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蔓不枝】涵義
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不蔓不枝】出處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直外;不蔓不枝。”
【不蔓不枝】辨析
【不蔓不枝】讀音:bù màn bù zhī
【不蔓不枝】近義詞:珠圓玉潤、一氣呵成、文從字順
【不蔓不枝】反義詞:拖泥帶水、節外生枝、畫蛇添足
【不蔓不枝】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不蔓不枝】造句
1、他把事情經過娓娓道來,不蔓不枝,大家聽得很明白。
2、只有秋荷,清新淡泊,不蔓不枝,不肥不瘦,富有饒趣,讓人一見傾心。
3、見笑了見笑了,趙兄你的【塞外曲】那也是不蔓不枝,擲地有聲啊!
4、人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雲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人們都愛蓮花,愛她的亭亭玉立,愛她的不蔓不枝,愛她的香遠益清。
5、這段話他說得不蔓不枝,大家都聽清楚了。
6、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7、這篇文章不蔓不枝,一氣呵成。
8、似白楊挺拔向上,抗寒抵風,不折不撓;如紅蓮潔身自好,高標清操,不蔓不枝。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去追隨時代的新節拍開拓財政工作的新局面。
9、蓮花之潔,勝於其他花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這才能成為佛祖的坐檯。
【不蔓不枝】成語典故:
宋朝時期,地方官周敦頤辭去官職,隱居在廬山蓮花峰在濂溪書堂講學,他的著名短文【愛蓮說】流傳到今天:“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意思就是: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唐代以來,世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卻只愛蓮花從污泥中生出卻沒有被污染,經過清水洗滌卻並不妖艷,中間通透,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不蔓不枝),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筆直潔淨地立在那裡,只能在遠處觀賞而不能玩弄。
【不蔓不枝】成語接龍:
不蔓不枝→枝流葉布→布被瓦器→器宇不凡→凡胎濁骨→骨軟觔麻→麻木不仁→仁人君子→子曰詩云→雲開霧釋→釋生取義→義斷恩絕→絕群拔類→類聚群分→分形同氣→氣滿志驕→驕傲自滿→滿腹文章→章甫薦履→履盈蹈滿→滿紙空言→言之有禮→禮賢下士→士農工商→商彝周鼎→鼎食鳴鐘→鐘鳴鼎重→重氣輕生→生花妙語→語近詞冗→冗詞贅句→句比字櫛→櫛霜沐露→露面拋頭→頭足異所→所見所聞→聞寵若驚→驚心慘目→目瞪口結→結草銜環→環堵蕭然→然糠自照→照貓畫虎→虎略龍韜→韜光俟奮→奮身不顧→顧盼多姿→姿意妄為→為期不遠→遠溯博索→索隱行怪→怪雨盲風→風行一時→時乖運拙→拙嘴笨舌→舌橋不下→下塞上聾→聾者之歌→歌舞昇平→平地起雷→雷驚電繞→繞梁之音→音問兩絕→絕甘分少→少不更事→事過情遷→遷怒於人→人非土木→木落歸本→本支百世→世異時移→移孝作忠→忠不避危→危如累卵→卵與石鬥→斗色爭妍→妍姿艷質→質非文是→是非曲直→直上青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