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相關人物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奠基人。
【未雨綢繆】涵義
綢繆:緊密纏縛。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
【未雨綢繆】出處
【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未雨綢繆】辨析
【未雨綢繆】讀音:wèi yǔ chóu móu
【未雨綢繆】近義詞:未焚徙薪、曲突徙薪、有備無患、防微杜漸、防患未然
【未雨綢繆】反義詞:臨陣磨槍、臨渴掘井、亡羊補牢、江心補漏
【未雨綢繆】用法:複雜式;作謂語、定語
【未雨綢繆】造句
1、未雨綢繆固然好,臨渴掘井尚可博。
2、先想到義,再想到利,未雨綢繆,謀定而後動。
3、未雨綢繆之際,對手已展開強烈的廣告攻勢。
4、誰要是未雨綢繆,誰就一定吉星高照;誰要是只顧眼前,誰的情況一定不妙。
5、本着未雨綢繆的宗旨,各位同學應及早溫習功課,以迎接考試。
6、如何預測這些變化,未雨綢繆,取訪市場紡先機,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有着重大的影響。
7、造林是防止土壤流失最好的未雨綢繆之計。
8、與其臨渴掘井,不如未雨綢繆,戰略競爭觀念是防止企業陷於戰術競爭旋渦的救生圈。
9、為了迎戰本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國隊未雨綢繆,加緊訓練。
10、為了孩子日後讀書所需,他未雨綢繆,幫孩子們存了基金。
【未雨綢繆】成語典故: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了商朝。為了安撫商朝遺民,他把紂王的兒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諸侯,同時又把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別封在武庚的東面、西面和北面,以便監視他。
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及太公、召公等幫助武王滅商立了大功,武王就把他們留在京城輔政,其中周公最受信任。
兩年後,武王得了重病,大臣們焦慮萬分。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表示願意代哥哥去死,請先王保佑武王恢復健康,祭畢,周公把祝辭封存在石室里,嚴令史官不得泄密。
事有湊巧,周公祝禱後的第二天,武王的病開始出現轉機,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興。但不久,過度的操勞使武王舊病復發,終不治身亡。年幼的太子姬誦被擁立為王,史稱周成王,周公受武王遺命攝政。
周公的攝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滿。他們散布謠言,說周公攝政是為了篡奪王位,從而引起了成王的懷疑,周公百口莫辯,離開了京都。
不甘心商朝滅亡的武庚見周氏兄弟之間出現了矛盾,就派人去聯絡管叔等,挑撥他們與周公的關係,同時積極準備起兵叛亂。
周公經過兩年的調查,終於查清了謠言的來源,知道了武庚準備叛亂的情況。他十分焦急,便寫了一首名為【鴟鴞】的詩給成王。詩的大意是:鴟鴞啊鴟鴞,你奪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毀掉我的窩!趁着天未下雨,我要剝下桑根的皮修補好門窗,我的手已發麻,嘴已磨損,羽毛也將落盡,可是我的窩還在風雨中飄搖!
這首詩以母鳥的口吻,反映了周公對國事的深切憂慮,但年輕的成王並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對此無動於衷。後來,成王無意中在石室里發現了周公的祝辭,深深為之感動,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請回鎬京。
周公回京後,成王派他出兵征討三叔和武庚。周公足智多謀,很快平息了叛亂,周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
後來,人們便用“未雨綢繆”這個成語來比喻事先做好準備。
【未雨綢繆】成語接龍:
未雨綢繆→繆力同心→心直口快→快心滿意→意氣揚揚→揚威曜武→武爵武任→任其自流→流水行雲→雲趨鶩赴→赴險如夷→夷然自若→若離若即→即事窮理→理直氣壯→壯發衝冠→冠山戴粒→粒米束薪→薪桂米珠→珠光寶氣→氣宇軒昂→昂昂不動→動心忍性→性命交關→關懷備至→至誠高節→節上生枝→枝附葉著→著述等身→身單力薄→薄唇輕言→言約旨遠→遠涉重洋→洋為中用→用之不竭→竭澤而漁→漁陽鼙鼓→鼓樂齊鳴→鳴鶴之應→應天從人→人貧智短→短嘆長吁→吁地呼天→天高雲淡→淡而不厭→厭難折衝→沖堅毀銳→銳不可當→當世才度→度己失期→期頤之壽→壽滿天年→年復一年→年輕力壯→壯氣吞牛→牛衣對泣→泣麟悲鳳→鳳凰來儀→儀靜體閒→閒非閒是→是非得失→失時落勢→勢如破竹→竹籬茅舍→捨生取誼→誼不敢辭→辭巧理拙→拙嘴笨舌→舌劍唇槍→槍聲刀影→影只形孤→孤掌難鳴→鳴金收軍→軍法從事→事與心違→違天害理→理冤摘伏→伏法受誅→誅盡殺絕→絕仁棄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