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新疆規模最大青銅時代太陽祭壇式遺址(圖)
遠看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墓群。 記者8日從絲綢之路天山道樞紐路網實地綜合科考隊獲悉,經過4日至8日運用多種技術手段的科學考察,在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發現迄今為止新疆規模最大青銅時代太陽祭壇遺址。 該遺址距離巴州和靜縣200多公里,為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那熱德溝口墓葬群。 是次科考隊學術領隊巫新華說,遺址中心最早是一個用卵石混雜泥土構築起來的巨大圓錐形實體,現在頂部有一個塌陷坑,圍繞這個中心石堆,外圍構築了兩道石圍,最外層石圍直徑達114米。 通過對照航拍圖進行對比、驗證等一系列科學計算,結合俄羅斯圖瓦共和國草原阿爾然庫爾干墓群考古及2015年新疆東天山木壘縣平頂山地帶青銅時代墓群遺址考古成果,科考隊考古專家一致同意:那熱德太陽崇拜遺址年代大致在青銅時代晚期,距今3000至2500年之間,也有可能早點。根據已有的新疆考古發現資料來看,這處遺址應該是迄今為止新疆範圍內規模最大、形致最完整的青銅時代太陽祭壇式遺址。
新疆發現最大規模太陽祭壇式遺址 力證絲路文化交融
考古發現迄今為止新疆規模最大青銅時代太陽祭壇遺址。 考古專家一直認為,那熱德太陽崇拜遺址青銅時代草原文化遺址結構最典型或說最大特點,在於它的規模和它的兩道環狀石圍,再加十字形神道的地表建築結構。這種結構是表達亞歐草原大游牧時代草原居民宗教文化內涵最典型的一個象徵。 巫新華稱,該遺址的發現,表明巴音布魯克草原在距今3000年左右,已經有相當規模的聚落人群進行游牧生活。其社會組織規模,也就是聚落群體人數,至少過萬。 新疆文物局副局長李軍說,在新疆地區能夠發現與中亞地區類似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自古以來絲綢之路就是一個和平對話相互交融之路。 據悉,絲綢之路天山道樞紐路網實地綜合科考活動是運用多學科、多技術手段,多地專家參與的聯合科考,開創新疆科考歷史的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