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義外交政策辨析 雪峯山人 世人稱孔子為至聖,孟子為亞聖,可見孟子在儒家學說中的重要地位。 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矣,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魘。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章句下。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仁義是治國之根本,拋棄仁義,單純追求富國強兵之策,孟子是非常鄙視的。齊宣王對孟子直言好勇、好貨、好色,迫切地想知道堯湯放桀,武王伐紂的富國強兵之道,孟子卻道仁義,大失齊宣王所望。 騰文公問曰:騰,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之何則可? 孟子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用錢帛事大國,用犬馬進貢大國,用珠玉獻媚大國,都必將導致滅國的命運。大國想要的是土地,不如告之於臣民,土地本生物以養人,今爭地而殺人,不如將土地給大國,退居偏遠荒蕪之地。那麼人民群眾必將以此作為仁義之舉而從之。 騰文公章句下。萬章問孟子: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則如之何? 孟子沒有直接回答,推出了儒家學說最推崇的湯的一個事例。葛國,湯朝周邊的一個小國,葛國不祀先祖,湯使人問之,葛國王答曰:國力弱小,無犧牲之牛羊。湯朝使人送之。葛國又不祀先祖,湯朝又使人問之,葛國王答曰:無以供粢盛也。湯朝於是遣民為之耕耘。葛國王率人奪其酒食黍稻,不給則殺戮。於是湯朝率兵攻伐,獲得人民群眾的一片歡呼之聲。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紛紛說:為什麼不第一個來征伐我。最後孟子回答萬章曰: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 在孟子看來,國與國之間的征伐與追求國家和人民利益無關,征伐的標準是仁義之道,如果不行仁義,則可盡情征伐。在孔孟之道影響下的中國封建社會,基本上是遵循了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原則。 【史記】記載:孟子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知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學說對於春秋戰國複雜的國與國之關係是不適用的,孔孟之道在春秋戰國沒有獲得統治者重視和實踐,其原因就是這種國與國的外交政策。 儒家思想着重的是社會人倫,着重的是封建社會相對封閉,生產力相對落後,人與人之間通訊相對簡陋,國與國相對依賴程序不高的現實,故而在西漢以後,直至清朝,在世界的舞台上,帶領中國人民走向了一個輝煌又一個輝煌。 仁義治國政策是儒家從天道運行之中探究而來的,遵循仁義要求,能夠有力地維持社會人倫的穩定,即使放在現在的中國和西方國家,儒家思想對社會的和諧,仍然發揮了無比耀眼的光芒,是我們應當遵守的。 恪守先賢的智慧,循規蹈矩的按照仁義之道的要求,社會必然獲得穩定,但過分突出無條件遵守二字,則相應地抹殺了對追求人民利益的創新性思維,封建社會對金錢的態度很能說明問題。 范蠡輔助勾踐滅吳復國後,急流勇退,毅然棄官而去,在商業中心陶定居。【史記】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史稱陶朱公,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的楷模。 但是,封建士大夫卻並沒有大力提倡學習范蠡的經商才能,而只着重於宣講范蠡的政治才能,提倡學習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高尚人格。 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追求國家利益至上,追求人民最大利益,應當是整個社會教育必須大力號召的重點之一。 告子章句下。秦楚兵刃相見,宋牼在石丘遇到孟子,對孟子說想到楚國以利益為準則勸楚國罷兵息民,孟子嚴厲批評,曰: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最後曰: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知有也。何必曰利? 當時人們流行一個對於良臣的判斷標準:能為君主闢土地,充府庫。孟子更是予以強烈抨擊,曰: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為之強戰,是輔桀也。將流行的良臣觀點視同為輔佐殘桀的民賊。 盡心章句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為人標準,曰: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世事紛爭,國家興衰,自己抱負的實現與否,必須以仁義為最高準則,固守心中那片仁義的淨土,絕不追逐非仁義的利益。這是對的,但同時導致封建社會過分講究仁義而缺乏對國家、人民利益的最大化追求。 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朱熹註疏:堯、舜天性渾全,不假修習。湯、武修身體道,以復其性。五霸則假借仁義之名,以求濟其貪慾之私耳。竊其名以終生,而不自知其非真有。 由朱熹註疏可見孟子對春秋五霸是不以為然的,五霸追求的是貪慾之私,與仁義外交政策背道而馳,孟子對五霸的外交政策和之所以成為五霸及追求利益的治國指導思想是深惡痛絕的。 盡心章句下。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公孫丑問其緣故,孟子曰: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 國家對外擴張,爭取更多的土地,應當是追求國家利益的具體表現,孟子堅決反對,認為這是不仁的。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孟子認為國與國發動戰爭,必須是以仁義作為發動戰爭的最高準則,追求土地、人民、財富而發動戰爭,都是不義之戰,應當予以遣責和制止。諸侯國有罪,只能由天子討而正之。正義之師、仁義之師、替天行道,是封建社會發動戰爭最好、最能獲得廣大人民認同的口號。 50年代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發動韓戰,毛澤東響亮地提出保家衛國口號,不惜國家的暫時困難,以國家和人民最高利益為準則,入朝作戰,是保衛國家利益的具體形為,也是對孟子這種仁義外交政策的有益改進和補充。 對於某些人善於訓練軍隊,善於交戰,孟子認為這些人是國家最大的罪人,曰: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在孟子看來,仁義是治國的最大法寶。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火燒園明圓,清朝末期簽訂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充分顯示西方列強與中國封建社會完全不同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原則。西方列國來到中國,目的就是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鴉片戰爭的原因很簡單,鴉片對於西方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而鴉片能毒害人的身體,故而清朝有識之士堅決制止鴉片的輸入,西方同樣知道鴉片能毒害人,但西方是讓中國人吃,從中國獲取經濟利益,清朝不准鴉片輸入,西方國家就不惜發動戰爭。 美國的歷史更是充分說明了東西方之間的不同外交文化。17世紀,西方殖民了北美大陸,殖民的目的是為了給英國等國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但北美大陸的殖民者最終脫離了英國等殖民國,自己建立了美國,目的是自己獨享殖民的利益。現在美國的外交政策就鮮明地提出了一切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可以不惜發動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原因就是他國的發展危脅到了美國的利益,美國需要從他國獲取更多資源來推動本國的發展。全球氣候問題中美國一直不簽訂和執行【京都議定書】,站在美國的國家利益角度上,如果簽訂和執行【京都議定書】則損害了美國利益。伊朗發展核武器,美國要對伊朗進行制裁,以色列發展核武器,美國不制裁,原因就是以色列發展核武器不危及美國利益,相反,還能幫助美國獲得更多的國家利益。 現實的中國,現實的全球國與國之關係,現實的中國人民的追求,與儒家思想指導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相差甚遠。不恰當地說,現在就是春秋戰國複雜的國與國之關係,合從連衡,遠交近伐,富國強民,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宗旨,國與國仁義的外交政策必須要賦予新的歷史內涵。 培養高尚人格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對其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內容予以改進和補充,同樣體現了對儒家思想的尊重和敬意。 2010年12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