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亮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四區主任,經典理論嫻熟,臨床經驗豐富,除內科雜病外,也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婦科、皮膚及疼痛類疾病。筆者茲於此舉『痹症』驗案一則,以饗讀者。
王某,男,35歲,2015年07月15日初診。
主訴 右踝疼痛半年余。
病史 半年前右踝內側突起疼痛,尤其以右踝前側為重,按之尤甚,行走時疼痛加劇,受涼時明顯,某骨科醫院診斷為『滑膜炎,右距骨壞死』,予中西藥物口服及外用膏藥治療效不明顯,後住院治療仍無效,管床醫師推薦來診。
刻診 右踝疼痛,稍感乏力,納寐可,大便不成形,日3~4次,便前腹痛,小便可,眠可,舌淡紅,苔白,脈沉細滑。
辨證 腎精虧虛,寒濕阻絡,治擬補腎填精,散寒除濕,通絡止痛,方選陽和湯加減:熟地30克,鹿角膠15克(烊化),麻黃6克,炒白芥子12克,肉桂3克,川牛膝15克,炙甘草10克。7劑,水煎服。
2015年07月22日二診 患者自述服2劑後疼痛明顯減輕,服完前方疼痛十減七八。現症見久行則足踝疼痛,口乾,咽中少量黏液,大便不成形,日1~2次,便前腹痛,納眠可,身有力,舌紅苔黃,脈弦滑。守初診方加炒白芍15克,陳皮10克,防風10克,炒白朮10克。7劑,水煎服。
隨訪 出院前專程來告,現足踝輕微疼痛,基本不影響生活,大便成形,便前腹痛消失。
按 患者骨病半年之久,門診及住院多以活血化瘀類中藥,效果不着。張懷亮認為骨病日久,須從本論治。【素問·五臟生成篇】早已指出:『腎之合骨也』『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
初診見患者足踝腫痛,天氣變化及受涼易發,此屬寒;大便黏膩不成形,此因濕。故本病以腎虛精虧為本,寒濕下注為標,初診方以熟地、鹿角膠補腎填精;麻黃、肉桂散寒通絡;白芥子化痰除濕;川牛膝活血通絡,引藥下行;甘草調和諸藥。複診患者疼痛已大為好轉,仍便前腹痛,大便次多不成形,辨證屬水不涵木,肝氣過盛,克伐脾土,加白芍、陳皮、防風,痛瀉要方之意,以斂肝健脾,藥後諸症得安。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