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9|回覆: 0

[古代科技] 技術進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農業(8)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1-9-6 08: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網理論
茶樹在宋代江南各地普遍種植,丁謂的【北苑茶錄】、蔡襄的【茶錄】、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趙佶的【大觀茶錄】、熊蕃的【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的【北苑別錄】以及其他文人別集、史乘均有茶樹栽培及茶葉製作的記載。宋代江南茶樹栽培技術的進步,主要反映在比較科學地處理茶樹生長和土、水、氣候的關係,因地制宜培育優質茶樹,採摘優質茶葉。福建的北苑茶是宋代名盛一時的貢茶。茶農經過長期的實踐觀察,把握茶樹生長與水、土、肥的關係,取得栽培優質茶的成功。如開畲作業,就是為了改善茶樹生長的水土條件:『草木至夏益盛,故欲導生長之氣,以滲雨露之澤,每歲六月興工,虛其本,培其土,滋曼之草,遏郁之木,悉用除之。』[55]『若私家開畲,即夏半、初秋各用工一次。』[56]又如桐茶間作,也是為了使茶樹生長得其所宜。開畲除草在唐末五代茶園是未見的,應該說是宋代茶樹栽培技術的一大進步。此外,宋代採摘茶葉的技術也較前代講究:『凡採茶必以晨興,不以日出。日出露稀為陽所薄,則使芽之膏腴立耗於內,茶反受水而不鮮明,故常以早為最。』採摘時『必以甲不以指』[57],以免損壞葉形。關於茶樹栽種、施肥技術,唐韓鄂【四時纂要】已有記載,王禎【農書】卷十【茶】條所記即引用【纂要】,並無明顯進步。
    桐的栽培已在茶桐間作時述及,桐木不僅為茶樹遮陰,本身也具有經濟價值,既可為木材,又可其子實榨油。
    染料植物有紅花、蘭。『紅花一名黃蘭,葉頗似蘭,故有蘭名,生於西域,張騫所得,今處處有之(花,地欲得良熟,二月末三月初種也)。種法:欲雨後速下,或漫散種,或耬下,一如種麻法,亦有鋤培而掩種者。子科大而易料理,花出日日乘涼摘取(不摘則干),摘必須盡。五月子熟撥曝令干打取之(子亦不用郁),五月種晚花(春初即留子,入五月便種,若待新花熟後取子則又晚也),七月中摘,深色鮮明,耐久不g(讀音vUe)……曬紅花法:摘取即碓搗,使熟,以水淘布袋絞去黃汁,更搗以粟飯漿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絞去汁,即收取染紅勿棄也。絞訖著瓮器中,以布蓋上,雞鳴更搗,令均於席上,攤而曝干,以染真紅,及作胭脂,其利殊博也。』[58]此外又有食品染料,如紅鹽,『邕州取新生草果人梅汁,鹽漬令紅色,暴干薦酒芬味甚高,世珍之』。草豆寇也可以紅鹽漬成紅色,名叫『鸚哥舌』[59]。
    其次為蘭,有木蘭、松蘭、蓼蘭。種蘭之法:所種之地必細耕三遍,『三月中浸子,令芽生』。作畦下種,一如種葵法。『五月中新雨後,即接濕耬耩(讀音jiang)撥栽之,三莖作一科,相去八寸……七月中作蘭淀』[60]
    甘蔗的記載見諸王灼的【糖霜譜】、洪邁的【容齋隨筆】及一些地方史料。【糖霜譜】有種蔗法的記載。【容齋隨筆・糖霜譜】云:『甘蔗所在皆植,獨福唐、四明、番禺、廣漢、遂寧有糖冰。』林蔚文同志述及福建的甘蔗生產時曾引用【弘治興化府志・藝文志】所載的宋代林蒙享【螺江風物賦】,記述了興化仙遊縣甘蔗種植、蔗糖出口情況[61]。
    宋代江南水果品種繁多,最著名的是柑桔、桃、楊梅、枇杷、梨、荔枝、龍眼、橄欖等等。柑桔種植遍及江南各地,而以太湖地區、江西、湖南最為著名。已經出現一些著作記錄柑桔栽培技術。如【桔錄】、【避暑錄話】、【雞肋篇】等都對柑桔的種植(穴基、行距)、防蟲、防寒諸項技術作了記述,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浙江的水蜜桃栽培至南宋時已有一定知名度。南宋【乾道臨安志】記載說:『桃有金、銀、水蜜、紅穰、細葉紅』等種。【嘉泰會稽志】也記載了肖山的水蜜桃[62]。這是我國水蜜桃的早期栽種的記載,是很珍貴的。楊梅產在太湖洞庭、浙江杭州。枇杷產在浙江、江東,有名的品種是棲唐枇杷與洞庭枇杷[63];另外福建枇杷也有些名氣,【三山志・土俗類】記云:『其葉蔭密,四時不凋,十月開花,四月熟。』[64]梨的產地有太湖地區、浙江嘉興以及宣城等地,據【三山志】記載宣城乳梨其品甚佳。
    荔枝、龍眼是宋代南果中最負盛名的珍品。蔡襄的【荔枝譜】記載了三十幾個荔枝品種,說明其栽培技術已相當先進。【荔枝譜】對荔枝的生長習性作了科學的記述,這是荔農生產技術的總結。如荔枝『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荔枝名品號『陳紫』者,傳說是『其土肥沃之致』,所以『今傳其種子者皆擇善壤』,可見宋人非常注意尋找名品和土壤的關係。興化的水荔枝,『漿多而淡,食之蠲渴。荔枝宜依山,或平陸有近水田者,清泉流溉,其味遂爾』。荔枝有大小年,『間歲生者謂之歇枝,有仍歲生者,半生半歇也』。『今年實者明年歇枝也』。荔枝成熟『未經採摘,蟲鳥皆不敢近,或已取之,蝙蝠、蜂蟻爭來蠹食』。採摘下來的荔枝用紅鹽之法保鮮。『紅鹽(讀去聲)之法:民間以鹽梅鹵,浸佛桑花為紅漿,投荔枝漬之,曝干色紅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蟲(讀去聲),修貢與商人皆便之』,『荔枝以甘為味,雖百千樹莫有同者。過甘與淡,失味之中。唯陳紫之於色香味自拔其類,此所以為天下第一也』。所以,上述【荔枝譜】的記載,對我們了解如何培育優良的荔枝品種問題極有幫助。
    龍眼又曰圓眼。【嶺外代答】卷八記載說:『荔枝,廣西諸郡所產率皮厚、肉薄、核大、味酸,不宜曝干,非閩中比,佳者莫如興化。海南荔枝可比閩中,不及興化矣。廣西諸郡富產圓眼,大且多肉,遠勝閩中。邕州唯官莊所產數根絕奇,肉厚味長,又當與興化皺玉比矣。靜江一種曰龍荔,皮則荔子,肉則元眼,其葉與味悉兼二果。』大致上說,龍眼更畏寒,故生長地更靠南邊。閩中、興化是優質荔枝產地,再南如廣西,荔枝之味遜於閩中;反之,龍眼以兩廣為上,廣西的龍眼遠勝閩中。還有荔枝、龍眼的雜交品種――龍荔,系屬變種,『不可生啖』,『多食能生疾』。
    花卉的名種更多了,我們所注重的是那些經濟價值高,已非純粹觀賞型的花卉。反映宋代花卉栽培技術進步的例證是花卉專著紛紛問世。劉的【芍藥譜】、劉蒙的【菊譜】、范成大的【菊譜】和【梅譜】以及陳景沂的巨著【全芳備祖】等專著,均為歷代所傳頌。花卉除觀賞價值外,還有藥用價值和製作花茶、提取香精的工業價值。有關這些問題,將在本書的第四章第九節中述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