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分證候,是溫熱邪氣由口、鼻、皮毛侵襲肺系(口、鼻、皮毛;手太陰肺經;肺臟),導致人體衛外功能失常(簡稱衛外失司),肺之宣降功能障礙(簡稱肺失宣降)的病變。以發熱、微惡風寒、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或但咳為主要臨床特徵。因其病變部位在表(口、鼻、皮毛及手太陰肺經),邪淺病輕,所以它是溫熱病的初起階段。在各種溫熱邪氣中,易侵襲肺系而產生衛分證候者,以風熱邪氣居多。因此,衛分證候多見於風溫、冬溫病。
衛分證候的治療,應以辛涼輕解為法。即選用辛涼輕揚的藥物,通過其辛散、涼清、輕宣之功,疏散在表之風熱,使腠理通達,營衛調暢而病解。即葉天士所謂『在表,初用辛涼輕劑』及『在衛汗之可也』。
茲將臨床常見衛分證候的辨治分述如下。文中所引用古書中的方劑,古今藥物劑量使用的重量單位不同,為節省篇幅,除第1個方劑銀翹散加用舊制外,其餘一律換算為法定單位。
【風熱襲表,衛外失司】
臨床表現 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汗出不暢,頭痛,咽紅或痛,或咳,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病機分析 風熱邪氣侵襲肺衛,郁於肌表,不得宣洩,正氣驅邪,正邪交爭,功能亢奮,故體溫升高而見發熱。風熱在表,肺氣失宣,衛外失司,則微惡風寒。應當說明的是,風熱為陽邪,其侵襲人體,腠理開泄,正氣得以由里達表,即起而抗邪,故初起即見發熱。因其邪郁肌表,衛氣宣發受阻,衛外失司,故初起亦見惡風寒。但表雖郁而非同於傷寒之表閉,衛氣宣發雖受阻卻並非完全不能宣發,故其惡風寒較之傷寒為輕。發熱與惡風寒二者相比較,當以發熱為重而微惡風寒,這也是溫病初起表熱證與傷寒初起表寒證的主要區別。發熱與惡寒並見,是表證的主要特徵,因而發熱、微惡風寒即是衛分證的主症。風熱為陽邪,主升發、開泄,可使腠理開泄而汗出,但因邪郁肌腠,營衛之氣不得宣暢,故衛分證初起可見無汗或雖有汗卻少而不暢。風熱上擾清竅,頭部氣血逆亂,可致頭痛。風熱上攻,咽部氣血壅滯,則咽紅或痛。風熱外襲,肺失宣降,氣逆而上,則可見時而作咳。風熱傷津則口渴,但因邪在表而津傷不甚,故口雖渴而不甚。風熱在表,里熱未盛,故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是風熱在表、氣血趨於表以抗邪之兆,脈數是風熱鼓動、血行加速之徵。
治法 辛涼輕解,疏風透熱。
方藥 銀翹散【溫病條辨】。連翹一兩(30克),金銀花一兩(30克), 苦桔梗六錢(18克),薄荷六錢(18克),竹葉四錢(12克),生甘草五錢(15克),芥穗四錢(12克),淡豆豉五錢(15克),牛蒡子六錢(18克)。
上杵為散,每服六錢(18克),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藥取輕清,過煎則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方解 銀花、連翹皆性涼而質輕,有輕揚宣透、清解表熱之功,為方中君藥。芥穗、淡豆豉皆辛溫之品,有疏表散邪、開郁宣肺之效,為方中臣藥。在方中,銀花、連翹用量皆為30克,而芥穗用12克,淡豆豉用15克,這樣配伍的原因在於表熱非輕涼不能清,而表郁又非辛味莫能宣。然輕涼藥物又少具辛味,故於大隊輕涼之品中配入少量辛溫而平和之藥,是取其辛散宣郁之長,而制其溫燥傷津之弊。從藥物配伍規律來講,屬『七情』中的『相使』。即取芥穗、淡豆豉之辛味,而以銀花、連翹之寒涼制約其溫性。通過這種取其辛而制其溫的配伍應用,使本方成為辛涼之劑。可以說,銀翹散作為葉天士所說『辛涼輕劑』的代表方,並不是指方中君藥或大部分藥物的性味屬於辛涼,而是指君藥之涼性與臣藥之辛味相使相得而共成辛涼之劑。因方中以銀花、連翹為君藥,故以『銀翹』名方。方中其他藥物為佐、使藥。薄荷、竹葉乃輕清宣透之品,可助銀、翹清宣表熱。牛蒡子清風熱而利咽。桔梗宣肺止咳,配生甘草有清熱利咽止痛之功。鮮葦根甘寒,清熱生津止渴。本方諸藥配伍,辛涼輕揚,以其辛散、涼清、輕宣之功而疏透衛分風熱邪氣。因其辛而不溫燥,涼而不寒凝,性質平和,故吳鞠通稱之為『辛涼平劑』,是屬【素問·至真要大論】:『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法。
還應當強調的是,溫病忌用辛溫發汗之法。銀翹散雖為解表劑,但並非發汗之方,而是以其辛涼輕解之功,使藥力達表,疏透風熱,令表郁解而肺氣宣,則氣機調暢,腠理通達,營衛調和,津液四布,自然病解而汗出,是不發汗而得汗。葉天士所謂『在衛汗之可也』,正是指此而言。其『汗之』之意,非指用藥物發汗。『汗』字乃名詞使動用法,『汗之』即使之汗出之意。也就是指用辛涼輕劑使表清里和,生理功能恢復而自然汗出。
在臨床使用本方時,除應熟練掌握其藥物組成外,還應特別注意其煎法與服法。
煎法 原方為散劑,是取『散者,散也』之意,用散劑以發散表邪。原書云:『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就是說,將方中藥物按規定劑量配好後,搗碎、拌勻,即成粗散劑備用。煎藥時,先取鮮葦根煎湯(約20分鐘),然後取銀翹散18克用鮮葦根湯煎,煎至藥味甚濃時(沸後約5分鐘)即趁熱取服。這種煎藥法屬『煮散』法,其與湯劑均用水煎,二者的區別在於,湯劑煎煮時間長,而煮散之時間短,唯其時間短,藥物中的辛味(揮髮油成分)才不致散失,因而方能發揮其辛涼宣透之長。若煎煮時間過長,藥物中的辛味散失,則失其解表透邪之功。即吳鞠通所說:『過煎則味厚而入中焦矣。』吳氏之所以強調先煎鮮葦根,後煎散劑,是因為鮮葦根乃甘寒生津之品,先煎時間長,以取其甘潤之效,後下散劑,煎的時間短,則取其辛散之功。
服法 一是熱服,吳氏所云:『香氣大出,即取服』,即趁熱取服之意。熱服,是取其熱力,以助藥物發散表邪。
二是服藥劑量與時間。劑量是每服18克。時間是『病重者,約二時(4小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即白天每隔4小時服1次,全天共服3次,夜間再服1次,24小時共服4次,其總劑量為72克。『輕者,三時(6小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即白天每隔6小時服1次,全天共服2次,夜間再服1次,24小時共服3次,其總劑量為54克。無論病情輕重,每次服藥都應取散劑即煎即服、熱服。
吳鞠通分析本方云:『此方之妙,預護其虛,純然清肅上焦,不犯中、下,無開門揖盜之弊,有輕以去實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論之關鍵在『用之得法』。當前臨床醫生治療風熱襲表、衛外失司之證,大多使用銀翹劑,但療效反應卻頗不一致,認為療效不佳者亦不在少數。究其原因,並非本方療效不佳,而是使用不當,即用不得法。使用不當的原因有三:
煎法不當。臨床將此方作為湯劑時,醫生大多只開處方,並不向患者交代煎法,患者往往按一般習慣煎煮,時間多在20分鐘以上,而且第二煎仍用原藥再煎,致使輕清辛散作用全失,『味厚而入中焦矣』,療效當然不佳。當前有使用袋泡劑者,因其僅用開水沖泡,可避免煎煮時間過長之弊,故療效較好。
服藥時間不當。患者服藥往往是早、晚各服1次,達不到『日三服』。即使早、中、晚各服1次,達到了『日三服』,也很少有人夜間再服1次。由於服藥時間間隔過長,藥力不續,致使療效難以保證。
藥量不足。當前多以本方製成丸劑或片劑,取用固然方便,然服之不當,則往往影響療效。常見患者每服銀翹解毒丸(蜜丸)1丸,日服3次,收效甚微,其原因就在於藥量不足。蜜丸之銀翹解毒丸每丸重9克,去掉其中蜜的重量,藥量大約只有4.5克,僅有吳氏每次所用藥量的1/4,以如此輕微之藥量,又有蜜的甘緩牽制之副作用,如何能取得好的療效?正如吳鞠通所云:『今人亦間有用辛涼法者,多不見效,蓋病大藥輕之故。一不見效,遂改弦易轍,轉去轉遠。即不更張,緩緩延至數日後,必成中、下焦證矣。』筆者於臨床使用銀翹解毒丸,首次量用4丸,共重36克,其中藥物淨重約18克,而後則視病情輕重減至每服2丸或1丸,日服3次,夜服1次,每次均以開水或薑湯送服。如此用法,每獲滿意療效。如果使用片劑,亦應保證達到應有的劑量。至於『濃縮丸』,因其煎煮時間過長,辛散宣透之力甚微,故收效亦難,此種劑型殊不可取。
【風熱襲表,肺失宣降】
臨床表現 但咳,身不甚熱,口微渴,舌苔薄白,脈浮。
病機分析 但咳,是指以咳而無痰為主症。風熱邪氣鬱於肺衛,阻滯氣機,使手太陰肺的經絡不暢,而致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氣逆而上,故以咳為主症。但因邪氣在表,肺熱不甚,故但咳無痰而不嗽。因其邪淺病輕,傷津亦輕,故身熱不甚,口僅微渴,或身無熱,口不渴,舌、脈亦無大變化。
治法 辛涼輕解,宣肺止咳。
方藥 桑菊飲【溫病條辨】。杏仁6克,連翹4.5克,薄荷2.4克,桑葉7.5克,菊花3克,苦桔梗6克,甘草2.4克,葦根6克。
方解 方中以桑葉、菊花為君藥,佐以連翹、薄荷,四者皆質輕而性涼,輕揚清宣,疏透肺衛風熱,以開通肺氣。桔梗宣肺氣,杏仁降肺氣,二者相配,共為臣藥,升降相因,以調肺氣宣降功能之失常,使其宣、降復而咳自止。甘草止咳且調和諸藥,葦根清熱生津止渴,二者亦為佐藥。本方諸藥配伍,辛涼輕揚而微苦,共奏疏透風熱,宣肺止咳之功。因其力輕而平和,故吳鞠通稱之為『辛涼輕劑』。銀翹散與桑菊飲均屬葉天士所說之『辛涼輕劑』,吳氏又特稱桑菊飲為『辛涼輕劑』,是與銀翹散為『辛涼平劑』相對而言。葉氏所謂之『輕』,是指藥物之質地輕;吳氏所謂之『輕』,是指方劑之作用輕。二者同用一字,但含義有所不同。
銀翹散與桑菊飲二方均用於風熱襲表之衛分證候,但二者具體功用又有所區別。銀翹散以銀花、連翹為君,芥穗、淡豆豉為臣,組成辛涼平劑。因其辛散、涼清、輕宣之力較強,故重在疏透風熱,主治以發熱微惡風寒為主症的衛外失司之證。桑菊飲以桑葉、菊花為君,杏仁、桔梗為臣,組成辛涼輕劑。因其辛散之力較弱,而宣肺之力突出,故重在宣肺止咳,主治以咳為主症的肺失宣降之證。簡而言之,銀翹散以透表退熱為其所長,適用於西醫學中的感冒、流感初起發熱者;桑菊飲以宣肺止咳為其優勢,適用於西醫學中的上呼吸道感染而咳者。二者各有所長,臨床應斟酌選用。
【燥熱襲表,肺津受損】
臨床表現 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咽干口渴,唇乾,鼻燥,乾咳無痰或少痰,尿少而黃,舌邊尖紅,苔薄白而燥,脈浮數而右大。
病機分析 本證多見於溫燥病。溫燥初起,燥熱邪氣侵襲肺衛,正邪交爭,則發熱。邪氣鬱阻,衛外失司,則微惡風寒。燥熱上擾,則清竅不利而致頭痛。燥熱損傷肺津,故咽干口渴,唇乾鼻燥,尿少而黃,舌苔乾燥。邪郁肺衛,肺失宣降,加之燥熱損傷肺津,致肺氣上逆,故乾咳無痰或少痰。熱邪在表,故舌邊尖紅,苔薄白。脈浮數而右大,乃邪在肺衛之徵。
治法 辛涼宣透,甘寒潤燥。
方藥 桑杏湯【溫病條辨】。桑葉3克,杏仁4.5克,沙參6克,象貝3克,香豉3克,梔皮3克,梨皮3克。
方解 本方以桑葉、杏仁為君藥,豆豉、象貝、沙參為臣藥,其他為佐、使藥。桑葉配豆豉,辛涼輕宣,疏透燥熱表邪。杏仁宣降肺氣,潤燥止咳。象貝清肺化痰。沙參、梨皮甘寒生津潤肺。梔子皮質輕而入上焦,清透肺熱。諸藥配伍,共奏宣表透邪,清肺潤燥之功。
桑杏湯證與桑菊飲證,均屬衛分證候,均以咳逆為主症。但桑杏湯證因燥熱損傷肺津較重,故咽干口渴,唇乾鼻燥,尿少而黃,舌苔乾燥等燥象更為突出,這是二者的主要區別。因此,治療上一以潤燥止咳為主而用桑杏湯;一以宣肺止咳為主而用桑菊飲。
(責任編輯:高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