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知人 2 G2 ~# ^7 C4 o" }; O
) [* v4 B+ ^3 g 韓輳字太沖,唐朝人。其父即唐玄宗時宰相韓休。歷任唐晉州刺史、浙江東西道觀察使、鎮海節度使、度支使、江淮轉運使等職,晚年官至宰相。性格剛強嚴肅,為官有父風,不附權貴。任地方官有政績,在朝廷以善治錢穀聞名,唐德宗把管理國家財政開支的重任交給他。
( f- x; W* W' R* k9 } \1 X- c; \: X
韓曖兄羌,知人善任。【資治通鑑】記載:『昃迷詼浙,所辟僚佐,各隨其長,無不得人。嘗有故人子謁之,考其能,一無所長,曖脛宴,竟席,未嘗左右視及與並坐交言。後數日,署為隨軍,使監庫門。其人終日危坐,吏卒無敢妄出入者。』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韓瓿な奔淶H握憬東西道觀察使,他任人唯才,用其所長,把每個人都安排在最恰當的崗位。曾經有老朋友的兒子上門求職。韓昕己慫的才能,結果一無所長。韓昵腖吃飯,發現從開筵到散席,這個人從不左顧右盼,也沒有與坐在旁邊的人說一句話。這時韓甓栽躚使用這個人已心中有數。幾天後,韓耆盟擔任隨軍一職,專門負責監管物資倉庫大門。這個人上崗之後,終日正襟危坐,不離職守,嚴格把關,所有吏卒沒有人敢隨便出入庫倉。
/ I' E. U, w- M; \8 y8 K1 j$ `/ v+ r7 U
性格知人 . z3 h& i# L) u( B0 h. v
9 f0 s7 e" Z2 X 0 O# L" K0 i- N8 X
3 k/ e9 }( E+ J+ f+ p
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得,三國時蜀國大將。關張二人雖勇冠三軍,但都死得很慘。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手下將領馬忠所殺;張飛被自己的部下張達、范強殺死。這兩個人的失敗,均與其性格缺陷有關。關羽和張飛的為人如何?史稱『(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張)飛愛禮君子而不恤軍人』。 ' u: N: H$ o' h& O6 q- D: p
; {& u7 `# P3 m _, k* L 劉備經常告誡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曰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意思是:『你用刑太嚴,甚至有時殺錯人,又每日鞭打犯錯誤的軍官,打完之後又把這些人安排在身邊,一點防備也沒有,這樣下去必然會惹禍上身。』但張飛始終沒有醒悟,被劉備不幸言中。所以當張飛在閬中被部下殺死,劉備聽說張飛的軍營都督有緊急事情上報時,就猜到是什麼事情了,劉備說:『噫,飛死矣!』
1 d- H d3 N/ V/ E. J4 _
& c8 C$ M7 h" l* H! V2 F3 [: G) ]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天,關羽率兵攻打樊城和襄陽,命令南郡太守麋芳鎮守江陵,將軍傅士仁鎮守公安,同時負責後勤供給。當時前方打得很激烈,關羽節節勝利,但軍糧物資往往供應不上,關羽認為麋傅二人嚴重失職,揚言:『還,當治之!』麋芳和傅士仁平時對關羽輕視自己已心中不滿,又聽說關羽還軍後要治他們的罪,自然十分害怕。所以當呂蒙派虞翻前來勸降時,毫不猶疑就把江陵和公安拱手送給虞翻,令關羽進退失據,兵敗身亡。
) J' k, L, @# h& l& d. w9 B6 [, ^6 l9 e* e! T; C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這樣評論關張二人的:『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 r1 w8 l9 z1 }5 L' _
* t/ e y$ ]" n9 l8 T 相貌知人
4 N$ [. y: X6 m4 e) O& r9 b5 @* m9 _/ c* V! K/ d( n# @/ K1 E' E
年輕時代的毛澤東曾經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曾文正就是清朝中興名臣曾國藩。曾國藩不僅善於治軍、治政、治學、治家,對如何鑑別人才也有獨到的研究,鑒人技藝幾臻化境。 : c; }# I& ~7 l( y
" a$ y2 t9 c+ E z k1 N4 o* _& M; o
薛福成在【庸庵筆記】中記載了曾國藩正確判斷人才的兩個事例。事例一:江忠源因公事到京城拜見曾國藩,曾國藩與他交談了很長時間。談完後目送江忠源出去,說:『這個人必會名揚天下,可惜會壯烈而死。』十多年後,江忠源果然以戰功卓著名揚天下,又在廬州苦戰殉難。
k$ w3 R$ k5 t4 [6 t C: p
1 \5 |! }/ {5 i# e$ ] 事例二:淮軍剛剛建立之時,李鴻章帶了三個人去拜見曾國藩,恰好遇見曾國藩飯後散步。待曾國藩回來,李鴻章請求傳見那三個人。曾國藩說:『不必了。』李鴻章驚問其故,曾國藩說:『第一個人低頭不敢仰視我,必是一個嚴謹小心、老成持重的人,可任以一般官職。第二個人當面恭敬,正視不亂,背地裏左顧右盼,必是陽奉陰違之人,不可任用。第三個人雙目不怒而威,勢同金剛,其精神始終挺拔不懈,是忠義之人,是個將才,功名不在你我之下。』曾國藩所說的第三個人就是淮軍名將劉銘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