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1|回覆: 0

[醫藥臨床] 和胃降逆治療呃逆

[複製鏈接]
張美英寇子祥 發表於 2018-3-30 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呃指聲言,逆為氣逆,呃逆是指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不能自制的一種病症。呃逆之病因,或為飲食所傷,或因情志抑鬱,或因中氣虧虛,或因肝氣犯胃,或因胃陰虧虛,或因胃火上逆等,總之有虛、實、寒、熱之不同,或外感、內傷之別。關於其病機總由胃氣上逆動膈而成,關聯臟腑與肺胃最密。治療上藥物除補虛、瀉實、溫中、清熱之品外,多兼降胃和胃之藥。

陳寶貴認為,呃逆之病機總由胃氣不降所致,故治療總以和胃降逆為主。治療時首先應當辨別寒熱虛實,進而分析其兼夾證。具體組方時還要考慮動靜結合、升降結合、燥潤結合等,要做到細緻入微,使每一味藥都發揮其作用,這樣才會取佳效。治療以和胃降逆為主。基礎方:半夏10克,黃連6克,乾薑6克,黨參10克,枳殼6克,甘草10克,大棗3枚。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溫服,日1劑。加減:胃寒呃逆者改乾薑為10克,加丁香10克,柿蒂10克;胃熱呃逆者改黃連為10克,加竹茹10克,黃芩10克;胃虛呃逆者改黨參20克,改乾薑為生薑6克,加旋覆花10克,代赭石10克;氣滯呃逆者加香附10克(或柴胡10克),厚朴10克,砂仁6克;陰虛呃逆者加玉竹10克,麥冬10克;痰濕呃逆者加茯苓10克,陳皮10克;呃逆伴有疼痛者加延胡索10克;呃逆伴胃潰瘍或出血者加白及20克。使用注意:此方為治療呃逆常用之方,具體應用時應根據患者當時情況辨證加減應用。如胃寒不重者可減少溫胃藥用量,胃熱不重者可減少清熱藥用量,呃逆日久者可適當加入活血藥等。治療過程應時時顧護胃氣,本着祛邪不傷正的原則,不然,一味攻伐,反可增病。呃逆除按中醫的辨證治療外,西醫的胃病(胃炎、胃潰瘍、胃腫瘤等)、肝膽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很多都有呃逆之症狀,皆可使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一般性的呃逆較易治療。久病或重病的呃逆,如肝硬化後期,重度腦損傷等,此時呃逆多為消化道出血前兆,應密切注意,防止病變。

典型醫案

李某,女,28歲,2016年6月就診。主因間斷呃逆三年就診,伴有胃脘脹滿、畏涼、乳房脹痛等症狀,舌淡暗,脈細。診斷:呃逆(肝氣犯胃),予以疏肝和胃。處方:陳皮10克,清半夏10克,砂仁10克,佛手10克,香櫞10克,乾薑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7劑,水煎服。

二診:呃逆好轉,舌淡紅,便秘,不成形,加藿10克,木香10克。7劑,水煎服。

三診:仍時有呃逆,原方加入鮮薑汁,7劑,2日2劑,日2次。

四診:受涼後呃逆又犯,原方加丁香10克,柿蒂10克。14劑,水煎服。

五診:呃逆明顯好轉,既服7劑,囑其避風寒,調情志。

患者李某,女,28歲,於2016年6月2日立夏時節,主因呃逆三年就診,呃逆多為胃氣上逆所致,患者伴有胃脘脹滿、畏涼、乳房脹痛等症狀,多為氣滯伴陽虛之象,當為肝氣鬱結、氣機失調橫逆范胃所致,舌脈見舌暗淡、脈細,多見於氣滯血瘀伴血虛,當以疏肝理氣為主,溫經散寒、補血化瘀為輔。方中以佛手、香櫞各10克疏肝理氣;陳皮、清半夏、砂仁各10克理氣健脾、和胃降逆以解呃逆、胃脘漲滿等氣滯之證;乾薑、艾葉、細辛溫經散寒、溫中和胃,有散寒之功;當歸、川芎,補血養血活血,解氣滯、血瘀血虛之證;甘草調和諸藥,服7劑後,再診症大減,患者便秘且大便不成形,斷以氣滯濕滯脾胃,故以藿香10克化濕醒脾,木香10克行氣健脾治之。再7劑基本已愈,原方不變,囑煎藥加鮮薑汁以溫中和胃,14劑即愈。後雖因受涼、生氣偶有反覆,均原方處之,數劑即愈。(張美英 寇子祥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武清中醫院 陳寶貴名中醫工作室)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