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論古詩詞(6):
【九歌】釋名
【九歌】名『九』,但實際上計有十一篇,這一矛盾,令人迷惑。實際上,『九歌』之名起源古老,【山海經】記夏啟始作『九歌』以祭天。『九』非數字,而是『槱』或『艽』之借字。
『九歌』乃祭天之歌、獻神享神之歌。祭天之大禮,上古稱為『槱』(古音通『酒』)祭。唐敦煌抄本【說文】(殘卷):『槱,積木燎天也。從木從火,酉(何按,古音讀九)聲。』【詩】曰:『薪之槱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故【九歌】正字當作『槱歌』。【九歌】諸篇,宋以前古本各篇皆有『祠』(祀)字,也表明了『九歌』原是一組祭祀之歌。
槱祭,是上古祭天神之大祭,遍祭天地五方,日、月、星、辰、山河、農、戰之神也。
槱祭古又稱郊祭。槱、郊雙聲相通。漢武帝作郊祭,立火壇設燎為祭,命童男童女夜祭而謳歌之(【漢書·郊祀志】)。郊字異體作『艽』(音九)。【說文】:『遠荒也。』【詩】曰:『至於艽野。』艽野,即郊野。艽、郊二字通用,『艽』古音讀『九』。故『九歌』者,或乃『艽歌』之訛文也。而九、艽、郊皆『槱』之假借字。
故『九歌』,本義當作『槱歌』,是上古祭祀五方天地神靈的郊(艽)祭之歌也。
[註:本文收入【聖靈之歌:<楚辭>新考】,何新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