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7|回覆: 0

[中醫理論] 純中藥到底能不能治糖尿病

[複製鏈接]
倪青 發表於 2018-3-23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2016年10月24日『全國首屆純中藥治療糖尿病擂台賽』在廣西桂林取得圓滿成功後,引起國內同行廣泛關注,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在糖尿病三級預防中不斷體現,掀開了我國中醫醫療機構應用中醫藥為主要手段防治糖尿病的熱潮。 

純中藥治療糖尿病理論依據

糖尿病古稱『消渴病』,歷代文獻均有記載。殷商甲骨文已有『尿病』。【素問·奇病論】曰:『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闡釋了消渴的病因,有『脾癉』『消癉』『肺消』『食亦』『鬲消』『熱中』『消中』等相關病名及認識。醫聖張仲景將『消渴』作為病證提出並加以論治,其後消渴病名漸趨統一,後世多有論述和經驗傳承。近現代以來,隨着糖尿病發病率的攀升,中醫藥對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純中藥治療就是其中的菁華部分。

中醫藥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與地位

六大優勢詮釋純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奧秘:一是降血糖。如初診2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小於11.1mmol/L,餐後血糖低於16.7mmol/L時,使用純中藥降糖,1個月之內,80%左右的患者配合飲食和運動療法,血糖可以良好控制。二是改善症狀。消除或減輕臨床症狀是中醫藥的主要優勢之一。如新診斷的糖尿病葡萄糖毒症『三多一少』、視物模糊或飛蚊症或迎風流淚、疲乏無力、水腫、心慌心悸或失眠、多汗或四肢麻木等,中醫藥辨證論治很快可以消除。三是減少西藥用量。已診斷的糖尿病人配合中醫藥治療一段時間後,可一定程度地減少西藥的用量而提高療效。四是改善理化指標。純中藥可以改善理化檢查異常指標,如尿蛋白陽性,低蛋白血症、心電圖ST段或ST-T段壓低或T波低平等。中醫藥治療後,均可改善或消失。五是延緩或逆轉併發症。早期糖尿病腎病、早期糖尿病心臟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中醫藥治療均可逆轉或延緩。六是便於長期服用。很多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療效穩定,毒副作用小,保存時間長,不易變質,便於攜帶和長期服用。

純中藥治療糖尿病的藥理學根據

現代大量藥理研究為純中藥治療糖尿病提供了藥理藥效依據。如多糖類的丹皮多糖、枸杞多糖、黃精多糖、桑葉多糖、黃芪多糖、茶多糖等均有降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的作用。皂苷類的羅漢果皂苷、玉竹提取物A、胡蘆巴皂苷、山茱萸環烯醚萜總苷、玉米須總皂苷等均具有較好的降糖活性。生物鹼類的黃連素、桑葉鹼等具有降血糖作用。黃酮類的黃杞總黃酮、青錢柳黃酮、水芹黃酮、川芎嗪,以及虎杖酯、番石榴酚等均有降糖作用。降糖機制可分為直接胰島素樣作用或直接促進胰島素分泌,如苦瓜皂苷、靈芝多糖、蕎麥鹼、大豆異黃酮、匙羹藤莖提取物均能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糖。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如地骨皮提取物、靈芝多糖、野山參水提物、冬蟲夏草多糖等,能夠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並對胰島素受體具有增敏作用。通過修復胰島β細胞維持胰島功能,如人參莖葉皂苷、刺五加皂苷、薏苡仁多糖、山茱萸提取物均可通過保護胰島β細胞或促進受損β細胞的修復而提高血清胰島素水平。通過促進胰島β細胞的再生維持正常胰島素水平,如玉竹提取物A、銀杏葉提取物等能糾正淋巴細胞亞群及細胞因子的失衡,保護胰島β細胞,從而發揮降糖作用。

中藥複方的降糖機理研究很有前景。如糖康顆粒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減輕自由基對胰島細胞的損傷,保護或修復損傷的β-細胞,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雙參膠囊促進β細胞的再生或增加組織對糖的轉化利用,降低血糖峰值,加快回落速度,並有對抗腎上腺素,升高血糖,增加肝糖原合成的作用。菊苣膠囊可顯著增加肝糖原的貯存,減少肝糖原分解。五子衍宗丸可降低血糖、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顯著提高肝糖原含量,促進肝糖原恢復至正常水平。酸味中藥複方製劑能提高親和力受體的親和力,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複方黃連降糖片能降低血清胰島素水平,升高KK小鼠肝臟、脂肪細胞InsR mRNA的表達以及脂肪、骨骼肌細胞GLUT4 mRNA的表達,改善胰島素抵抗等等。

純中藥治療糖尿病的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當前糖尿病中醫治療的形勢,未來純中藥在降糖和併發症防治方面前景美好。單病例對照、文獻對照、歷史對照等更適用於純中藥個體化治療,應用統計評價方法越來越廣泛,循證證據越來越多。『症-病-證』結合的認識疾病方法,為總綱性療效評價指標的選擇奠定了基礎。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中醫藥在本領域的應用,很多中醫研究被SCI源期刊接受,很多中醫循證證據被西醫相關指南、標準、規範採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倪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