進退,要與空氣(假設之敵)爭地位;習之既久若真對敵,則動不可當矣。』又曰:『閒居坐睡嬉戲,亦在練習。若習以定時或場所,豈得謂之真練習哉?』

薌齋先生論拳極重『中』字,嘗言要守中,用中,保中線,守中神,不失中氣,不失中力,不失中神,注意當中一點,敵我相搏,彼此應留意,此力對於自身,則要守着當中一點,以防敵力侵入。對於敵方,則要向着當中一點以收摧敗之功。初習對手功夫,最好用當中一點來說明敵人,或體認中字奧妙之所在。能得當中一點之妙用,然後出手對敵;不可假眼目之端詳,一動即有奪其心志之神氣,如此焉有失和之理。語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乃此理之申明。要知一下,亦即萬一之謂也。

人身鼻居中央,其兩側形長只有七、八寸,交手時,撥轉敵力,出此七、八寸,即不及我身。此乃動之果,言其動,則俗語所云:『妙在一寸間』之言耳。此語說盡操拳無須兩手高舞。先哲有言曰:『不必遠求尚美觀,只在眼前寸間變。』又曰:『不論姿式好壞,只看進退虛實之大意。』意思是說動作不拘繁簡,任意所之,得力為止,圖好看者,未必有實用也。

習拳能學會打圈足矣,此說極精,習拳打圈,要知打大圈,不如打小圈。打小圈不如打不顯形之小圈。打不顯形之小圈,還不如全身齊動,全其神,全其氣,全其力,此習拳求中用中之道也。

揉手為習稱找中線之功夫,亦試習與人對敵之功夫也。切忌虛為招架,應着實推究。各求其空隙,遇有所乘,即行進擊,不使失掉時機,作實功,不可以勝負為丑為樂,當思何以勝之,何以敗之,勉而久試藝自精、膽自大,自無怯敵之慮。若虛為招架,徒具你來我往之形勢。乃於已無利之事,何須習焉?語云:『對手功夫,不相等人,打不得。』此語正防人有畏怯之念,或自欺欺人之病。而不能有所獲益也。明乎此,然後手之轉圈,足之進退,腰之運轉,方有所因有所為而得其效。身、手、步,運用方法,可以畢得,何旁求乎哉?

薌齋先生嘗言:『挽轉游身,如行空游水』是說明『活』字之功夫。使動靜一體,因勢生發,八面靈動,力勻交插相乘。向左不離右,向右而起於左,右無不宜,左無不有,上下四隅皆然,照顧周到,無顧此失彼之慮,此爭力之運用也。爭力者,乃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之實質也。

動無直出直入,是說明運力由曲處求其勁挺之狀。更由直處,以取拳曲之意。曲直相因,其變化不露形跡,而力尤須內含。形曲力直,亦是說明此理,應善自體認,爭力不難求得也。

練習對手功夫,要注重實搏,前已言之。交手時彼此進退,互相攻擊,當知人之頭部或兩肋、前胸、小腹、心窩等處,一受拳擊,重者能截斷營衛,斃性命於頃刻,輕者或致傷其內部。要知攻擊要害為應敵決戰之動作,練習時慎勿行此致傷於人,至為切要者也。

第十六章 應敵

應敵要訣,千言萬語,不外乎『制人而不制於人』。對敵要審,如何為審,是一注意要點。今人多言審敵,乃是審的,即目中有敵在前,應去講求如何應付也,殊不知審的不過審中之一事。『審』字功夫,求於『審已』二字,可以盡之,使吾人身、神、氣、力、動靜守中,手之舉,足之動,腰之運轉,無不守中,安固如不動之時,力之發出無不中,無往不利矣。審已功夫,作到妙處,出於意求自然能審矣。

 樓主|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18 00:27 | 顯示全部樓層

拳學新編

薌齋先生曰:『拳能得八面意,自然靈妙。』此審字功夫之奧妙也,勿庸去講『審的』。審的乃審已,乃守中之一部功夫,只專『審的』則謬矣。拳家所言,目中有敵,始可出拳,意中有敵,方許動足者,此審的功夫也;然動有所因,自無妄為,仍審已也。

應敵要明『彼此』,順人之勢,借人之力;借力者乃撥轉敵力,而利用之之謂也,所謂一指撥千斤者是也。要敏速適應時機,又要似進實退,不可急進,以求應敵;先退後進,蓄勢審敵,分斷敵力得其力得其隙,進以備退,不敗之道也。對敵『運力應機』須在勢、氣、力,相因相生之際求之。後人發、先人至,不可早,尤忌遲,更不管來的是拳是掌,認定他全身,臨『機』一下(其『機』要在敵方真實擊出將着未着之間,或當應手而擊,即恰當之火候),何須費力,以靜等動,以逸等勞,微乎!微乎!然應『機』者知『機』,『機』者神之用,以意得之,以意應之,神之所為,任運而成,游於規矩準繩之中,而不為所窘,方謂之能變化運用,知機者,當神乎其技矣。

薌齋先生曰:『畏心存則侮。』敵前先自怯,怯敵者必敗。所以習拳者平日練得精熟,臨時手軟身顫,舉藝不起,此必缺勇氣而無實功也。有實功而得其藝者,當臨陣無畏也。

發手應敵,開聲吐氣,亂敵心意,以張我之氣勢,須合時機,不用力不變勢,只此一聲,而使敵心敗膽寒。古人『聲擊』之說,即此之謂也。但未與敵接,故意來張我威,而開聲叱氣者,實出於畏怯,而先示人以弱,應知禁忌。豈可輕於開聲自餒其氣,以致敗於人耶?

薌齋先生曰:『應敵時要審要固,更須具有以下之神情和氣勢;頭要撞人,手要打人,身要摧人,步要過人,足要踏人,神要逼人,氣要襲人,得機發力,勝券定由我操,事所必然,豈可疑乎?所謂:『較技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難行;進退動轉有意莫帶形,帶形定不贏;氣如龍虎而動無定勢,應機發動,勁斷意不斷,意斷神猶連,神全則身自安,如斯臨敵,安有不勝之理哉?』復曰:『應敵知機,方能發動制人,不必度來勢之機會,自能揣敵人之短長,均在有意無意之間也。靜以待動,動中處靜,以退為進,以進為退,直出而側入,斜進而豎擊,柔去而驚抖,剛來而纏繞,力之外發,縮骨而出,縮即發也。發力時意欲透其骨,,而入其髓,意存數尺外,敵身為我意所束,豈能逃哉?』應思斯語也。

或問兩人較拳,甲於未學之時固勝於乙既學之後,反為所敗,何也?薌齋先生曰:『此由於較拳時,不能應機運用也。』較拳時,不忍不可,不肯不可,不狠不可(氣安穩,心要狠,手要准)。李廣射虎,視虎則中,知其為石則羽不能入者其神異也。勝負之際,頃刻而決,其間錯綜變化之由,不一而足。學理富而功力不敵不可;學理功力俱為富強,經驗不足又不可;經驗亦既富矣,其權變不能應機,而神氣不全亦不可也。故藝之優劣,有時不能盡以勝負判斷,所謂是非不能以成敗論也。學者但求其是而已,未可以一時之勝負餒其志也。誠哉斯言也。

應敵最要之訣,則『守中用中』四字而已。總之要身心一致,手肘肩腕並一身關節,處處都應如起鋒棱,頭足閭骨,垂成直線,均有前後左右上下諸般之爭力,三角之螺旋,自不離六道含靈共一光。敬能如斯,不但已『中』不失,即對方之『中』,不期然而然,為我所乘,一擊即敗。此周身筋骨氣力精神均歸一貫,得其環中樞紐,自能變化無窮,常生常化,無時不生,無時不化,千化萬化,不使留隙與人,渾元不可破,所謂已正不管他人斜也。

應敵出手,守着面前尺許之路線,左右互相扶助,動用合一,意動而擊敵方起於一線,指欲透其骨入其髓,筋骨微為轉動,則打法成,說來何須崩攀句。足履地上,無論地勢高低平踏自然;氣貫小腹,隨跳蹬點。擎氣負著腳趾尖。要知手足轉動,滿腔熱情於腰之運轉,腰轉如輪,首尾顧到,重心保持皆在腰,自頭至足要一氣相貫。至於筋骨,用則筋如彈簧,骨如針,筋肉一縮,骨節生棱。針簧一動,氣力外發,萬棱伸出,所遇莫可當鋒。

薌齋先生曰:『兩手結合,迎面伸出,前伸後撤,左右封固,務須守着中線。兩足鑽進抽撤,保住重心,並無定位,踢達如捲地風,縱橫高低揚落進閃,隨意變化。直奔敵人重心,莫為旁求。揣度情勢,當進則進操其身,當退則退領其氣,前後左右反轉照顧,渾元一爭。語云:手到步不到,打人不為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玩笑;手足齊到,乃全身合為應付也。

遇敵時須要毫氣放縱,心小膽在,靜似木雉(面善心惡),動若曳浪,舉動藏神,處處有法,身動似龍蛇,手動速如風。平日練習,面前如臨大敵(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內,如有勁敵當前)。但交手時,有人若無人,有怒虎驚嘯之勢、捕食之勇,橫衝直撞,頭頂趾抓,周身鼓盪,出手似銼,回手如鈎,不得分開使用,運使渾然,納於一圈,力不空發,意不空回。起手分舉、抗、擰、抖、順;落手分劈、摟、搬、扒、撐;沉托分擰,神在手前,力透敵背。力動縮亦即發;發亦即縮。動靜合一,出之自然,起頓抑揚,猶如生龍活虎,吟嘯聲喊,谷應山搖,壯而無敵矣。

臨敵發力,縮骨而出,如弓之反弦,魚之發刺;其制勝要點,在於動靜虛實,已發未發間,捉摸其火候,此隨機施巧之時也。此中動靜,全在筋骨,氣血之運用,其奧妙必資神遇,其機巧必須心悟,不可以目取,或以力求,學者三致意焉。

薌齋先生曰:『應敵要訣,為身手齊到,所以進頭、進手、須進身;內則提起精神,外則動作疾速;拳未動而力已蓄,打要遠,力要絕(放字妙訣)。取勝尚須隨意與運氣,倘然不勝,必是心有懷疑矣。』

第十七章 瑣論

(一)提倡拳學,反對練習拳套,申明拳理法。

(二)拳功妙用,原為整儀容,養氣血一心志。

(三)劍法拳功,異曲同工,不過練習時,須得渾元力,方可再分節段,不外乎面積與構造之配備或應合。大概言之,只要梢節直刺,中節待轉,根節及全身之力前摧而已。至其各種運用,則難於口述,有待於身示矣。

(四)今之學者、同道,去宗派門戶之見,共研拳學之真理,拳學振,拳理明,實為之存續。吾人之任務,在於以誠接,勿傾軋,及未尚較技以爭勝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