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55|回覆: 0

[詩詞賞析] 【詩詞】【吉祥寺賞牡丹】—【宋】蘇軾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5-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吉祥寺賞牡丹

【宋】蘇軾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鈎。

吉祥寺賞牡丹

吉祥寺賞牡丹

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注釋

簪(zān)花:在頭上插花、戴花。

羞:難為情。

扶:攙扶。

珠簾:珍珠綴成的帘子。

半上鈎:帘子全部捲起來。

譯文

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戴上一朵鮮艷的牡丹花自己並不感到難為情。牡丹花因為被插在老人頭上而感到難為情。

賞花飲酒,沉醉歸來,引得路人鬨笑。十里長街,珠簾上卷,百姓們爭看這位放蕩不羈、走起路來東倒西歪的太守。

賞析

此詩即是當時記實之作,表現了觀賞牡丹的熱烈場面和詩人簪花的情趣。

第一、二兩句是寫詩人簪花之趣。雖說當時禮俗士大夫集會時可以簪花,但老人簪着花成群結隊走在街市上,終覺有些不好意思。為了突出這種心態,作者掀起一道波瀾,『花應羞上老人頭』,說花不願上老人的頭。而事實是,不管花願意與否,還是上了老人的頭,增添了不少情趣。兩個『羞』字,一說人,一說花,相映成趣,語妙天下。同時說明包括詩人在內的官吏最終還是樂於在百姓面前亮相的。花活了,人更活。從而進一步縮小了官民距離,更有意義。

第三、四兩句是寫詩人醉歸而路人嗤笑的場景。這裡詩人恰當地用了杜牧之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這支浩蕩的插花隊伍的經過,只需要點出這一點,當時盛況就好像在眼前。於是,官民同樂的主題也就圓滿地表現出來了。詩人之所以在珠簾上鈎時用『半』字,是因為作詩需要留有餘地,給讀者以想像空間,說全上鈎,而詩貴活。

前後聯均暗用前人句意,用得貼切靈活,不着痕跡,如同已出。『人』、『花』、『老』、『羞』四字有意重複使用,更使詩的音節迴環往復,有助於

這首詩運用誇張、擬人修辭手法並且連用幾個動詞,有利於渲染出一種喜劇情調氛圍,體現了詩人極高的文學造詣。表現出詩人超礦豁達、狂放不羈的襟懷。在這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背後,我們不難領略到詩人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執着追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