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1|回覆: 0

[中醫理論] 濕熱病辨治擷要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8-9 2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外感濕熱邪氣而導致的溫病,稱為濕熱病。其特點是:身熱不揚、氣機阻滯、脾胃運化功能障礙、水液代謝失常、病勢纏綿難愈。因為濕熱病與溫熱病的性質和特點有所不同,故如何針對其性質和特點進行及時有效的辨治,首先就涉及濕熱病的辨證綱領及治療原則與禁忌問題,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濕熱病的辨證綱領——三焦辨證

三焦辨證由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所倡導。他在【溫病條辨】一書中,『以三焦為綱』,按溫病對人體臟腑的侵害而將其劃分為上焦溫病、中焦溫病、下焦溫病三大類別,以此標明溫病由上焦至中焦、下焦的縱向傳變規律,並對其病變部位做出定位診斷。因為濕熱病乃外感濕與熱兩種邪氣而為患,濕熱熏蒸,瀰漫表里,往往初起即呈衛氣同病,在其發展過程中,濕熱不化燥一般不入營血,而始終流連氣分。從濕熱病的發展過程來看,衛氣營血的階段性並不明顯,而多呈三焦傳變之勢。因此可以說,三焦辨證最適於指導濕熱病的辨治,這正是本文以三焦辨證作為濕熱病的辨證綱領的依據。

    三焦的生理概念

『三焦』一詞及其生理概念,首見於【內經】,【難經】中對其又有所補充。歸納起來,主要有下述四個方面的內容:

人體陽氣運行的通道——氣道 【難經·六十六難】云:『三焦者,原氣之別始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臟六腑。』這段文字說明,三焦為原氣(指真氣,即人體一身之氣)所使,它的生理功能是通行三氣(即宗氣、中氣、元氣),使三者在人體內運行,貫穿五臟、六腑及其所聯繫的經絡、組織、器官。同時,三氣在運行過程中又互相結合而構成原氣。由文中可以看出,三焦是人體陽氣運行的通道,簡稱氣道。

人體水液運行的通道——水道 【素問·靈蘭秘典論】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者,開通也。瀆者,水溝也。從文中可以看出,三焦是人體內開通的水溝,也就是水液運行的通道,簡稱水道。

因為氣帥水行,所以氣道與水道是一致的。三焦既是氣道,又是水道。就是說,陽氣推動着水液在三焦通道中運行而敷布周身。即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所云:『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可見,三焦是陽氣推動水液在人體內代謝的場所和通道,也就是氣化的場所和通道。

劃分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 【靈樞·營衛生會】云:『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由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上焦是指胃上口以上,膈上胸中的部位。中焦是指胃腑之所在,即膈以下臍以上的部位。下焦是指大腸、膀胱之所在,即臍以下的部位。上焦、中焦、下焦三者合稱為三焦。

一般說來,將臟腑按解剖部位分屬於三焦,上焦有心、心包與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下焦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需要附帶說明的是,由於在溫病過程中,胃與大腸的病變關係密切,肝與腎的病變關係密切,故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將大腸的病變與胃的病變一併列於中焦;將肝的病變與腎的病變一併列於下焦。

關於上、中、下三焦的生理功能,【靈樞·營衛生會】中概括為:『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就是說,中焦胃腑腐熟水谷,象發酵一樣,泡沫浮游,其精微物質由脾臟輸送於上焦。上焦心、肺,像天降霧露一樣,將水谷精微敷布於周身,以營養人體。下焦諸臟腑像水溝一樣,使代謝所產生的水谷濁氣變成尿液與糞便,不斷排出體外。總之,三焦總司人體一身之氣化,是水谷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轉輸、敷布及糟粕排泄的場所和通道。

人體傳化之腑中的一腑 【素問·五臟別論】云:『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文中對三焦生理概念的論述,是將其視為人體傳化之腑中的一腑,其生理功能是排泄人體內的濁氣。

靈樞·本輸】云:『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文中之『孤』字,乃獨一無二之意,是言三焦為人體內最大之腑。明代張景岳在【類經·藏象類】中稱其為『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髒,一腔之大腑也』。可見,三焦既是人體傳化之腑中的一腑,又是其中最大之腑,它囊括了人體內的所有臟腑。由此言之,把三焦作為一個具體的傳化之腑和以之劃分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這兩個生理概念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三焦作為人體內最大的『孤之府』,它包容了上焦、中焦、下焦所屬的各個臟腑。

綜合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從生理概念上來看,三焦是包括了上焦、中焦、下焦所有臟腑的,最大的傳化之腑。它是人體氣化的場所和通道,人體陽氣和水液的運行,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轉輸、敷布及糟粕的排泄,均在三焦『孤之府』內進行。所以,三焦的生理功能,實際上是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所屬各臟腑生理功能的概括。

    三焦濕熱證候的病機及證候特點

濕熱病多發於雨濕季節,一般多同時感受濕與熱兩種邪氣而為患;或外感濕邪,因濕而鬱熱;或素體濕熱內蘊,復感時令之邪,內外相引而發病。其病機可簡要地概括為:濕熱瀰漫,氣機阻滯,從而導致三焦所屬各臟腑功能失常的病變。因其為濕與熱兩種邪氣相合而致病,故其病變既有濕邪為患的特點,又有熱邪為患的反映。濕為陰邪,重濁黏膩,遏阻氣機;熱為陽邪,其性蒸騰開泄。兩種不同屬性的邪氣相合而為患,就決定了濕熱病臨床表現的各種特殊性,其特點可概括為如下四個方面。一是季節性強,多發於夏秋之交。此時氣候炎熱,雨量較多,熱蒸濕動,瀰漫空間,故易侵襲人體而發病。二是以脾胃為病變中心,瀰漫周身,阻滯氣機,導致水液代謝失常。脾主濕而惡濕,濕熱邪氣侵襲,往往困阻脾胃,使其升降失司而致水濕停聚。濕愈盛則脾胃愈困;脾胃愈困則濕愈滯,故濕熱病多以脾胃為病變中心。因濕乃瀰漫性邪氣,特別是濕與熱合,熱蒸則濕動,故更易瀰漫周身而致一身表里上下症狀同時出現。濕熱瀰漫則阻滯氣機,使氣化不利而三焦水道不通,故濕熱病中多見水液代謝失常的臨床表現。三是臨床多見矛盾症狀。濕與熱兩種邪氣同時為患,二者既各自顯示其特性,又相互影響,形成濕熱裹結、濕遏則熱伏、熱蒸則濕動的狀態,故臨床每見矛盾症狀迭出。如身熱不揚,發熱而皮膚不灼手,或初捫之反涼,久捫之則熱;脈不數而反濡緩;面不紅而反淡黃;精神不煩躁而反呆痴;口乾而不欲飲;大便數日不下,但不燥結而反溏滯等。四是病程長,纏綿難愈。濕與熱互相裹結,如油入面,難解難分。濕性黏滯,難以速除,而有形之濕不祛,無形之熱則蘊於濕中而不能解。濕愈滯則熱愈郁;熱愈蒸則濕愈黏,其勢膠着難解,往往遷延時日,纏綿難愈。

濕熱病初起一般多先犯上焦,進而漸次傳入中焦、下焦,即吳鞠通所說的『始上焦,終下焦』。按照三焦辨證,可將濕熱病的發展過程分為上焦濕熱證候、中焦濕熱證候、下焦濕熱證候三大類別。這三類證候,標誌着濕熱病發展過程中病變所在的中心部位和其病程的階段。

上焦濕熱證候 是濕熱邪氣由口、鼻、皮毛侵襲肺系,導致衛外失司,肺失宣降,水液代謝失常的病變,它是濕熱病的初期階段。其邪氣雖由表而入,但濕熱又往往瀰漫於里,影響肺、脾兩髒,故濕熱病初起多見表里同病。其證候特點是:惡寒,發熱,身熱不揚,頭身重痛,舌苔白膩,脈濡。同時還可兼見脘痞納呆,小便不利等中、下焦症狀。

上焦濕熱證候除肺系病變外,還可見濕熱鬱蒸,釀生痰濁,蒙蔽心包之證。其證候特點是:身熱不揚,表情淡漠,神識呆痴,時昏時醒,舌苔白膩,脈濡滑。

中焦濕熱證候 是濕熱邪氣鬱阻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障礙,氣機阻滯,升降失司的一類證候。由於人的體質差異,濕與熱兩種邪氣的輕重程度不同,或治療中用藥的影響,其證候又有濕重於熱、濕熱並重與熱重於濕三種類別。三者雖然有異,但因其皆屬脾胃升降失司的病變,故其共同特點是:脘痞腹脹,納呆食少,大便溏滯,舌苔膩,脈濡。由於濕熱瀰漫,頭身重痛,小便不利等上、下焦症狀亦可同時出現。

下焦濕熱證候 是濕熱邪氣侵入下焦的病變。因其濕熱裹結,熱蘊濕中,故雖在下焦而一般不損傷肝血腎精,而是濕熱阻滯於膀胱或小腸、大腸,導致水液代謝失常,飲食物傳導失司的一類證候。其雖亦有濕重於熱與熱重於濕之別,但共同特點是:小便或大便排出障礙,舌苔膩,脈濡。由於濕熱瀰漫,頭身重痛,脘痞納呆等上、中焦症狀亦可同時出現。

三焦濕熱證候的傳變規律及其相互關係

由上述可見,濕熱病的傳變規律一般來說是按上焦濕熱證候→中焦濕熱證候→下焦濕熱證候的順序漸次遞傳。但因濕熱瀰漫,由上焦可以波及中、下焦;由中焦可以波及上、下焦;由下焦亦可波及中、上焦。三焦濕熱證候的這種以一個部位為中心而影響其他部位的特點,是由其致病邪氣具有瀰漫性的特性所決定的。

由於人體稟賦的差異及邪氣入侵的途徑不同,濕熱病沿上、中、下三焦的傳變規律也並非固定而不變。如邪從口入,初起即發於中焦者有之;邪氣由下襲入,初起即病於下焦者亦有之。但無論其發生發展情況如何變化,只要掌握了上、中、下三焦濕熱證候各自的病機及其證候特點,就能抓住辨治的關鍵。可見,三焦辨證對濕熱病的臨床辨治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總的來說,其臨床意義有二:一是對濕熱病不同發展階段中三類不同證候的概括;一是標明了濕熱邪氣所在的部位及其由上至下,縱向發展的一般規律。上述二者互相聯繫,為臨床辨治濕熱病及判斷其預後提供了可靠依據。

濕熱病的治療原則

祛濕清熱

濕熱病是濕與熱兩種性質不同的邪氣同時侵犯人體而為患,故其治療應從祛濕與清熱兩方面入手。然濕與熱合,熱蘊濕中,濕不祛則熱不能清,所以治療重點在於祛濕。因上、中、下三焦濕熱證候的中心部位不同,在治療中,當針對其病變中心部位,選用相應藥物,因勢利導,以驅邪外出。但濕熱邪氣易於瀰漫三焦,故在治療時,亦須兼顧三焦。茲將三焦濕熱的具體治法分述如下。

辛溫宣透,芳香化濕 簡稱辛宣芳化法,適用於上焦濕熱證候。即用辛溫芳香,輕揚宣透之品,化濕透熱以宣肺氣,疏通肌腠,使腠理通達,微有汗出,則濕邪可漸從小汗而解。濕祛則熱不獨存,亦隨汗出而散。常用藥物如:藿香、白芷、蘇葉、香薷、蒼朮等。佩蘭、青蒿、銀花雖非辛溫之品,但具芳香宣化之功,臨床亦可配入。此即吳鞠通【溫病條辨】中所說的:『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

辛溫開郁,苦溫燥濕 簡稱辛開苦降法,適用於中焦濕重於熱證候。即以入中焦之辛溫與苦溫藥物相配,辛開苦降,燥濕化濁,調理脾胃,使之恢復升降之平衡。常用藥物如:半夏、蒼朮、砂仁、白蔻仁、草果、厚朴、枳實、大腹皮、陳皮、白朮等。此即吳鞠通所說的:『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苦寒清熱燥濕 適用於中焦濕熱並重或熱重於濕證候。即選用苦寒之品,以達清熱燥濕之目的。常用藥物如:黃芩、黃連、梔子等。應當說明的是,治療濕熱病使用苦寒藥宜審慎,必屬熱重於濕者方可投之,若屬濕熱並重者,可辛溫、苦溫與苦寒同用,以辛開苦降,清熱與燥濕並施。若濕邪重者,苦寒當忌用,防其冰伏濕邪,反致病勢難解。

淡滲利濕 適用於下焦濕熱證候。即用淡滲之品,利尿以滲濕,使濕熱從小便而驅。常用藥物如:滑石、通草、茯苓、生薏苡仁、澤瀉、豬苓、車前子等。若下焦熱重於濕者,可於淡滲利濕之中選加苦寒泄熱、通利水道即苦寒清利之品,如:梔子、木通、竹葉等。

兼顧三焦 因濕熱易於瀰漫三焦,臨床上除針對病變中心部位進行治療外,亦須兼顧三焦。即治上焦不忘中、下焦;治中焦不忘上、下焦;治下焦不忘中、上焦。這也正是臨床處方中辛宣芳化、辛開苦降與淡滲利濕藥物常常並用的原因之所在。

健脾益氣,醒胃消導 脾主運化而升清;胃主受納而降濁。濕熱病中,濕熱最易困阻脾胃而致升降失司,消磨、運化功能障礙。故治療時應在祛濕清熱之中配入健脾益氣之品,如:茯苓、生薏苡仁、白朮等;醒胃消導之品,如:砂仁、白蔻仁、山楂、神曲、麥芽、炒薏苡仁等。

理氣行滯,開通肺氣 濕邪重濁黏滯,易阻滯氣機。氣機不暢,則水道不通而濕不能去。故治療中必配入理氣行滯藥物,以宣暢氣機,使氣行則水濕亦隨之而行。常用藥物如:厚朴、枳實、大腹皮、陳皮、藿香梗、蘇梗等。肺主通調水道,肺氣開通則水道暢而濕熱有其出路。故治濕熱病亦常配入開通肺氣之品,如:杏仁、桔梗等。此外,辛宣芳化藥物輕揚宣透,亦有開通肺氣之功。

濕熱病的治療禁忌

忌大汗

濕熱邪氣侵襲上焦,郁阻肌腠,宜用辛宣芳化之品宣透肌腠,使腠理通達,微有小汗而邪從汗解。但大辛大溫如麻黃、桂枝之類卻屬忌用。因濕性黏滯,難以速除,必取微汗,方能緩緩去之。用麻、桂雖欲取大汗而不可得,不唯濕不能去,其溫竄之性反易助熱動濕,鼓動濕邪內閉心包,上蒙清竅,而致神昏、耳聾、目瞑。即如吳鞠通所云:『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

忌大下

濕熱邪氣鬱阻胃腸而致腑氣不通,忌純用大黃、芒硝之類大寒峻下之品。因濕邪黏滯,非一攻可下,用之不唯濕不能去,反易損傷脾陽,導致洞泄寒中而下利不止。即如吳鞠通所云:『下之則洞泄。』

忌滋補

濕熱病中,往往出現午後身熱,口渴等見症,此乃濕邪所致,並非陰虛使然。若誤診為陰虛而妄投生地黃、麥冬之類滋補之品,則易滋膩助濕,反使其病膠着難解。即如吳鞠通所云:『潤之則病深不解。』

忌溫補

濕為陰邪,易於遏傷陽氣。在濕熱病過程中,由於濕阻氣機,陽氣不通,往往出現面色淡黃或蒼白,四肢不溫,倦怠乏力等見症,此乃濕阻氣機,並非虛寒,若誤診為陽氣虛而率投黨參、黃芪之類甘溫補氣之品,則壅滯脾胃而助長濕熱,反使濕熱鬱蒸而加重病情。即如葉天士所云:『不可就雲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息,灰中有火也。』

飲食宜忌

濕熱病過程中及其恢復期,脾胃呆滯,飲食以清淡稀軟為宜。甜、黏、油、膩、冷、硬等難於消化之物應忌,防其損傷脾胃而助長病勢。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