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29|回覆: 0

[醫藥臨床] 司天方靜順湯臨證加減

[複製鏈接]
中醫藥報4版 發表於 2018-6-1 12: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近日,【中國中醫藥報】學術版報道了各地醫生運用靜順湯的驗案,讀後很受啟發。筆者近期臨床運用靜順湯有一些療效很好的案例以及心得體會,分享同道。

靜順湯方義與加減

靜順湯一方原出宋·陳無擇【三因方】,由白茯苓、木瓜、炮附子、牛膝、防風、訶子、乾薑、 炙甘草組成。

龍砂醫家繆問曾為該方註解,認為該方切中運氣病機。辰戌之歲,太陽寒水司天,寒臨太虛,陽氣不令,正民病寒濕之會,適用本方。方中,防風通行十二經,合附子以逐表里之寒濕,即以溫太陽之經。木瓜酸可入脾之血分,合炮姜以煦太陰之陽。茯苓、牛膝引附子專達下焦。甘草、防風引炮姜上行脾土。復以訶子之酸溫,醒胃助脾之運,且斂攝肺金。

同時,繆問根據六氣加減用藥,就今年而言,初之氣(2018年1月20日大寒至3月20日),為少陽加臨厥陰,去附子,加枸杞;二之氣(2018年3月21日春分至5月20日),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仍加附子;三之氣(2018年5月21日小滿至7月22日),太陽寒水加臨少陽相火,去姜、附、木瓜,加人參、枸杞、地榆、生薑、白芷。

方中附子的去與留

關於繆問注釋中『一之氣』去附子,臨證運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加減。筆者在臨床中很多時候並沒有去附子,譬如,下文醫案中所治段某,就是例子。繆問去附子的原因,從文意看大約是因為『少陽相火』。

另外,很多關於附子研究的文獻,認為舌紅不適合運用附子,而筆者聽業師顧植山言,早年裘沛然在給他的通信中曾談及附子使用。日本醫家淺田宗伯認為,舌紅是用附子的證。近代醫家何紹奇在【漫談附子】一文中也指出,『不僅風寒濕痹可用附子,即使風熱濕痹舌紅脈數者,也可在祛風、清熱、燥濕利濕的基礎上酌用小劑量附子以通閉解結。』

筆者查閱清代【三因司天方】抄本時發現,姜體乾的重孫之模,在抄本靜順湯條眉批中就記載了『大寒至春分,彭氏宜用附子』。彭氏,即彭用光,明代醫家,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喜言太素脈,著有【體仁匯編】【續傷寒蘊要全書】【簡易普濟良方】等書。

運氣方如何加減

對於古方的運用,一般情況下主張用原方、原量、原煎煮法、服用法,對於運氣方也不例外,但是也不可拘泥,筆者就將該方與【三因方】麥門冬湯(麥冬、白芷、半夏、竹葉、鐘乳石、桑白皮、紫菀、人參、甘草、生薑、大棗)經常合方用,或擷取數味,以取麥冬湯之意。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運氣病機臨床,對藥物的加減運用也要從運氣角度分析。譬如,麥冬湯中鐘乳石,【濟陰綱目】記載『鍾乳原從氣化而成,故取之,以天人合氣也,欲乎微乎』,【本草備要】謂之『陽明氣分藥』,故當陽明燥金之氣當值,正可選用。加減選藥具體可參閱清人張志聰【本草崇原】,該書『詮釋【本經】,闡明藥性,端本五運六氣之理,解釋詳備』。

運氣方概念範疇的思考

筆者認為,運氣方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單純【三因司天方】中所載16首方為狹義運氣方;其他凡是按照運氣思路用藥的方劑,都可以納入運氣方範疇,則為廣義運氣方概念。

近來筆者讀明·張昶【運氣谷】一書,發現該書中也記錄了司天方。其中,『中運』10首方與陳無擇方一致;而『六氣』司天、在泉方的選用卻不同。譬如,針對太陽寒水,其創立『制水勝濕制風並湯』,藥用蒼朮、白朮、甘草、吳茱萸、乾薑、附子、生薑、大棗。但是對比、分析兩首方用藥,該方與靜順湯用藥多有相似,說明用藥思路是一致的,均基於『太陽寒水』的運氣特點。

運氣致病有群體趨同性

運氣理論在一定時空範圍中,具有普遍效應。從發病上說,有群體趨同性,即某一特定運氣條件下,發病的證候、病機具有共性,故而一段時間某個運氣方的使用,會有普適性,但因地域不同,也會有一些差別。比如,靜順湯所治療的疾病除下面介紹的腰痛、尿血、關節腔積液、室性早搏之外,還有腸易激綜合徵、慢性胃炎等多系統疾病,核心點就是抓住了運氣病機。

運氣理論的運用,還需要兼顧多個方面動態考慮,不可機械套用,以犯膠柱鼓瑟之弊。正如孫之模抄本【三因司天方】『自序』頁眉批言:『我祖恆齋公,按司天在泉脈法,合時令節候,人之見症,然後用司天方也』。

腰痛案

李某,女,家住廣西桂林。5月8日初診,主訴突然出現腰痛,去醫院檢查,尿常規提示潛血(++),雙腎及輸尿管、膀胱B超未見異常,腎功能正常,遂經廣東朋友代為問診於我,當時患者除腰痛外,無明顯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症狀,舌紅苔薄膩,脈象不詳(因微信聯繫,無法診脈)。時當『二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少陰君火,【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謂之『大涼反至……火氣遂抑……寒乃始』,遂處以靜順湯,同時考慮到舌紅,兼有化熱之象,故合麥冬湯之意。

處方:熟附片3克(先煎),淡乾薑6克,防風15克,訶子肉10克,宣木瓜20克,懷牛膝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0克,麥冬15克,淡竹葉10克,桑白皮10克。5劑,每日1劑,水煎服。

患者服藥2劑後腰痛緩解,3劑後腰痛消失,尿常規檢查指標正常。

膝關節滑膜炎案

鄭某,女,46歲,3月20日初診。患者主訴近半月出現右下肢活動後疼痛,右側膝關節腫脹,局部膚溫不高,影像學檢查提示:右側膝關節滑膜炎、關節腔積液。納谷馨、二便調暢、夜寐安,舌淡苔薄,脈沉細。結合四診、病機,予以靜順湯。

處方:熟附片3克(先煎),淡乾薑6克,防風15克,訶子肉10克,宣木瓜20克,懷牛膝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0克。7劑,每日1劑,水煎服。

複診,藥後右下肢活動改善,但仍感右側膝關節有腫脹,追問病史,平素雙腿怕冷,脈舌象同前。改熟附子10克(先煎1小時),加鹿角霜10克(先煎),穿山龍15克。7劑。三診,右下肢膝關節腫脹明顯改善,活動較前靈活,繼續守方。

頻發室性早搏案

段某,男,85歲,2月7日首診。自訴半月前,因感冒住院治療,病房內環境嘈雜影響睡眠,進而出現心慌、心悸,精神緊張,心電圖提示頻發室早,遂出院求治於我。症見:面色憔悴,時有咳嗽,咳白痰質黏稠,心慌,胸悶,納谷不馨,二便尚調,後背怕冷,舌紅苔膩中有裂紋,舌質潤有紫氣,脈結代。結合四診與運氣病機,予靜順湯合麥冬湯意。

處方:熟附片3克(先煎),淡乾薑6克,防風15克,煨訶子10克,宣木瓜20克,懷牛膝15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鐘乳石(先煎)10克,桑白皮10克,六神曲(包)10克。7劑,每日1劑,水煎服用。

複診,咳嗽、心悸明顯改善,早搏次數明顯減少,效不更方,熟附片增至10克(先煎),7劑。三診,咳嗽愈,後背怕冷及心慌諸症皆改善,早搏偶發,納谷亦增,原方再進5劑鞏固。(陶國水 江蘇省無錫市中醫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