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風
走馬風 走馬風,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六耳鈴的全草。分佈於華南及福建、台灣、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常用於傷風感冒,頭風頭痛,風寒濕痹,關節酸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癤,濕疹,蛇傷。
中藥走馬風
走馬風圖片
走馬風的功效與作用
走馬風圖片 走馬風簡介藥材名:走馬風 拼音:Zǒu Mǎ Fēnɡ 別名:牛耳草、員鍾黃、水馬胎、趕風茜、牛耳三稔、飛山虎、羊耳三稔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六耳鈴的全草。 性狀:葉片乾燥,急縮。完整葉片倒卵關長圓或倒卵形,有時琴狀羽裂,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狀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成長柄,邊緣具不規則的鋸齒工粗齒或全緣。葉面均被短柔毛;中脈在下面凸起;側脈5-7對;網脈明顯或有時不明顯。氣微,味苦微辣。 性味:味辛、苦,性微溫。 歸經:歸肝、心、脾、腎經。 貯藏:置乾燥處。 走馬風的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主傷風感冒;頭風頭痛;風寒濕痹;關節酸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癤;濕疹;蛇傷 走馬風的用法內服:.5~1兩--【全國中草藥匯編】 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內服:煎湯,1~2兩。--【中藥大辭典】 外用:搗敷或煎湯洗。--【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30-60g。--【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中華本草】 走馬風附方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婦女頭風痛 走馬風二兩,同雞蛋煲,沖酒服。 ②治產後關節痛 鮮走馬風、鮮大風艾各適量,共搗爛,用酒炒熱後,敷患處;或用水煲,洗患處。 ③治跌打腫痛 走馬風、澤蘭、土加皮、鷹不撲各適量,共搗爛,用酒炒熱後,敷患處。(①方以下出【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風濕骨痛 走馬風、大風艾、大力王各適量,共搗爛,用酒炒熱,敷患處;或用水煎,洗患處。(【廣西中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