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與蘇武的故事·被迫變節與矢志不渝
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回漢朝,朝野之中對李陵一片痛罵之聲。漢武帝也是憤怒異常,當即將李陵的母親、妻兒等人都抓了起來。 就在對李陵的一片討伐聲中,太史令司馬遷卻站出來替李陵辯解。 司馬遷認為,李陵平素,對親人孝敬,對士人誠信,為了國家,能奮不顧身,有國士之風。現在李陵出了問題,那些平日裡貪生怕死,只知道保全自己身家性命的臣子,就跳出來大肆污衊他,誇大他的罪行,太讓人痛心了。那些無能之輩,你們有什麼資格在這裡指責李陵,你們又為這個國家做了什麼?李陵雖降,但是他在投降之前,率領不到五千的步兵,長驅直入匈奴腹地,面對數萬匈奴精銳,轉戰千里,打死敵人超過萬人。最後箭盡路絕,將士們還對着全副武裝的敵人,赤手空拳,拼死一搏。能讓士卒如此效死的將軍,即使是古代那些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然兵敗陷入敵營,但是其功績足以光耀千古。 最後,司馬遷認為,李陵之所以沒有慷慨赴死,只是想留下其有用之軀,尋找適當的機會,再次報效朝廷罷了。 司馬遷的話,雖然頗有道理,但是正氣急敗壞的漢武帝怎麼聽得進去?再加上前面貳師將軍喪師辱國,所以漢武帝怎麼聽,怎麼感覺司馬遷是在諷刺自己,嘲笑貳師將軍。因而惱羞成怒的漢武帝,判處司馬遷腐刑。 過了很長時間,漢武帝的怒火慢慢平息下去後,也開始反思。畢竟李陵是有大功於前,在箭盡糧絕,又沒有救兵的情況下,才投降的,也算是有情可原。 本來在李陵出兵之前,漢武帝安排了強弩校尉路博德率軍接應李陵。但是因為路博德是一員老將,就像李陵不願意給貳師將軍李廣利打下手一樣,路博德也不願意給李陵打下手,於是也向漢武帝進言,要求另派自己別的任務。當貳師將軍率領的漢軍主力遭遇失敗時,漢武帝就將路博德的這支隊伍派往這個方向了,導致李陵這面沒有了援軍。 想明白之後,漢武帝對李陵的怒火也就小了很多,特意派出使者,慰勞了李陵軍中逃回的那些士卒。然後,漢武帝又派出大軍,在進擊匈奴的同時,準備接李陵回來。 可惜,事與願違,這次進軍再次無功而返。為了推諉過錯,領軍主將還將失敗的責任都扣到了李陵頭上,說因為李陵幫助匈奴人訓練士兵以防備漢軍,漢軍這方才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漢武帝信以為真,再次動怒,將李陵家族誅滅,李陵的母親、妻兒都被殺死。 不管李陵開始時是抱着什麼心態投降匈奴人的,此時,都只能是誠心實意的投降了。 且鞮侯單于一直非常器重李陵,聽說了李陵的遭遇,為了徹底讓李陵歸心,索性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陵,又封李陵為右校王。 因為蘇武雖然被匈奴人流放到北海放羊,環境極其艱苦,但是一直不肯投降,於是匈奴人就派李陵去勸說蘇武。 原來在漢朝的時候,因為長輩都是軍中宿將,所以李陵和蘇武很早頗為熟悉,私交也不錯。 在李陵剛剛投降匈奴的時候,李陵羞於見蘇武也好,自己也是假投降不願意勸蘇武投降也好,總之,很長時間內,李陵並沒有去見蘇武。直到李陵家族被誅滅,自己也死心塌地投降匈奴之後,才去北海見蘇武,勸蘇武投降。 李陵勸蘇武,漢武帝是個無情無義的皇帝,你蘇家也有很多人死於皇帝之手,包括你的哥哥、弟弟在內。『我在領兵離開長安的時候,聽說你的母親已經去世,你的妻子也改嫁了。現在又過去了這麼長的時間,還不知道你家裡剩下的人過的怎麼樣,是生是死呢?人生不過像早晨的露水,及時行樂也就是了,你又何必自苦如此?』 『當初我剛剛投降時,也是痛苦萬分,如瘋若狂,感覺自己對不起漢朝。加上老母、妻兒都被關押,我當時的心情,又與何人訴說?我又何曾是真心的投降匈奴?可是這一切的痛苦又有什麼用呢?皇帝老邁昏庸,朝令夕改,肆意妄為,大臣無罪被誅殺的有數十家,這樣昏庸的皇帝,你又何必為他守節?不如投降算了。』 對於李陵的情況,蘇武也是略知一二,對李陵的遭遇,蘇武也是深表同情。所以蘇武對李陵,並沒有像對衛律那樣橫眉怒目,而是要相對客氣的多。 不過客氣是客氣,要想讓蘇武聽從勸說,投降匈奴是不可能的。 蘇武正顏厲色對李陵說:『我蘇家滿門,我蘇氏父子能有今天,全賴天子的信任與提拔。哪怕讓我立刻為之去死,我也是心甘情願,「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如果你非要讓我投降的話,就請立刻殺了我吧。』 李陵連續勸了蘇武好幾天,見蘇武毫不動心,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說完,李陵邊哭着,邊與蘇武告辭離開。 之後,李陵不好意思再去面見蘇武,就悄悄的讓自己的妻子給蘇武送去幾隻牛羊,稍稍改善一下蘇武的艱難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