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9|回覆: 0

[家庭教育方法] 優秀孩子是家長陪出來的!1-9年級這樣陪讀,上高中就輕鬆了 ...

[複製鏈接]
學霸 發表於 2017-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位名校校長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學校里各方面優秀的孩子,大部分是家長陪出來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其實與學校教育沒啥大的關係,多半是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做的好;而一個所謂『差生『也多半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的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怎麼陪卻是大有學問的!

這是一篇名校老師給陪讀家長的建議,1-9年級都整理齊全了!這些建議,越早開始執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級後,雙方都會越來越輕鬆。現在看到還不晚!趕緊收藏!

f237dde3405307c4b579c0ec53b45bac.png
☞ 1、寫字工整

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再去糾正他,會讓孩子做作業的效率就直線下降,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 2、做作業速度

成績明顯低於班級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作業速度慢。所以一開始不要求正確率,只要求速度,嚴禁邊做作業邊玩,儘量做作業中途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

這個階段切忌把追求成績錯誤地表現為要孩子當第一名,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鼓勵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現』,『跟自己競賽』,讓孩子了解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分數、名次的追求。

小學一二年級還要培養孩子每天朗讀、寫簡單日記的習慣。總之,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35388e647ec9d56bef62b4cb50e876c6.jpg

小學三年級的學習習慣直接決定高考的學習成績,小學三年級和高二成績相關係數為0.82,重要程度不用多說了。

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逐漸定型的重要階段,這時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所以又是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孩子在一二年級養成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加強不能放鬆。

三年級後不用跟一二年級一樣再坐在旁邊陪伴孩子做作業了,他們開始主動積極的接受新知識,但你要教會孩子做計劃表、整理錯題、做筆記。

☞ 1、語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一個閱讀計劃表,記錄每個月的閱讀字數。中年級也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關鍵時期,平時孩子寫日記要引導他多寫生活中發生的事兒,多描寫細節。

☞ 2、數學

從三或四年級開始,如果孩子學習輕鬆,喜歡挑戰,那麼學點奧數(千萬不能強迫!!)。

學奧數要抱着訓練態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隨隨便便應付,學奧數最難得的是堅持,首先我們『陪伴』的家長要堅持,做好情緒的疏導,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既然選擇了就堅持,既然堅持了就努力做好。

☞ 3、英語

三四年級是英語從聽說到讀寫的過度期,平時多看看英文繪本,要求他拼寫單詞等。

三四年級開始教孩子畫重點、整理錯題本、簡單記筆記。記筆記和找重點是相輔相成的,但是要讓孩子儘量做到邊聽邊寫,記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講課內容。

bf63c708a5169ed0f019de6a2ea10417.png
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以後,不用再過問課業細節了,只要在他偶爾犯懶的時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時候鼓勵他,在他實在找不到解決辦法時跟他一起尋找方法,是不是很輕鬆?

這時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學習能力和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很感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古話?以後初中高中你也同樣省心的。

一、小學時成績優異的和成績平平的在初中的表現:

1、小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各期考試96分以上)進入初中大部分成績還是不錯的;

2、小學成績中等的學生(各期考試90—95分)進入初中後很有一部分能進入優生行列;

3、小學成績差的學生(各期考試85分以下)進入初中後成績卻很難上去,甚至跟不上。

註:以上分數劃分非絕對,僅根據一般學校班級情況了解的而劃分並不科學,因各校考試難易有別,有些學校可能80分以上就是優生,60分以下才是差生。孩子成績優劣指的是分數一貫如此,並不是偶爾考差了就成差生了。

二、初中語數英成績,關鍵在於小學打的基礎

➽1.語文

很多學生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雖然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到了初中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因為初中考試大部分是課外知識!

語言素養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小學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初中語文考試都是以中考為標準,語文卷子的閱讀理解題(現代文、文言文)和作文占比分很大,而且閱讀理解的文章內涵也很深。

有的孩子基本上不能理解文章內涵,甚至有時讀不懂;不會歸納闡述、整段的中心思想;不會用書面語言解答,答題經常是口頭語,或者有時心裡明白就是不會用文字表達,家長只能是干着急……

閱讀理解差自然作文也好不到哪去,這是因為閱讀量不夠,知識面窄,由於對文章認識膚淺,寫作也就沒有素材。

另外初中語文考試經常變換形式考古詩詞、文言文,成語更是每考必有,所以小學學過的或者要求必備的古詩詞,最好分類整理一下(如描寫季節、景物、情景的等等),並定期朗讀背誦,做到滾瓜爛熟。

成語和文言文詞句積累一定要知其意識其字,並體會文言文的語感。

☞ 2、數學

很多學生小學學了點奧數,但種種原因(個人的、社會的)沒有堅持學,導致初中擇校時什麼好學校也沒考上。

除了擇校時數學考奧數,分班考試很多都是奧數類型題,周考、月考A卷難題、B卷大部分題型很多跟小學的奧數差不多,只是原來的數字改成現在的字母。

還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家長儘量讓孩子去學奧數,不管孩子學不學得好,肯定不會讓孩子越學越笨!

那些學過奧數的孩子進入初中以後,他們的思維明顯比沒學過奧數的活躍,新知識接受能力也比他們強,這些孩子便越學越帶勁,考試分數就慢慢拉開了距離。

但切記學奧數不要抱着拿獎的心態去學習,就權當開闊孩子的解題思路了。

數學考試也是以中考為標準,很多題都是中考原題。都是找規律、周期循環、圖形數數、簡便計算、定義新運算、數列求和、方程解題等,運算律尤其是分配律要反過來倒過去地會運用。

總之小學奧數的知識多學一點最好。小學裡的所有幾何知識(圖形知識)一定要學好,初中才不會苦惱,小學的幾何與初中幾何聯繫得很緊密。

☞ 3、英語

現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

建議在小學將英語學得紮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鬆許多。小學英語聽、說、讀、寫、背一樣都不能少,不然就會變成老大難科目。

64cd1cebcb5557ed02845ff0c80f2d3a.png

從小學到中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相對比較大的跨度,無論在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方法上,都需要有一個新的認識,在這個轉變中,家長的角色也至關重要。無論您有多忙,以下這5件事不得不做。

☞ 1、增強意識——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聊初中生活

面對陌生的同學環境,想要適應,真得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時間的長短則和孩子自身的適應能力有很大關係。

這個時候,家長要提防兩種極端心態的產生:一是經過漫長的暑假,心早就『飛』了,還會覺得初中學習會和小學學習一樣簡單,因此漫不經心;二是對初中學習過於擔心,生怕自己會落下。

前者需要家長的『醍醐灌頂』,強調初中學習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難度,後者則需要家長更多的鼓勵和信心的給予。

☞2、確立目標——對比近幾年中考形式,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考的考試範圍、考試政策,不同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每年都會有一些變化,作為孩子的『大後方』,家長需要在這些方面花些時間和精力,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些官方或教育類的網站。

參考往年的中考分數線,可以幫助孩子基本確定一個努力的方向,把每一步走得踏實。

☞3、充分了解——學校制度、基本規範、考試選拔等等都要提前弄清楚。

很多家長就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進入該校的高中部,才進入該校的初中部的,因此要及早了解相關學校直升高中的選拔標準。

到底要符合怎樣的條件?是按總成績排名?對具體學科的成績是否有要求?具體名額的分配又是怎樣?等等,這都是需要家長提前考慮的問題。

及早的了解學校的相關制度,為孩子的初中學習儘可能的創造條件。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影響孩子的高中升學。從現在起,做到心中有數,隨機應變。

☞4、及早溝通——向任課老師傳達孩子的基本情況。

需要強調的是,和老師溝通並不是為了以後給『打小報告』或者『探聽孩子底細』,家長要把這個態度擺正,不要給孩子留下隨時受監視的感受。

尤其對寄宿生來說,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家長要做到對孩子了如指掌必須通過與老師這座橋梁。

這裡的老師,除了班主任老師,還有各任課老師。畢竟中考是一個綜合的選拔性考試,與老師溝通,主要是為了避免孩子過度偏科,了解孩子的心態變化,並且積極配合老師。

☞5、找到方法——如何應對即將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初中階段,已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聽話』那是家常便飯。這個時候,家長再也不能向以前那樣呵斥或者動手了,需要的是耐心地和孩子講道理。

能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這個是關鍵期,家長不僅要做孩子的鏡子,更要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多向優秀的家長取經,改變之前那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初中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對家長來說,更是萬里長征的重要一步。要想下好這盤棋,必須把每一步都走好。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根據每個階段的教育重點,幫孩子成才、成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