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5|回覆: 0

夜讀李賀(圖)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0-6-6 08: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6310580464970.jpg
9 \8 b) C2 Q' `& ]

! A* L1 c* m3 k3 s
    夜讀李賀,感士不遇,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5 ]* `8 x, k+ f# {' d  H
( a! h4 O" k5 t    李賀在中唐的詩歌中若隱若現。這個短命的天才詩人公元790年出生於河南宜陽,七歲就以長短歌名動京師,十五歲攜【雁門太守行】拜謁韓愈,受到賞識。十九歲時,他參加河南府試,因成績優異,被推薦應進士舉。一條鮮花鋪就的坦途已伸到了李賀的腳下,只要他能踏上去,他必然會躋身仕途,建功立業。李賀雖說是唐王朝宗室的一個遠支後裔,實質上只是一家境貧寒的布衣書生,他多麼想就此鵬程萬裏,飛黃騰達。 $ ^5 b- t- \) o
" V, C: s/ m/ l; t1 {5 n
    但是,當時像李賀這樣想的書生太多了,他們看到李賀被推薦就急了,攻擊『進士』的『進』與李賀父親李晉肅的『晉』同音,按『避諱』禮法,李賀不能參加禮部考試。這對李賀構成了致命的一擊。當時是個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黑暗社會,加上封建禮教的束縛,李賀只有撿起石頭打天。天旋地轉之後,李賀所能做的只有從長安城消失,從生他養他的土地上冒出來,將毛筆換成鋤頭,用他羸弱的身體開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我們現代人考學落榜以後還有多條成才之道。但那時的李賀不能,他連參加考試的資格都沒有了。他甚至連投稿賺稿費的機會都沒有。他就是拼命種地還要飽受『催租』之苦。不滿二十歲的李賀內心極度抑鬱憤恨,頭髮開始脫落髮白,出現早衰現象。 & x) p" M7 T$ O/ m) |
1 h* m. O" l& h
    李賀【雁門太守行】開篇云:『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的個人命運可以說就是黑雲壓頂。他在被迫離開長安時流淚寫下了【金銅仙人辭漢歌】,詩云:『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全詩瀰漫了感士不遇的淒涼與悲憤。李賀以最最無奈的心情從事佑腖的專業和愛好不對口的勞作,稻叉塘水之類的字眼出現在他諸如【南山田中行】之類的文章中。在長安時,李賀也曾手持文章到豪門權貴處推薦自己,但他只能落個家丁驅之、惡狗吠之的結局,韓愈都幫不了他。後來,李賀停止種地,去山西長治縣(當時叫潞州)投友,寄食三年,沒有求得什麼發展,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年方二十七歲。 / P: r( j" a/ T. H) h! u9 }0 \
5 Z# j0 U3 b" T* l
    在種地和寄食的日子裏,為了逃避現實,李賀寫了一些詠仙諷鬼的詩,成了人們公認的『鬼才』,詩風傷感冷艷險怪,低沉陰鬱。李賀至此成為中唐,甚至中國整個詩歌史上的一面奇異的旗貼。 : ~" s* _7 e0 @/ l/ n: i0 _
0 M: i( E* C0 z) F
    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歷史在前進,人類在進步。為李賀傷感之後,我也感到慶幸,這個社會再也不會有李賀第二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