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光明網理論 4.閩廣的治水治田成績
福建水利當首推福州、莆田和泉州。福州府之長樂縣,知縣徐謨『興修管下湖塘水利及創斗門一百四所,灌民田二千八十餘頃』;連江縣知縣曾模也『開浚東湖塘二十餘裏,造水閘,築岸塍一百二十餘所,溉田二千餘頃』[26]。這在當地堪稱大型水利工程了。
興化府的莆田縣背山瀕海,其水利工程建築也和浙東一樣有蓄淡拒鹹的功能。陳池養【莆田水利志】(咸豐刻本)『木蘭陂圖說」記載:『仙遊諸溪澗水,由莆人海。海潮由黃竿溯流而上,溪海鹹淡不分。宋治平間,長樂錢氏女始於樟林將軍灘,堰溪為陂,開溝順鼓角山南行,(後)溪漲陂敗。同邑進士林從世復於上杭溫泉口築陂,岸高水急,亦敗於潮。熙寧初李長者宏,應詔相地木蘭山下為今陂。地在錢下林上,溪廣水漫,布石柱三十二間,縱橫鈎鎖,上下數裏,布長石,浪不能齧干溪流,南行為大溝七,小溝一百有九,以分受之,長四十餘裏,廣十餘裏。創洋城、林墩、東山三斗門,泄水人海。先是,南洋皆斥鹵,唐觀察使裴次元始塍海為田,惟恃新塘、橫塘、許塘、唐坑塘、國清塘蓄水,旱無餘潤,至是而水足田腴。五塘為田,留國清塘備大旱……按木蘭陂遏溪通渠以溉南洋……舊制三十二陂門閉以木板,澇則啟之……』
據此,則木蘭陂為莆田最大水利工程,該陂『遏溪通渠以溉南洋』,即灌溉莆田木蘭溪以南的平原(俗稱平疇為洋),為福建古代少有的水利工程。木蘭陂工程之壩、渠、斗門配套,而且渠道分佈合理,反映出當時主持其事者和建設者均有較高的水利設計技術水平。
木蘭溪之北平原叫北洋。北洋水利不如南洋那樣配套、宏大,但亦足稱道。北洋最重要的水利工程是延壽陂和太平陂。延壽陂位於漁滄溪下游,莒溪與南荻蘆溪合而為漁滄溪,溪流逐節橫截為陂,『使華陂下流為延壽陂。先是溪水由延壽出杜塘趨海。唐建中時吳長官興塍海為田,於杜塘築堤,遏流南人沙塘坂,名延壽陂(按陂皆疊石遏流……),釃為巨溝,折為股溝,凡三派南至蘆浦,東南至寧海,東北至涵江,瀦水溉田,統為北洋』。除了延壽陂外,北洋還有太平陂[27]。北荻蘆上流支分派別,節節橫截為陂,嘉v中知軍劉諤創太平陂,『溉興教、延壽二裏田七百頃。初北洋有五塘,三在興教,曰太和、曰屯前、曰東塘,皆唐太守何玉鑿,後漸浸沒。蔡襄請復五塘及太平陂,成而太和三塘廢為田,歲得租六百九十石。紹定中陂壞,知州曾用虎重修』[28]。可知太平陂建於北宋仁宗嘉v朝,比木蘭陂早十幾年,但灌溉面積僅七百頃,比木蘭陂小得多,也比可灌溉二千餘頃農田的延壽陂小[29]。五塘曾廢為田,一如兩浙廢湖為田。太平陂(又名太和陂)曾遭破壞,至南宋理宗紹定中始由曾用虎主持修復。
木蘭陂所在的木蘭溪通海,『海潮自黃竿抵木蘭陂下』,為了防止海潮浸灌,沿海砌築埭田,其堤為外堤,原有御潮堤為內堤,『內堤以障清水,外堤以障海潮』[30]。所謂內堤以障清水是指內堤攔截溪水,用於灌田。
泉州水利建設情況前面引述過的陳鵬同志的文章有詳細介紹,茲撮其要如下:宋代泉州人口增加,『地狹人稠』的社會問題突出,南宋惠安人謝履的【泉南歌】云:『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泉州人民或者圍海造田,擴大耕地面積,或者張帆出海解決生活出路。為了保證糧食豐收,關鍵在水利興修,據統計福建一路有水利工程四百零二項。泉州地方官員也重視水利,現存的南安縣蓮華峯淳熙十年(1183)郡守司馬車取斷嗍鈾利竟事】石刻即為一個例證。
泉州水利工程有六裏陂、清洋陂、七首塘、東湖、留公陂等處。六裏陂創於五代,後漸為淤塞,宋時裏人李密、李國表捐資千金與僧祖派、體柔定基築造,加築二間斗門,定期啟閉。陂道上流有水壩,中流有斗閘,下流有涵洞。舉有恆心恆產兼有才幹之人為陂首,率陂夫四十二名。陂的用水規定:上溝水深一丈則放下一尺,水深五尺則放下五寸,用水為蓄水十分之一。清洋陂是北宋熙寧時知縣危雍倡築,該陂集南安五峯九溪之水及潘溪、梅花溪之水,下灌洋田一千八百餘頃,在泉州是一個大型水利工程。淳熙七年(1180)邑人林邦聞與僧了性把陂易為三垛石堤以利排水。陂長一百八十丈,寬二丈余。七首塘是南宋乾道年間王十朋知泉時開鑿的,用於蓄水灌田。田塘周圍四千九百餘丈,因斗門只有一座,暴雨水溢,易造成塘岸崩壞。王十朋增設斗門五座,小涵九處,下開三個小塘分流蓄水,解決了蓄水與放洪問題。龜湖塘長一千八百餘丈,寬八十二丈,深一丈,也是王十朋主持擴修的。東湖在唐以後淤塞,南宋慶元六年(1200)郡守劉穎籌集錢糧開浚。留公陂舊名豐谷陂,南宋右史留元剛築,匯集晉江縣東北諸水。
泉州的圍海墾田亦頗具規模。唐大和中在海埭田開溝排鹵取得很大成績。五代時溝涵已無法御潮,北宋景v四年(1037)郡守曹修睦重新浚治。當時最大的海埭是煙埔埭,它是六裏陂的尾閭。埭成時,岸長三萬丈,以整塊巨石築成四座斗門。北宋治平二年(1065)埭被沖毀,熙寧初邑人重開。建中靖國初再壞,縣尉黃願率眾修復,並增開諸淮。此外又有陳埭,也是五代圍墾時築成的,堤長一二十裏,斗門七座,據【泉州府志】載:『其埭最大,含南浦諸水為斗門,通歸於大海,南洋田多仰焉。』[31]
就我們所知,以上泉州水利工程的資料取之於諸地方志,如方鼎的【晉江縣誌】、【乾隆泉州府志】等書。志書之所以記載得比較詳細,是因為編者認為這些水利工程對泉州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關係極大,從這裏可以看出宋代泉州官民十分重視治水治田,並取得如此重要成績。
綜觀宋代福建沿海水利,尤其是莆田、泉州水利,我們還可以發現官民的創造精神。如木蘭陂灌區的總體設計水平是很高的,如果沒有豐富的水利知識,包括建築力學、潮汐知識是難以設計得如此合理科學的,它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和一些官員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治水治田經驗。
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和潮州沿海地帶的開發始於漢代。至唐宋,這兩個地區的農業開發已進入規模階段。唐宋珠江三角洲的開發表現為沙田的填造、圍造工程。吳建新同志的【珠江三角洲沙田史若干考察】一文對此有詳細的論述。吳文指出:『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沖積特點與王禎【農書】所述的沙田、塗田極為相似。』『珠江沙田未成田以前的沖積過程分為魚游、刺櫓、鶴立階段』。泥土沉積離水面四至五米時,魚游其間曰魚游階段;泥土沉積離水面一米左右,船櫓可觸及曰刺櫓階段;泥坦淤高至退潮時擊水可立鶴曰鶴立階段,又因泥坦長草叫草坦。草坦開發成田即為沙田[32]。
沙田必有堤圍,以防海潮或江水浸灌。宋代廣東著名堤圍要數建於北宋徽宗時的南海縣桑園圍和建於北宋元祜二年(1087)的東莞縣東江堤,其規模較大,所護田畝甚多。【廣州府志】在分析南海和番禺田土時說:『南海多下田,捍潦則為基圍;番禺多高田,虞旱則為車轉輪激水,以上高原,俗名車陂,所在有之,惟從化最巧。』[33]南海下田『捍潦則為基圍』,就是築堤圍,捍江水海潮,形成特有的稻田、桑園圍,此即稱基圍,圍內土田亦稱沙田。所以沙田形成過程就是治水治田的過程。
吳文還指出:『宋末元初的民族南遷使珠江三角洲沙田區發展達到一個高潮。南遷的人民順北江南下,散佈在沙田水鄉耕作。』『從當時一些大姓佔有的沙田數量來看,一些沖積地的開發已相當可觀』[34]。這種開發又是和構築堤圍分不開的。
潮汕平原的開發也和修築堤塘堰閘聯繫在一起。如清人周碩勛纂修的【潮州府志】卷十八【水利】記載了大量水利設施,其中一部分即為宋代修築。海陽縣西湖,宋時開浚,可灌田一千九百餘畝。三利溪水利,也是宋知州王滌主持開浚的,該工程引韓江水通北濠,過雲梯崗,歷(海陽)、潮陽、揭陽三縣,因為三縣受益,故曰三利溪[35]。潮汕平原的發展全賴治水治田的成就。 |
|