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9|回覆: 0

[五祖拳] 五祖拳出拳原理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1-9-26 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海峽博客
    武術網資料
    一.論精、氣、神:內練五臟,吞吐浮沉,頤氣養神。練氣化神是五祖拳的練拳宗旨。倡導氣安於內而神顯於外。氣沉則神明意寧,神明則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傳之於心;意寧則心中朗朗,應之萬變,審勢、待時、度距就此而生。若氣浮則神散意亂,神散則反應遲鈍,動作笨拙,意亂則心中無主,敗勢盡露。

    二. 論剛柔:武道不外剛柔二法,剛在他人前,柔承他人後。剛者,先發制人,動速勢猛。柔者,後發制人,引化靈巧。剛可克柔,故善剛者,剛其不柔(可以不用柔而以剛取勝);柔亦可克剛,故善柔者,柔其不剛(可以不用剛而以柔取勝);全剛易折,全柔易纏。剛柔相濟,勝券在握。

    三. 論動靜:動如風而不停留,謂疾也;靜如水而無常形,莫測也。以靜待動,舍我從人;以動亂靜,舍人從我。靜中無動謂之呆,動中無靜謂之亂。故動靜相合,是為得法。

    四. 論神、意、形:意授於神而主形,以形藏意,用意導形,全神貫注,時隱時現,令人莫測,謂之形、意、神三者合一。

    五. 論勢:二人敵,得勢者勝,失勢者敗。審勢而後立策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審是審其虛實,度是度其強弱,實則避之,虛則擊之,『逆來順受』,出其不意;剛則化之,以柔克剛,弱則逼之,以剛克柔。

    六. 論時:審時不如待時,千古不失之機為進而未穩,發而未至,變而未盡,過而未成之時。

    七. 度距:度距立勢需眼明手快,進擊走勢需身靈,步快毫釐之差,得失即現。

    八. 論法:拳之精者,返樸歸真,簡也。法之妙者,若有若無,應運而生。

    九. 論勁:勁者非力也,勁從力中生,蓄勢而後發,力從筋骨發,蓄如弓滿月。發力不用腰,朽木催不倒。發力不助氣,勁不隨人意。

    十. 論步法:八法步為先,先穩固下盤,步穩而身後動,則無慢浮之虞;慢必受制,浮則無根。快中求穩,動中求靜,才是步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十一. 論手法:手法四訣/吞、吐、浮、沉。吞如洪水捲地,吐如疾箭離弦,浮如風吹羽毛,沉似頑石投江。(攻為吐、守為吞、進為吐、退為吞、快為吐、慢為吞、輕為浮、重為沉、化為浮、凝為沉)

    十二. 論技手:技手又稱『橋手』,有單、雙、長、中、短。雙技有四六技(雙臂一長一短)又稱父子相隨。

    十三. 基本練法要求:提百會以挺頭,起牙關而強項;虎眼、獅嘴、龍喉。兩肩墜而心胸守;十趾蹺則腳力生;束檔固腎(提檔吊肚運氣內轉,腳夾尾椎鑷以聚丹田)。要以氣催力(發力時配以丹田力,聲出肚硬);要欲發先收(手勢出擊七分,挲入三分,左右互動講究和力);要先柔後剛(剛柔必須相濟);要五肢齊(手腳四為技,身為一技謂五肢,發力先從後腳起,配以『搖身俊胛』渾身發力如電力一般)。

    十四. 發勁特點:勁力剛猛,以蹬腿(踏足挺膝也叫彈腳),力着以點的『金剛勁』(寸勁發力)、『搖身俊胛』使力從足底生,帶動腰、肩胛、左右輪動,傳遞到肘、腕、渾身發出一種彈勁而示勇猛之形。

    十五. 技擊法:連消帶打法,以打反打法,以硬擊軟法,左右互換法,迂迴遊走法,虛實亂敵法,順勢吞化法等。

    十六. 臨敵十要:一膽,二力,三精,四熟,五順,六速,七靈,八穩,九聲,十變。
 
 

相關帖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